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收藏界的“哥伦布”,在中国发现了一座“金矿”

当代艺术收藏界的“哥伦布”,在中国发现了一座“金矿”
2021年04月15日 17:16 新浪网 作者 凤凰卫视

  

  

  对话  乌利·希克

  >  完整专访 | 当代艺术收藏家  乌利·希克

  没时间看视频

  也可以看文字

  以下为采访摘要

  

  

  △乌利·希克

  乌利·希克,被公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大藏家”。英国艺术杂志《ART REVIEW》将他评为“影响世界艺术100人”之一。他将两千余件藏品带到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艺术展览中,向世界介绍中国当代艺术。有人说他是当代艺术收藏界的“哥伦布”,在曾经遥远神秘的中国,发现了艺术的金矿。

  田川:你数过自己见过多少位艺术家吗?乌利·希克:我不知道,但肯定有1000多名。中国也许有1000~2000名艺术家,我收藏了五百多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给艺术馆捐赠了大约350位艺术家的作品。

  希克与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作为一名外资商人,他促成了中国第一家工业合资企业的成立。1995年至1998年,希克担任瑞士驻中国大使。之后还担任了北京奥运会鸟巢的设计方顾问、中国发展银行咨询委员等公职。商人、中外使者、当代艺术藏家,希克在三种中国生活里切换自如。

  

  希克说希望能够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完整体系,也希望他的藏品能够像一面镜子,照见一段记忆和历史。

  田川: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飞机降落前你的心情是充满期待,还是有点担心?乌利·希克:充满期待,没有担心。我感觉我将开启一段历险,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待,充满惊喜。田川:当时你的行李箱里都放了些什么?乌利·希克:我的第一次中国旅行是在一个夏末,我带了一大块瑞士巧克力。我想如果饿了的话,就来一块巧克力。不过巧克力最后是被我房间里的老鼠吃了,而不是被我吃了。

  1979,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当时,希克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电梯公司瑞士迅达公司的副总裁,他作为谈判代表来到中国,促成了新中国第一家工业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的成立。希克记得,中方永远有25人以上的代表团。会议上,大家自由探讨和抽烟,回忆里充斥着朦胧的烟雾。那一年,对于三十岁的新中国和三十出头的希克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未知的。

  田川: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你大概33岁,在那之前有听说过或留意过中国文化吗?乌利·希克:在我学生时代,欧洲有非常关注“文革”的学生小组。他们拿着红宝书庆祝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我们当时对中国文化会有这种接触。但大家更多的是在庆祝一个幻觉,而不是中国的现实。田川:所以你想通过另一种方式来了解真正的中国?乌利·希克:是的。

  

  为了迅速了解中国,希克尝试着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一切可以接触的地方,他最先想到的是艺术,他相信“艺术反映了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

  乌利·希克:1979年我开始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那时一切都还只是萌芽阶段。1979年9月,我参加了一个类似当代中国艺术展的星星美展,但我没有买任何一件展品,因为那些作品看起来有点无聊,就像是西方当代艺术的衍生品。90年代的时候,我看到艺术家们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语言,不再是从其他艺术派生出来的东西,我真的很兴奋。当我决定买几件作品的时候,我发现没有人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也许有人在以随机的方式进行购买,但很少有人在收藏。这让我觉得非常奇怪,如此广大的文化空间,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人在系统地关注当代中国艺术家。我想总得有人把这些东西收藏到一起,然后就去了所有展览当代艺术的场馆。因为当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些,所以很多都是在“地下”进行的。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没有中国当代艺术的书,没有目录。所以就要求你必须去找艺术家,去找作品,要亲自去看他们,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田川:为什么你有做这件事的责任呢?乌利·希克:这不是责任,是一个自我强加的使命。我就想真的没有人做吗?这怎么可能呢?诺大的文化空间里没人关注这些,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所以我就想,好吧,那我来做吧。

  

  △曾梵志作品

  1998年,希克创立中国当代艺术大奖。1999年,经由他的介绍,20位中国艺术家得以参加西方的顶尖策展人策划的威尼斯双年展,这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迈向国际舞台的重要分水岭。2006年,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展出的乌利·希克收藏展 “麻将”,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欧洲艺术界将此展视为西方认识中国当代艺术的钥匙。很多当年默默无闻的艺术家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幻梦逐渐变成现实。

