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每人每天只能吃10克肉?丑闻缠身的绿党,是怎么把德国带到坑里的

每人每天只能吃10克肉?丑闻缠身的绿党,是怎么把德国带到坑里的
2023年05月31日 11:26 新浪网 作者 媒体人解飞

  聊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啊,据德国媒体报道,出身绿党的农业与食品部长奥兹德米尔,正准备出台一项大幅减少德国公民肉类消费的“营养战略”,以应对“气候变化”,根据该战略的相关规定,所有德国人,都要参与到“植物性饮食”当中,每人每天摄入的肉类,最多不能超过10克,大家注意,该计划不是草案,而是今年年底,就要在德国学校的公共饮食中开始推行。

  

  每人每天10克肉类是个什么水平?相当于一个月,就给你吃6两肉,咱们很多饭量大的朋友,估计晚上出去吃顿烧烤,都不止吃6两肉。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会说,绿党的议题就是环保,素食也对地球有好处,但作为一名政府部长,要强行控制民众每天吃多少肉,是不是有点过分啊?

  德国绿党,真是一个神奇的政党,该党的两位知名人物,大家也应该听过,一个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另一个是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贝尔伯克在外交场合闹的笑话已经太多了,我们把她摘出去不说。

  

  哈贝克最近,也陷入了一系列的丑闻。他提出了一个想法,说根据“脱碳法案”,德国政府准备检查过去3年,所有德国民众的热电消耗量,要是谁用电太多,就要罚款。民众一听说这叫什么事儿?我们用电多,又没有拖欠电费,当然不干。于是,就有媒体把矛头指向了哈贝克,说你的屁股,也不干净。

  哈贝克卷入的丑闻,是任人唯亲。具体有多过分呢?我仔细看了一下德国媒体的报道,只能说大开眼界。哈贝克的副手,德国经济部国务秘书叫帕特里克-格莱琴,是他的好友,两人曾在同一个气候游说团队工作,哈贝克上任之后,把他提到了重要职位。

  

  帕特里克的妹妹维蕾娜-格雷琴,跟着当上了德国环境与自然保护联合会副主席,她的老公迈克-凯尔纳,也当上了经济部国务秘书。但这次闹出丑闻的,还不是上面这些人,而是帕特里克-格雷琴,准备把他的伴郎谢弗尔,提到德国能源署首席代表的位置上,提名时还故意隐去两人的关系。

  以前网上有些公知,为了吹嘘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经常会说西方没有人情关系吗?那这算什么,算裙带政治吗?当然,绿党也不是一个人干这样的事情,贝尔伯克也干过,德国现任外交部国务秘书,国际气候政策特别代表詹妮弗-摩根,2022年2月之前,甚至还是一个美国人。

  

  行,任人唯亲就唯亲,上面这些人吧,确实都是做环保工作出身,不算“鸡犬升天”,但绿党的执政理念,真的是一言难尽。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觉得即使是很多德国人,也不知道绿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具体来说有四点,一是保护环境,宁愿德国人每天吃10克肉,也不能用俄罗斯的天然气。

  二是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绿党凭一己之力干掉了德国的煤炭产业和核能,花天价买美国的液化气,就是这么来的。三是尊重多样性,这都能作为政治主张,确实是好日子过久了。四是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最后这一点,也最荒谬,因为哈贝克和贝尔伯克都说过,不管德国民众怎么想,我们都会支持乌克兰。

  

  好,咱们就算德国支持乌克兰,是为了捍卫他们的价值观,那纵观绿党的四点政治纲领,你说有哪一条,是为德国人民考虑的?站在他们的逻辑,你就可以理解绿党的行为了,既然没有为德国的利益考虑,那确实,为了更崇高的目标,牺牲德国民众的生活,和德国的国家利益,都是值得的。

  德国人民吃不上肉,就不吃肉吧。德国工业被掏空了,就掏空吧,只要绿党高举“价值观”的旗帜,选民还是站在我这一边的。放在以前,德国经济蒸蒸日上,那确实是,工业发展损害环境,民众日子过得不错,有精力跟着绿党闹腾,可这些绿党政客就没有想过,民众兜里的钱,是怎么来的吗?

  

  现在,经过绿党不懈努力,包括但不限于,抛弃俄罗斯能源、和中国市场脱钩,放弃核能和煤炭等等,德国经济终于衰退了,今年一季度,德国GDP增速环比下降0.3%,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进入“技术性衰退”。同时绿党的支持率,也一路暴跌到14%,创造入阁以来的新低。

  就这整个过程看下来,与其说绿党是来联合执政的,还不如说他们是来搞垮德国的,贝尔伯克、哈贝克之流,高举着环保、气候变化的大旗,愣是把欧洲经济的领头羊,给拖进了泥坑里。

  

  而与此同时,又是谁,在收割德国的资本和核心工业?那想必,就应该是炸毁北溪管道的“乌克兰”了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河南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