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晋国霸业(十)——赵盾弑君

晋国霸业(十)——赵盾弑君
2018年08月15日 18:20 沅汰作者:沅汰

  晋文公重耳逃亡期间赵衰一起鞍前马后跟随着重耳不离不弃。赵衰,嬴姓赵氏,赵衰的先祖就是那位为穆王御、西巡狩,见西王母的赵造父。

  晋怀公做国君时不许人追随自己的叔父公子重耳,并命人攻打重耳的封邑蒲城。重耳不许蒲城应战,不愿意挟百姓之拥护与国君对抗。于是重耳逃出蒲城,遂奔狄。跟随公子重耳的人中就有赵衰。

  这时候狄人伐廧咎如,廧咎如也是狄族的别种,隗姓,栖息地在现在河南安阳西南。狄人俘获了廧咎如的两个女儿,年长的称为叔隗、年少的称为季隗,于是就把两个隗姓狄女送给了公子重耳。重耳把年长的叔隗送给了赵衰。叔隗,就是赵盾的母亲。

  公子重耳后来准备到齐国去,这时候狄女季隗已经给重耳生了两个儿子:伯儵和叔刘。叔隗也给赵衰生了儿子赵盾。重耳不打算带上季隗母子三人,对季隗说“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季隗承诺了要等重耳,叔隗也带着儿子赵盾留在了狄国。

  重耳回晋国做了国君,《左传》里记载了“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这个嬴氏指的是文嬴,秦穆公的女儿。但是没有主动接回季隗母子。季隗母子没回来,叔隗和赵盾母子也没回到晋国。《左传》里说,“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晋文公把女儿嫁给赵衰,就是赵姬,赵姬给赵衰生了三个儿子:赵同、赵括、赵婴齐。赵同的食邑在“原”,所以称其为“原同”,“原”是指现在河南济源西北。赵括的食邑在“屏”,所以称其为“屏括”。赵婴齐的食邑在“楼”,所以称其为“楼婴”,“楼”是指现在山西永和。

  晋国霸业(十)——赵盾弑君

  赵盾之所以后来成为赵氏宗主和赵姬有密切的关系。赵姬知道了关于叔隗与赵盾母子的事就请赵衰把叔隗和赵盾母子接回晋国。在赵姬的坚持下,赵衰接回了叔隗和赵盾母子。赵姬是第一个赏识赵盾才干的人,并且因此而请“以叔隗为内子”,将赵盾“以为嫡子”。内子,就是指嫡妻,生母的地位高作为儿子的赵盾也就地位高。不仅如此,赵姬还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居于赵盾之下,并且自己也居于叔隗之下。

  晋文公之后晋襄公继位,襄公五年,赵衰去世,赵盾继承了父亲赵衰的赵氏宗主地位。赵盾后来的谥号“宣”,所以史称“赵宣子”。就在赵盾刚刚接替了父亲的时候,第二年也就是晋襄公六年,晋襄公也死了。在太子姬夷皋的母亲穆嬴出入朝堂及赵盾家两次哭闹的强硬态度下,原本不打算让太子继位而想改立公子雍的赵盾还是屈从了穆嬴。赵盾原本是觉得仅仅只有四岁的太子姬夷皋太年幼,所以想改立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兄弟公子雍。

  从后来的结果看,姬夷皋确实不适合做国君。

  晋文公时期,在清原阅兵时为了抵御狄人,晋军改制从原来的三军制改成五军,除了原来的左军、中军、右军三行之外又增加了上新军、下新军成为五军。原来的三行是步兵,现在的五军是车兵。那时候晋文公就以赵衰为卿,率领上新军。晋襄公六年,晋军又恢复了晋文公前期的三军制,废除了晋文公后期增设的新上军和新下军。晋襄公原本是让狐偃的儿子狐射姑做中军将,让赵盾做中军佐辅佐狐射姑。晋国大夫阳处父以晋襄公的名义把狐射姑和赵盾的职位做了个调换。让赵盾做中军将,降狐射姑为中军佐。一是因为赵盾确实有才干,重用他对于国家有利;二是因为阳处父曾经是赵盾之父赵衰的部属,所以对赵盾有偏私。从此以后“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这是赵盾在晋国掌握政权的开始。

  晋国霸业(十)——赵盾弑君

  《左传》对赵盾的评价是“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赵盾清除了政治污垢,恢复礼仪伦常,重建官职制度,选拔屈居下位的贤人。

  就在赵盾已经把晋国治理得很好的情况下,晋灵公上位了。应该说赵盾一直在致力于维护晋文公时期的霸业,伐无道而助有道。晋国曾伐卫,卫国归服而归还占有卫国的领土,使卫国歌颂晋国的德行;宋国发生了国难,宋昭公被公子鲍所弑,赵盾又向晋灵公请命去讨伐宋国。

  一来二去晋灵公和赵盾的思维总不在一个维度上。再加上晋灵公是个很没有国君样子的国君,赵盾又屡次劝诫,于是君臣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深。当晋灵公把没炖熟熊掌的厨师给肢解了让宫中妇人用筐抬出去的时候,路过朝堂赵盾和大夫士季看到了筐里的死人手臂。

  赵盾想要再次劝谏,被士季拦住了。大概也是因为士季知道赵盾劝谏的太多,已经和晋灵公水火不容了。士季要求由他先去劝谏,如果实在不行赵盾再上。晋灵公在推诿之下不得不见了士季,并且假装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过后晋灵公还是我行我素,赵盾于是按捺不住了,又多次进谏。于是晋灵公动了杀心,派力士鉏麑去赵盾家行刺。鉏麑看到赵盾天不亮就已经穿好朝服等着上朝,而晋灵公却需要靠暗杀大臣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决定放弃刺杀。但是鉏麑又不想有违君命,于是只得自杀。

  晋国霸业(十)——赵盾弑君

  接下来晋灵公就又设计了小燕礼上埋伏甲士杀赵盾。他在朝堂上宴请赵盾一个人,想等赵盾喝醉了就下手。但是赵盾遵守礼仪而饮不过三爵,不肯多喝酒。于是晋灵公放出大型猛犬企图咬死赵盾。

  赵盾当初在首阳山行猎,在翳桑曾经给一个名字叫灵辄的人舍饭,并且还给灵辄的老母亲也准备了饭食让他带回去。今日恰巧灵辄就是晋灵公埋伏的甲士中的一人。于是灵辄为报赵盾之恩而帮他逃了出去。

  赵盾逃走,赵盾的弟弟赵穿不管这套,在晋灵公的苑囿“桃园”中终于杀了晋灵公。

  关于这件事,史载“赵盾弑其君”。记载这件事的史官是晋国太史董狐。孔子称赞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听说灵公被杀死,就从出逃的路上又回来了,对于董狐把事情记在他头上赵盾认为“不然”。

  董狐的理由是“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你出逃都没逃出国境,回来了又不讨伐逆贼,不是你弑君是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