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行业内幕:蓝牌轻卡化身“十吨王”,谁之过?

深扒行业内幕:蓝牌轻卡化身“十吨王”,谁之过?
2019-05-23 14:57:21 卡车之家

【卡车之家 原创】超载蓝牌轻卡,一个盛行多年的潜规则,经过《焦点访谈》的曝光,一夜之间,将这个行业的底裤抛到了公众眼前,俨然成为一个社会话题。

未来蓝牌轻卡市场的走向如何,尚难判断,但是戳破这套皇帝的新装后,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每年200万辆量级的轻卡新车销量,近几年各种10吨王、15吨王的叫好叫座,扭曲错位的车型不断问世,究竟谁之过,谁之锅?

超载轻卡问世:生产者的锅  监管者的过!

超载蓝牌轻卡被国家队点名后,诸多经销商在朋友圈发布通知:所有轻卡暂停上牌,避免车管所抽查超重及记者暗访。

今天(5月22日),卡车之家分站记者走访多地轻卡经销商,空无一车,门可罗雀是常态。

显然,重载轻卡央视曝光,将会是一个分水岭的事件,轻卡市场要变天了,有人认为首当其冲的背锅者,是重载轻卡的生产制造者。

深扒行业内幕:蓝牌轻卡化身“十吨王”,谁之过?

因为车辆生产制造需要有合格证,需要有生产公告,生产制造者在这个环节做了手脚。纵观《焦点访谈》内容,4s店有门路给违规车型上牌,移花接木的上牌检验环节,偷天换日的周末上传数据。

这些环节和轻卡生产制造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而和一些“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维系这些关系的背后,是人所共知的“黄牛”与他们手里的“金钱门票”。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中,孔老夫子认为,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为祸人间,是看守者的失职。

"

到重载轻卡,裁判员的不作为,监管者的督导不力,导致生产制造企业争相上马重载型轻卡,劣币驱良币,是生产者的锅,但也是监管者的过!

"

重载轻卡大行其道后,在市场中扮演的并非鲢鱼的角色!

蓝牌超载:安全隐患之余 破坏的是运输的公平!

从《焦点访谈》曝光来看,涉及车辆有两个关键词,“超载”和“蓝牌”。

先说“超载”,根据汽车分类国家标准(GB9417-89),轻型货车的厂定最大总质量为1.8吨到6吨(含),中型货车的厂定最大总质量为6吨到14吨(含)。

再说“蓝牌”,好多人把能上蓝牌的规则用4567来分类,载货汽车总重4.5吨以内,整车长度低于6米,座位数不超过7座的小型汽车,这些都是可以上蓝牌车的。

深扒行业内幕:蓝牌轻卡化身“十吨王”,谁之过?
深扒行业内幕:蓝牌轻卡化身“十吨王”,谁之过?

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际的市场和央视曝光的细节一样,大部分可以上蓝牌的轻卡,空车就已经在4.5吨上下徘徊,货物能拉到10吨开外,游离在规则边缘。

根据我们的一个用户反馈,他在华东地区,经营着一家物流公司,主要承接宁波到上海货物运输业务。

公司以前的运输逻辑是:6米8的载货车,一车10吨货,自从尝试了4米2载货车,一车10吨货之后,好似染上“毒瘾”,一发不可收拾,究其原因,重载蓝牌轻卡解决了他们三个问题:

"

①蓝牌轻卡,驾驶员需要C本,司机雇佣成本比B本低很多。②蓝牌轻卡的维护成本比6米8的中卡要低很多。③进入上海辖区,蓝牌车比黄牌车的路权范围要大很多,不需要换车接驳,就可以完成整个业务。

"

或许,在这个层面,很多轻卡用户,“多拉快跑”的诉求基本可以满足,而这背后隐藏的是超载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对其他合法车主与其他物流载具的不公。

点评:

“治超治超,别只抓我们开车的,应该从根源上解决,让那些厂家别生产能拉大载的车啊!”很多用户在被抓超载的时候,有这样的吐槽抱怨。

深扒行业内幕:蓝牌轻卡化身“十吨王”,谁之过?

而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顺藤摸瓜后会发现:没有一个好的监管机制,厂家必然会向利益妥协,“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让好人变得更好;一个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让坏人变得更坏”,期待我们有更健全、更有效的监管机制,还轻卡市场一个朗朗乾坤!(文/孙俊杰)

至于下一步政策如何走向?我们卡车之家也将持续关注,大家可以关注《央视焦点访谈点名蓝牌轻卡 轻卡超载何去何从》来获取最新的消息以及新闻评论。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