电咖张海亮:研发和制造都在脑子里,20多年一直做这个|车壹条

电咖张海亮:研发和制造都在脑子里,20多年一直做这个|车壹条
2017-12-14 17:34:43 车壹条
电咖张海亮:研发和制造都在脑子里,20多年一直做这个|车壹条

拥有正向研发能力的电咖汽车获得生产资质也仅是时间的问题。所以公司接下来要面临的课题是,面对新造车企业首款产品的密集上市,电咖能否将时间优势转为竞争壁垒,曾创造『朗逸(配置|询价)奇迹』的张海亮团队想必已经做好了准备。

文|加菲猫

图|来源网络

今年8月份,乐视超级汽车宣布由原乐视超级汽车(中国)总裁兼COO张海亮出任乐视超级汽车全球CEO,负责顶层战略制定及业务整体规划。然而,时隔两个月之后,张海亮从乐视超级汽车的顶层设计者变为了电咖汽车的董事长兼CEO,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众所周知,张海亮作为上汽大众“少壮派”的代表在乐视的体系下似乎并没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而掌舵电咖汽车,则让外界对他有了更多的期待,不仅是因为其在企业里话语权的提升,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与乐视汽车等互联网造车企业相比,电咖更偏向于传统汽车企业。

电咖张海亮:研发和制造都在脑子里,20多年一直做这个|车壹条

“我们的车子整个造型上不能说哪一个地方设计得特别好,但是这个车子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看怎么喜欢,这符合了我对产品造型的认识,而不是造型很怪异。”按照张海亮的逻辑,电咖想要打造一款经典汽车的首要条件是要拥有良好的产品可靠性。

这个务实逻辑决定了电咖的高层团队聚集了大量从传统车企挖来的人才,其中研发体系多以德系合资企业为主,比如张海亮以及电咖汽车董事、首席技术官牛胜福和电咖汽车董事、首席营销官向东平都曾在上汽大众任职过。但在其中也有来自吉利等自主品牌的造车人才。

“我们整个研发体系沿袭了德系非常严谨的风格的同时,融合了主流自主品牌的高效流程。”与互联网造车相比,张海亮认为这些传统车企的实力担当是电咖汽车最重要的优势,“研发和制造都在脑子里,20多年我们一直做这个”。

然而,一款经典的产品在打破研发制造瓶颈的同时还需要被赋予更多的属性。因此电咖在解决研发制作和传统三电之后,又用这套逻辑攻克了产品设计。在电咖的设计团队中,造型副总裁哈坎在保时捷有着15年的工作经验,整个保时捷车型设计他几乎都有贡献和参与。据悉,保时捷运动跑车918Spyder就是出自他的手里,早期保时捷卡宴(配置|询价)也是他参与设计。在哈坎的号召下,电咖还吸纳了来自日本、韩国等国际化设计团队。

随着硬件越来越趋近标准化,外形设计成为打造个性化标签的外在条件,而一整套系统的智能网联则成为关键的内在条件。在软件方面,用户体验被视为第一要义,电咖为此组建的团队更多来自于互联网IT产业。传统汽车领域的人才配上互联网领域的精英,让电咖成为众多新造车势力中第一个实现上市的公司。

电咖张海亮:研发和制造都在脑子里,20多年一直做这个|车壹条

今年广州车展前一天,电咖首款产品EV10小型电动车正式上市,去除各种补贴之后的价格仅为5.98万-6.78万元,而充满电的最大续航里程能达到155公里。对比以特斯拉为首的奉行超长续航里程的电动车,电咖EV10的数据或许不够惊艳,但从商业化的角度考量,电咖的模式却是最为务实的。

电咖的成功“卡位”,让蔚来、威马等新造车企加快了产品落地的步伐,但电咖同样也遭遇着行业的普遍难题,那就是资金问题。从乐视汽车出走的张海亮对此更加感同身受,“一般来讲,研发一款车要超过10个亿,但是我们的研发发力点着重于创新,尤其是智能网联,根据车子级别不同研发费用不同,在主流A级车5亿左右,再往上B级车要7到8个亿,接近10个亿。总体上,研发费用方面,到2021年,我们将推出六款车型,研发费用投入约三十个亿。”

为了缓解庞大的资金压力,电咖采用多管齐下的应对策略。一方面,随着新车的上市,销售会带来正向的现金流;另一方面,电咖采用行业惯用的融资手段。据张海亮透露,来自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将于明年上半年之前基本落实。

在新兴造车势力崛起的年代,一群志趣相投的造车人做了一件靠谱的事,对于占据了“天时”、“人和”的电咖来讲,唯独缺少“地利”。此时,经过一年多的洽谈,浙江绍兴向电咖抛来了橄榄枝,电咖汽车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户长三角,公司总部注册地也由北京迁至绍兴滨海新城。

电咖张海亮:研发和制造都在脑子里,20多年一直做这个|车壹条

据了解,绍兴市滨海新城的电咖汽车绍兴基地项目规划占地1000亩,项目总投资额55亿元,设计产能18万辆/年,主要用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整车生产。其中,一期项目规划用地约500亩,总投资额35亿元,争取在2019年正式建成。这也就意味着,电咖拥有从车型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全生态链的整套体系。

随着生产基地项目的推进,电咖汽车还需要攻克的硬性指标只剩下造车的一纸凭证,就目前相对开放的汽车产业政策而言,拥有正向研发能力的电咖获得生产资质也仅是时间问题。所以公司接下来要面临的课题是,面对新造车企业首款产品的密集上市,电咖能否将时间优势转为竞争壁垒,曾创造“朗逸奇迹”的张海亮团队想必已经做好了准备。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