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瑞典有什么?
大家会说,有不到1000万的人口,有享誉全球的制造企业,有北欧的幸福生活方式。
瑞典是人均拥有世界500强公司和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有ABB电气、斯堪斯卡工程公司(Skanska)、伊莱克斯电器公司(Electrolux)、爱立信通讯公司(Ericsson)、H&M、宜家家居、SKF集团……这些企业都曾是世界500强俱乐部的座上宾。
“小国家”却有令人惊叹的研发能力,既拥有大工业——航空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先进的军事工业,也拥有全球领先的电讯业和医药研究能力,在软件开发、微电子、远程通讯和光子领域的科研能力也卓有建树。
瑞典是如何造就这样的大格局的?这与瑞典政府有关。
瑞典工业的每一次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1980年代后期,瑞典政府刺激本国跨国公司的出口和发展;1991年,政府以优惠政策支持优势企业。1990年代前,瑞典经济几乎没有外来竞争。保护主义的立法禁止外国人大量持有瑞典公司的股份,只有不到5%的私企劳工受雇于外国企业。此后,瑞典引入外来竞争,外企进入瑞典市场,迫使经营不善的瑞典企业退出竞争,为创新企业的崛起腾出了空间。因而,瑞典吸引国内外企业到瑞典投资研发,促进了瑞典高新技术人才成长和产业升级。
在此过程中,国能汽车(NEVS)也成为了瑞典政府未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3月,国能汽车(NEVS)与金沙江资本在瑞典特罗尔海坦签约。金沙江资本计划向国能投资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6亿元),并在国能工厂附近建造一座电池工厂,双方将在电池核心材料开发、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这次看似一场普通的投资签约,深究起来却不同寻常:签约仪式级别够高。除了合作双方,瑞典首相勒文乘坐“国能”在天津生产的纯电动轿车亲临现场。在瑞典首相的见证下,这场签约仪式让外界对国能汽车的发展规划更加关注。
为什么瑞典举国会对国能汽车如此重视?
这也难怪,作为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新兴企业,能以如此的魄力进行一系列颠覆性的运作,引起各方关注也是必然。但厘清国能的发展之路后,或许对国能会有更深的理解。

2012年6月,国能收购了原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的核心资产和知识产权,并宣布专心致志打造纯电动汽车;2015年6月,国能在天津成立子公司,同年10月天津基地开工建设;2016年6月发布“NEVS”品牌,2017年1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国家”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同年6月在亚洲CES展上发布了9-3系列纯电动概念量产车,同时发布InMotion移动出行概念舱,同年12月第一辆车在天津工厂下线。据悉,国能在天津项目成功的基础上,将于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上海项目,2018年下半年启动位于瑞典特罗尔海坦的现代化工厂。未来五年,国能将投资超100亿美元,形成年产100万辆纯电动车的生产能力,陆续向市场推出20款高端纯电动汽车。
国能在收购萨博时,就有舆论认为国能的收购使其有能力在汽车制造上与其他车企一较高下。而国能在“塑造绿色出行,共建可持续未来”的愿景下不仅将自己定位于汽车制造企业,更是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这点在当下看来毫无疑问是具有前瞻性的布局。
毫不意外,在瑞典这样一个富于创新的国家,对于国能汽车这样的创新企业自然深表欢迎。更进一步说,瑞典的创新始于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电动车的研发,对于囿于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稀缺的资源的瑞典来说,与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价值观趋同。
瑞典的创新思维随处都能透露出积极、健康、内敛和安宁的北欧幸福生活方式。所以,国能对瑞典模式的兼收并蓄,是否会反馈到产品中去,这是令人期待的一件事。
可以确信的,在设计上,瑞典的设计精髓一定会渗透到国能汽车的设计理念里。在技术上,中瑞两国市场等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将大大降低产品开发周期和制造成本,形成强大竞争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在诸多资源优势基础上,国能汽车不仅将持续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4.0的进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更将新能源生态新模式带向全世界,在全球树立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典范。

瑞典良好的社会福利和贴近自然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及品质细节,这是生活态度的彰显。
同时,瑞典人认为,生活不只是自己跟自己、自己跟他人的互动关系,更包括了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尽可能减少自身对环境造成的负担,例如携带环保袋、环保餐具、彻底实行回收、不过度消费也不浪费。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类的文明和动力、能源、使用文明相交织,用什么样的能源就标志着我们在什么样的文明程度。汽车需要进入到一个电驱动阶段,电驱动就是当代的文明的最高水平,电驱动就是当代人类追求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人们使用交通工具观念和思想的革命。新能源汽车的革命,也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模式的革命,更是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革命。

因而,国能汽车董事长蒋大龙表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不能陷入到“造车、卖车”的传统逻辑中。国能汽车主要目的将是为用户提供全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服务,共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所以,国能并没有急于寻求眼前之利,而是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举各方之力打通上下游,在同行业及跨行业间寻求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产品,整合大数据、互联网服务与大交通系统,提供完整的出行解决方案。去年6月国能汽车同微软达成合作,引入微软先进的车联网技术,全面提升驾乘体验,国能将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者转变。去年12月,随着国能汽车天津项目生产启动,滴滴向国能汽车进行采购,国能汽车、滴滴出行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组织还共同组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这意味着,国能汽车将成为滴滴新能源共享汽车的深度合作伙伴,深入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社会化服务变革的市场中。
可以说,国能汽车的出现,既打破了保守甚至是寻求安稳的传统汽车行业思维定式与格局,更在“逐利”的新能源行业,以新的视角开辟出一条未来之路。
未来即生活。生活本身就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这是世世代代的瑞典人都深谙的道理。活得北欧一点儿,简单、自然、幸福,是现代人的向往。
现在看来,国能新能源则是这条未来之路上的同行者。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