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青年电影手册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剥去技术革新的外衣,还你一个真实的中场战事

前  言

如果要写一本中国现当代文学史,80年代的“伤痕文学”一定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章。十年文革摧毁的不仅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无数有理想的青年也被卷入到下乡改造的浪潮中。伤痕文学是觉醒了的青年对逝去青春的深切缅怀;是对悲惨的噩梦的强烈控诉,更是希望不要重蹈覆辙的恳切。

十年浩劫撕裂了这片神州大地,社会主义的梦想沦为大洋彼岸西方国家饭后的谈资。蓝星灯塔美国却万万没想到,自己也在几年后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甚至引发南北战争后最大的社会危机。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杀一个人是犯罪,杀一百万个人只是个数字。越南战争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老兵回国自杀人数高达8万!温存生活下的你我看见冰冷的数字也许仍会保持缄默,那么下面这张图片呢?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当时的美国人民和你我一样看见这照片,气愤、悲慨,第一次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于是美国撕裂了,摇滚乐蓬勃发展了,学生们开始要做爱不要作战了。

里根的上台结束越南战争,渐渐收回了民心,而仅在20年后小布什政府毫无依据的宣扬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裹挟着联合国打着正义的旗帜进军伊拉克。长达九年的战争,首都巴格达生灵涂炭,直到今日,萨达姆死了,可伊拉克却永远回不到和平安静的年代,哪怕是军事独裁。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电影简评

我们回首战争因为渴望和平。我们揭露伤痕因为害怕受伤。

李安,伟大的华人导演,拍着美国的伤痕电影,这是什么精神?人道主义精神。

如果翻开美国电影篇章,其中不乏战争题材的名篇:穷兵黩武如《黑鹰坠落》;反战深思如《锅盖头》。而如此矛盾的《中场战事》却是李安独有。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全片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讲的是来自美国德州的技术兵比利·林恩为了营救班长铤而走险的冲锋被全美视为英雄,而鲜有人知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煎熬。为了安葬班长,B班得到了短暂的休假,因此他们得以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而周围的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则对战争、卫国、士兵有着各种各样想当然的理解。球场上的庆典盛大开幕,林恩和战友们的心却愈加沉重与焦躁……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巴顿将军说:“一磅的血换来一盎司的胜利。”林恩不是救世主,他参军的目的很简单,给姐姐出头后为了撤销自己的罪名。他救班长的动机很单纯,因为战场上的兄弟情。他与敌人搏斗时也没有感觉,因为死亡容不得一秒的思考。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林恩稚嫩的脸庞,闪烁着蓝色的光芒,那嘴角的红唇不断地提醒着人们,自己不过是19岁的孩子:迷茫、摇摆、犹豫、害怕、勇敢、责任、冲动、理解、纯粹。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而媒体的炒作和民众的捧杀,正如林恩所说:这感觉就好像人们在庆祝你最难受的一天。。

B班沦为爱国主义的工具,往返于每一个秀场间,一次次撕开结壳的伤疤,把所有的痛楚展现在公众面前:“给,这就是你们要的战争。这就是你们伸张的正义”

几个值得深思的场景1

林恩回家吃的第一顿饭,一个桌子,四台戏

瘫痪的父亲,不断听着电视上的战争叫嚣,享受着爱国主义的荣光,也许他是越战老兵吧,渴望像林恩一样受到人民的爱戴。

小孩母亲,代表美国主旋律,坚信美利坚精神,不容半点质疑政府的行为,支持战争的延续。

林恩,真正上过战场的士兵,饱受战争的磨难,内心煎熬害怕前线却无法违背士兵的意愿。

暮光女,激进反战人士,训斥伊拉克战争的不义,对政客与资本家充满质疑,看穿战争的本质就是石油掠夺,代表白左的知识分子们。

2

歌舞升平下的橄榄球中场

军装在主办方眼里不过是吸引眼球的道具,B组的战士也只是演唱会的陪衬,而所谓的尊重只能停留几天。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黑人伴舞可以骂你:“fuck off”

电影制片可以对你明码标价

管理人员可以对你动手动脚

你在战场做的一切都是一文不值,人们健忘,两周在好莱坞就是两年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的群众,你们冷吗?

也许这就是美国战后的舆论缩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兵自杀

麦克阿瑟说: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

凋零我看见了,不死?对不起,他们心早死了

3

我至今无法体会驻伊美军的勇气,那不仅仅是对敌人的绝对打击,更要抵御当地百姓仇视的目光。

老百姓不懂政治,民主自由那一套却还不如军事独裁时平安幸福,活在恐惧与阴影之下的人们难免不会奋力抵抗。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到底有多少人是为萨达姆效忠?还是为伊拉克效忠?

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看得见只是孩童的恐惧,老人的绝望,妇女的沉默与男人的愤怒。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我相信美军和伊拉克人民都不认同暴力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手法,讽刺的是又不得不诉诸暴力解决问题。

总  结

《锅盖头》中说:这是一个故事,一个用步枪多年的人上了战场,之后他回到家里,他知道在他生命里无论做什么建屋、爱抚女人、替儿子换尿片、他永远都会是锅盖头,而所有的锅盖头杀人和战死的他们永远同我一样。 我们仍然,留在沙漠里………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无论结局如何,故事的最后林恩一定还是处男,他一定会回到战争,因为他不仅属于沙漠,而且要终结沙漠。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就像《拆掉部队》中的英雄们,回去到中东不是为了复仇,恰恰相反,是为了拆除全体人类潜藏的战争动机,无论是宗教、种族、还是其他。

关于李安与技术

作为看过24帧和60帧的根叔,负责任地说:请毫不犹豫的选择帧数高的。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因为你会像所有观众一样,在伊始惊叹画面之细腻,在结束惋惜画面之短暂

技术革新,探索灵魂镜头。

就如李安所说;“你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它跟眼睛很像,跟眼睛看到的角度很像

江郎才尽,晚节不保,人们批评李安采用新技术时常有的两个成语。可62岁的李安却反问他们,自己已经这么老了,再不疯狂就拍不出自己喜欢的电影了。

剥去李安120帧的画皮,还你一个真实的...

向耳顺之年的李安致敬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他们特立独行,桀骜不驯

他们惹是生非,格格不入

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安于现状

你可以咱们他们,引用他们

反对他们,漠视他们

颂扬或者诋毁,唯独不能漠视

后记

战争结束了,我们休息了

但大炮和坦克没有休息

战争结束了,我们回家了

可我们的兄弟没能回来

战争结束了,我们还活着

愿世界和平,远离战争

-END-

作者公众号:乱嚼舌根

长按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电影手册”】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