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1中国艺术大家名人榜——画家吕维超

2021中国艺术大家名人榜——画家吕维超
2021年03月01日 11:48 新浪网 作者 IMMOTO

  

  【艺术简介】

  吕维超:号卧虎堂主人,字如飞。当代著名动物画家,胡润艺术家上榜名家,现为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院花鸟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京华美术馆中国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展评委,中国十大画虎名家之一,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30位画家之一。最具收藏价值与诚信的50位花鸟画家之一。中国最具收藏价值与品牌的20位画家之一。

  作品30余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及名家联展。多幅作品作为国礼赠送许多国家领导人。博物馆,艺术馆,中国美协,企业集团及海外人士收藏。作品在国内外顶级拍卖行如保利,瀚海,中孚,嘉翰,新加坡罗杰等拍卖行均有成交记录。2011年成为中国艺术杂志最受推崇的封面人物。连续三年入围胡润艺术榜百位在世国宝级艺术家。

  

  形神兼备超现实,精工完美独门功

  ——记著名画家吕维超

  文/史峰

  一提起超现实的绘画创作,人们可能会想起“照相机”式的超现实油画作品,这并没有多少味道,至少油画的超现实是完全可以有电子技术取代的艺术课题,所以油画的超现实事实上是艺术的小胡同。但是,超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著名画家吕维超的主导下,却能走出小胡同,走上绘画艺术的康庄大道,让他成为超现实动物画的卓立大师,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吕维超先生的超现实不是油画的超现实,而是中国画的超现实。他敏锐并且富有超能地把中国工笔画与当代审美艺术趣旨进行碰撞,轰裂出艺术的核动能,专注超现实动物画的主题探究,功成独门,成为大师卓建新功的代表人物。

  用中国画表达超现实的境界,是“照相机”无法替代的艺术新门类。这种新艺术门类的产生,并非没有源头。如果人们对齐白石的蝉画有印象,那么应该能体验到一代大师齐白石应该有着超现实动物画的启动思想,所以在齐白石的笔下,翼如纯膜,蝉动自然,一只小蝉就是超现实的姿态和意境。只可惜,齐白石画超现实的小蝉虽然有超越的努力,但毕竟他的笔墨被束缚的阻力也过于沉重,所以他画超现实,只能做到“玩悦而已”的地步,无法再施以强大的创新动能,开创超现实动物画的成功空间。

  超现实动物画的种子在沉寂了许多年之后,终于等于来了超现实开宗立派者吕维超的到来,他凭借对当代审美体系的全能把握,再融合工笔画的精工专能,然后还具备油画创作的光影调度才华,三功发力,让他的超现实动物画成为画坛的奇观新天地。

  他的超现实动物作品,形神提炼于自然,用精工细笔画狮虎狼豹,极尽细致刻画的精工酝酿,毛发无疵,虹膜显观,对动物画的风姿动感工意胜真,纵观画坛,有如此精致造型功力的画家,唯吕维超一人使然。施色注重精致层层着染,铺细毫而渲染,不是西画色点的精致聚集,所以色彩的光度感非常柔和自然,不是点染涩沉与断续的呆板感。如果是点染,拿着放大镜一看就显粗糙,但是吕维超的铺毫渲染,让画面无论放大多倍,都不会出现点糙现象,是始终如一的精致,这就是设色超现实的绝能之功,不仅仅是技能层面的精致,还是天才方面的独享!

  形神兼备超现实,精工完美独门功。在超现实动物画的课题里,他是独一无二的大师,就算是亲眼看他的笔墨渲染进程,也无法重复这种笔墨功达超现实的艺术路径。他的创作独特奇观,既在于此。神奇的用笔和独绝的施色,让他的每一幅超自然动物画都成为艺术的孤件珍品,价值连城自是必然!作品具有不可估量的升值潜力,也是大师铸立艺术高峰的深厚底基!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2018年11月26日

  

  

  

  

  

  

  

  美术审美特征论

  文/吕维超

  美术是一门大众化的艺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美学的视角与高度来研究美术的审美特征,对于美术创作、美术欣赏、美术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思辨意义与实践参考作用。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来在美术创作中的实践与思考,对美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美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造型性、永固性、表现性等三个方面,本文分别进行研究与论述。

  

  一、造型性

  美术的第一个审美特征,是造型性。

  所谓“造型”,源于铸造中制造铸型的工艺过程,通常指的是制造砂型(又称“翻砂”,即用型砂造型的铸造方法,包括制造模样、制造铸型、浇注、落砂与清理等过程),后来泛指创造出来的物体形象所具有的直观、具象等特性。

  美术的造型审美特征十分鲜明。例如绘画、书法、摄影、篆刻等艺术形式,是在二维空间(平面)塑造艺术形象。

  

  而雕塑、建筑、园林等艺术形式,则是在三维空间(立体)塑造艺术形象。所有这些艺术形象,都具有直观、可视、可触的造型性特征。例如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齐白石的中国画《虾》,罗丹的雕塑《巴尔扎克像》,中国的雕塑秦《兵马俑》,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吴印咸的摄影作品《白求恩大夫》,意大利乔·洛蒂的摄影作品《周恩来》,加拿大卡希的摄影作品《二次大战时的邱吉尔》等,以及北京故宫,工艺美术中的瓷器、陶器、玉器、漆器、银器、铜器、剪纸、蜡染、竹编、草编,现代设计中的服装、饰物、皮包、广告等,无一不凸显其造型性的审美特征。

  可以说,美术的造型性,与它的直观性、视觉性是同步一体的。

  

  二、永固性

  美术的第二个审美特征,是永固性。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永固的,这种永固性,是凭借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来体现的,也就是说,被物质材料固定下来供人们多次欣赏,甚至可以千百年地流传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有价值的收藏品。例如法国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我国辽宁红山文化“女神庙”中的彩绘墙壁,敦煌莫高窟中千佛洞的壁画,著名国画《清明上河图》,著名书法《兰亭序》,著名雕塑《马踏匈奴》,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当然,这种永固性又同瞬间性辩证统一在一起。因为“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1]所以,美术作品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方式,即在动与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些瞬间形象,把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选取客观事物发展变化中最精彩的瞬间形象,成为美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莱辛指出:“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

  

  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去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2]这个“顶点”之前的那一刻,就是精彩的瞬间。例如俄国19世纪大画家列宾的油画《不期而至》,描绘了一个逃亡的革命者回到家中的一瞬间:革命者刚踏入家门,他的母亲惊呆地站起身凝视着儿子,他的妻子坐在钢琴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儿子站起来准备扑向父亲,新女仆则满脸厌烦地望着这位不速之客。画作正是选取精彩的瞬间,在“一刹那”中反映出无穷的意趣。

  永固性与瞬间性的密切结合,本质上就是静动结合、以静显动、静中寓动,动静相生,方显其妙。

  

  三、表现性

  美术的第三个审美特征,是表现性。

  所谓“表现性”,指的是美术家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志趣意向、思想情感、气质情操。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生活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渗透着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著名雕塑家罗丹指出:“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天空的色调和地平线,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3]这方面的例证,俯拾即是。例如郑板桥的国画《墨竹》,其题诗“不过数片叶,满纸俱是节,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表现出画家重气节重根基的思想感情。又如齐白石的《螃蟹》,题字是“看你横行到几时”,表现出画家反日的情绪。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1.

  [2]莱辛.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8.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70.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