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马鸿逵自制中药丸让手下的厅长吃,厅长们不愿意,结果4个死了3个

马鸿逵自制中药丸让手下的厅长吃,厅长们不愿意,结果4个死了3个
2019年02月19日 19:14 新浪网 作者 路生的微博

  马鸿逵(1892—1970),字少云,回族,甘肃河州人,国民党陆军上将。马鸿逵家族统治宁夏长达38年,而他本人担任宁夏省主席也长达17年之久。这个旧军阀人物,毕生笃信传统文化,还有过一个中医梦,曾自制中医小药丸,可是他的大小官吏宁死不信。

  马鸿逵自制中药丸让手下的厅长吃,厅长们不愿意,结果4个死了3个

  破解同仁堂秘方,自主生产小药丸

  民国时期的宁夏,冬季天气寒冷,没有现代化的暖气设备,人们冬天睡炕。到了春夏之交,人们的内热就会发作,肝火上升,肺炎、伤寒、猩红热等地方病很猖獗。当时,宁夏缺医少药,每年因为患时疾而不幸去世的人很多。

  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很信任同仁堂的成药,有时常常放在身边备用。有一回,他在乡村巡视时,遇到了一个生命垂危的小孩,就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安宫牛黄丸”给吃。第二天,这个小孩的高烧退去,精神大为好转,能够喝稀饭,也能在院里游戏。

  马鸿逵越来越信任中医中药,认为中药有神奇的效果。尤其是这种“安宫牛黄丸”,对每年的流行病能起到很好的疗效。于是,他决定省政府每年拿出14万元,去北京同仁堂,专门采购“安宫牛黄丸”和其他的特种中药。

  所谓的“安宫牛黄丸”,是由牛黄、麝香、犀牛角、珍珠粉等调配而成。可是,同仁堂的成药价格很高,马鸿逵决定自主研发。不久,宁夏省城银川有一家中药行——泰德永,破解了这种成药的配方。马鸿逵得知,欣喜若狂,认为可以不再依赖同仁堂。

  这种药料,当时主要来自广东省。马鸿逵派人去广东采购,各种药材运回宁夏,交给泰德永调制中医小药丸。小药丸生产出来,他本人很高兴,还说,“自此宁夏可以独自制造,不必依赖北平同仁堂,自制成本低,又节省了经费。”

  马鸿逵自制中药丸让手下的厅长吃,厅长们不愿意,结果4个死了3个

  旧军阀马鸿逵也有一个中医梦想

  马鸿逵家族,虽是西北少数民族,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尊崇很深。譬如,乃父马福祥,素对儒家文化有着极大的热忱,诗词书法颇有章法,一笔虎至今为藏家所津津乐道,曾任青岛特别市市长、安徽省主席、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长。

  马鸿逵心里有一个中医梦,他对中医中药的发展弊端,有着自己的认识。认为:“中医中药为我国固有文化之一,经学者、专家数千年的研究体验,流转至今,国人率多信服习用。惟其中治病原理,因没有什么系统的分析、研究、考证。故而,人们只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尤其一般中医、中药,仅凭个人经验,开方给药,故神其技。其治病心得,不肯公开提出,供人研究。亦不肯传授他人。”

  他用中医中药比较西医西药,认为西医西药的发展很开放。西医西药每次有了发现,都会公开提出,交给大家来研究,广为传授。因为如此,西医西药的技能才能够不断更新、进步。药品以新产品为贵,医术以新进者为优,中医中药反而不是。尤其是很多受到科学教育的中国人,会摒弃中医中药,转而崇拜西医西药。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各立门户,彼此排斥。这种现象,在新旧思想交替的西北地区,尤为显著。

  在马鸿逵这里,西医西药要发展,中医中药也要发展,最好是中西合璧。

  马鸿逵自制中药丸让手下的厅长吃,厅长们不愿意,结果4个死了3个

  他手下的官吏们宁死不信中医中药

  马鸿逵的中医小药丸配置成功后,批量生产,仍被命名为“安宫牛黄丸”。然而,他手下的文武官吏,甚至省立医院院长并不买账。他寂寞地回忆:“宁夏省府高级干部,多受过现代西洋教育,认为我配制的成药……为不科学之措施,纷纷劝阻。”

  即便发展中医中药很困难,可他仍坚持认为,在缺医少药的西北,医疗卫生落后,如果能用中国古有的丹方成药,治疗病人的病情,何乐而不为呢?按他本人说法,自制的“安宫牛黄丸”确实也发挥出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他的官吏认为不可靠。

  晚年马鸿逵,赞扬中医中药,坚信不疑。他讲了几位手下不信中医的遭遇——(1)民政厅长海涛得了肺炎,我给他中药吃,他不吃,只信西医,后来病虽痊愈,但受西医副作用的影响,破坏到听觉,成了严重的耳背。(2)教育厅长童耀华,受西方教育深刻,他当时得了伤寒病,也拒绝服用我给的中药,结果被一个小病要了命。(3)卫生处长兼省立医院院长桑君得了伤寒,为了顾全西医颜面,坚决不吃我给的中药,结果不治身亡。(4)桑君的继任院长来了没多久,生了伤寒,全信西医,结果也不治而故。

  马鸿逵感慨地说,不听话就是这种下场。虽然,他自制的中医小药丸并非神药。但可以说明,他那些深受西方教育的官吏,迷信了西方。

  马鸿逵自制中药丸让手下的厅长吃,厅长们不愿意,结果4个死了3个

  这个故事可能会有些好笑,而它是真的。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医学,盛衰实质上与时代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强则中医强,中华民族兴旺则中医兴旺。今天,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医人,借助现代科技,让中医中药在中西交汇的潮流中,闪烁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辉。中医中药,成为了中国自信的一部分。(文/特约作者樊前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