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大批人的贷款麻烦了!央行行长发声

一大批人的贷款麻烦了!央行行长发声
2021年01月27日 20:50 新浪网 作者 微博禁毒第一人马霄

  最近,银行房贷额度吃紧,银行停贷的消息爆出。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爆出的消息,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广州分行及其下辖省内各家分支行已于一周前暂停按揭贷款放款,前端业务层面口径为:“节制接单”。另外多家长三角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在1月份多数都存在额度吃紧、1月额度用完已停贷的情况。

  按照正常来说,新的一年才刚开始,资金额度应该是比较充足的时候,但是现在却反其道。

  2021,一大批人的贷款就变得麻烦起来了。

  01

  我先来说下,为什么现在不少地方出现按揭贷款吃紧的情况。

  首先贷款资金吃紧和商业银行近期本身的资金紧缺有关。

  自从2021年开始之后,央行对资金的释放就变得很谨慎。最近央行进行的逆回购操作很多都是以资金回笼为主。

  比如在1月26日,央行逆回购操作资金是20亿元,但这天有800亿元的逆回购资金到期,也就是说净回笼了780亿元。1月25日央行也是实行零投放。

  

  正是因为央行在资金释放上的谨慎,导致整个一月份,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大幅度走高。这是商业银行短期资金紧缺的信号之一。

  

  另外,央行对商业银行的投放做了上限规定影响。

  就是2020年底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为房地产贷款规模设置了两道红线,分别是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

  

  本来银行的钱就有点吃紧,央行还个人房贷和房企贷款上设置了上限,房贷额度自然就会被影响。

  02

  不过目前信贷额度在不同区域松紧不一,信贷额度吃紧还不是普遍情况。

  其实被曝出按揭贷款资金吃紧的地方主要集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特别是三大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和广州。都是2020年至今曾经被曝出过楼市过热的城市。

  一线城市中北京目前的信贷额度并没有紧缺的情况,资金额度充足,有的银行贷款3-5个工作日就可以放款。

  二线城市现在还没有爆出大量资金紧缺的信号,不过我估计随着房价的轮动,未来二线城市的银行资金吃紧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而三四线城市,在资金吃紧方面可能会好些。

  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全国都在倡导就地过年。

  1月25日中央发布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今年春节会有大量的城市打工者选择不回老家过年,也就是说今年的三四五线及以下城市肯定没有以前那么热闹。

  

  一般来说,小城市的楼市都会在春节期间有一波返乡置业潮,不过现在很多人都不返乡了,这必然会影响到返乡置业的数量。

  那么房贷的需求会有所减少,银行的贷款资金也不容易出现上广深这样的资金紧缺情况。

  03

  最后我说下,银行信贷资金紧缺对贷款人、楼市的影响。

  第一;对贷款人的影响。

  这个不用说都知道,资金紧缺肯定会影响贷款人买房贷款的难度。

  资金紧缺的银行对贷款人的信用额度审核必然是要更严格的。

  所以我之前一再强调要经营自己的信用。

  2020年底我也提醒过,本来想今年在热门一二线城市买房的人最好尽早买,不然信贷难度会增加,放款时间也会被延长。

  现在额度异常吃紧的城市,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会一直额度不够。

  虽然今年整体的贷款难度要比2020年大,但银行的信贷额度松紧往往都是阶段性的。

  第二;对楼市的影响。

  可能很多人会想,信贷额度吃紧,可以买房的人少了,那么是不是以为了楼市要普跌了?

  如果这么想,可能要吃亏了。

  别忘了,今年是通胀之年。

  2021年全球还依旧在大放水,比如美国拜登才刚上台就宣布了1.9万亿美元(约12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

  最近欧洲也官宣了维持大流行病债券购买计划规模在1.85万亿欧元(14.5万亿元人民币)不变。

  说白了,今年中国是要继续被泡在全球这个大水缸里面的,国内的通胀压力肯定大。

  像最近的深圳上海等城市房价上涨,也是因为市场的钱太多了。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在近日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专题研讨会上也曾经说过:

近期上海、深圳等地房价涨得不少,这些都与流动性和杠杆率的变化有关......但货币政策转向不能太快。

  而央行行长易纲也在1月26日就关于中国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趋势发声:

  

  资金又总是喜欢往收益高的地方走,股市楼市都是热门的方向。

  所以,随着2021年中国经济的回暖,国内的房价个人认为就跌不下来。

  只要市场上有钱,就算是直接房贷这条路变得难走。有的人也可能会通过例如消费贷、企业贷等方面获得资金,从而七拐八弯地进入楼市。

  2021年,资金的流向监管又将是国家的一大重任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