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华为与江淮牵手造车传闻的纷扰之中,华为与赛力斯却达成“二胎”合作,双方将推出新平台,首款车型今年便发布,2026年产销目标100万辆。
事发突然且低调,牵扯到华为和赛力斯这样一次重磅合作,业内几乎没有风吹草动,赛力斯也是直接在官方平台发布达成联合深化合作协议,大家似乎都被“蒙在鼓里”。 AITO问界是两者的“头胎”,新平台无疑是“二胎”。

对于全新的平台,赛力斯并未详细介绍,但是声称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据了解,问界M5(配置|询价)等车型搭载了全新HarmonyOS智能座舱,但是并未匹配华为ADS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反而,阿尔法S华为HI版搭载了华为ADS。此次,华为将高阶智能驾驶方案付诸于新的平台,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
对于新平台的规划,赛力斯还是负责产品的资源和工艺等,华为负责终端用户和高阶智能驾驶,鸿蒙座舱在内的智能化等,至于新平台产品会不会推出一个新的品牌,双方并未详细介绍。不过,基于华为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的车型,无论是售价还是定位都会高一些。

其实,两者达成此次合作,也是印证了余承东承诺的表态,“华为不仅没有撤离研发人员,对赛力斯投入反而在增加。”不仅是增加投入,还提出了明确的产销目标100万辆。其实,不少预测认为,华为BU要想实现盈利,华为需要帮车企卖100万台。
也就是说,华为在成就赛力斯,也是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时,余承东表示华为将发布多款问界新车,包括问界M5、问界M7(配置|询价)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版等,最大的看点在于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上车。目前来看,极有可能就是这几款新车。
同时,之前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的是HI模式,此次赛力斯和华为深化合作,类似于HI模式,也不排除两种合作模式已进行了融合。

谣言止于行动。
华为与赛力斯此次达成深化联合业务协议,让各种谣言也是不攻自破。
今年以来,关于华为下场造车的话题一直被热炒,诸如“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破裂”、“距离华为造车还有八个月”、“华为未来要自建车厂”“华为已撤走技术人员”“华为全面主导AITO”,业界流传的种种传闻,让余承东也是不胜其扰。
2023年2月以来,华为与赛力斯的传闻流传多个版本。从2月7日,余承东考察赛力斯工厂,到华为王军的停职传闻,再到AITO问界用上华为标,以及华为与江淮造车的被官宣。这样的流言蜚语,让余承东也不得不疲于应付。
余承东不止一次重申,“华为没有必要自己下场造车。”但是,他也提出了,要成立问界生态汽车联盟,选择几家车企加入,共同抓住汽车行业变革的时间窗口。加入生态联盟不是代工,而是联合开发,会把利润大头留给车企。

由此可见,华为并不满足于赛力斯一家合作,而是想要一片森林。所以,赛力斯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合作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也被认为是在给华为使“脸色”。你找一个新的合作伙伴,我也成立一个新公司。
不过这一切猜测,都已成为过眼云烟。3年后产销达到100万辆,相比2022年7.5万辆,平均每年增加30万辆,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更多产品支撑,还要面对比亚迪、特斯拉、以及众多新能源品牌的竞争,你认为能实现吗?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