  田川:所以收藏艺术品并不是你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乌利·希克:是的。我做这件事不仅仅是因为没人在做,它也是我的目标,那就是研究中国,我最终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我通过三种途径了解中国,在商业上,我成立了第一个中外合资公司,然后通过外交的方式,第三是通过当代艺术的方式。我认为这三种途径的结合,给了我非常不同的视角去了解中国,这是我真正的激情所在。

  

  乌利·希克,1946年生于瑞士琉森。14岁,希克便在划船这项运动中磨练意志,曾加入瑞士国家队。希克毕业于苏黎世大学法律专业,曾在瑞士多家报纸和杂志担任记者和编辑。1977年,他加入瑞士迅达集团,作为驻华代表来到中国,并于1995至1998年担任瑞士驻中国、朝鲜、蒙古大使。

  田川:你在中国有很多身份,收藏家、企业家……用中国的话来说你是斜杠青年,你怎么看自己的这些角色?你想成为一座桥梁吗?乌利·希克:我不觉得自己想当一座桥梁,我觉得自己更像是在保存。艺术是公众记忆的一部分,也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所做的一切,只是试着为中国人去保存这些艺术。如果我因此成为了向西方展示中国的桥梁,我很高兴,但我觉得那不是我的角色。

  

  △莫恩湖古堡 乌利·希克的家

  莫恩湖古堡是瑞士境内最美的建筑之一,一座很梦幻的17世纪古堡庄园,这里便是希克的家。从室外草坪、顶层阁楼到卫生间的踏脚线,曾塞满了希克从70年代开始收藏的两千余件中国当代艺术品。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还没有浮现的时候,他开始不断地走访和收集,并整理出一套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手的“文献”。

  田川:在中国收集中国当代艺术品,让你对中国有了哪些印象?乌利·希克:这个过程让我有了更广阔的的视野,可能一半是通过与当代艺术家的接触,一半是通过与艺术本身的接触。我遇到的工厂工人、政客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人,是一群非常不同,生活在完全不同环境中的人。与艺术家的对话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一种学习,不一定是关于艺术的,而是关于中国人的生活。

  

  乌利·希克:中国对我来说几乎是另一个世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不同了。也许现在更加融合了,但曾经全然是另一个世界。从“吃”开始,我们谈论起了筷子,还有思考方式,谈判方式,法律等等都不相同,这些东西吸引了我。中国包罗万象,在这里你会发现一切事物,同样在这里也有一切事物的对立面。这里充满了矛盾,但又交织在一起。

  从工人到政要,希克和每一个他遇到的中国人交朋友。他卸下了大使馆内原有的瑞士艺术品,换上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瑞士大使馆在他的任期内,变成了一座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他说“我想通过艺术,来寻找一个进入中国的通道”。

  田川:你有过身份混淆的时候吗?乌利·希克:没有,我知道我的DNA还是瑞士人。田川:有人说你上辈子可能是个中国人。乌利·希克:可能吧,有时我也相信这一点。不过我也不知道,我成长中经历的,加诸在我身上的一切都还在那里。我只是一个想把两个世界最好的部分融合起来的人,这是我正在努力做的事。我没有身份认同上的困惑,没有要尝试去扮演一个中国人,我做不到。你可能也不会看到我去尝试变成一个中国人。但我想我有很多可以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对我来说还有很多学问可学。我想抓住中西方最好的精髓,但我知道我是谁。

  2012年6月12日,希克宣布将他的1400多件藏品捐赠给香港视觉艺术博物馆M+。根据“部分捐赠,部分收购”的协议,M+向希克以远远低于市场价的协议收购了他个人收藏的47件中国当代艺术精品。这批出自350位艺术家之手,包括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黄永砯等现已公认的当代艺术大家。据业内人士预估,总价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田川:你是什么时候觉得已经准备好了,是时候捐出你的收藏品了?乌利·希克:一开始我就知道有一天我要把它们送给中国,只是之前我还不知道时间、地点和方式。但我越来越老了,我必须要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在2009年前后,上海、北京、香港等几个城市开始有一些大型博物馆……田川:当时是他们找到你,还是你去找的他们?乌利·希克:我找的他们,因为我想把藏品捐出来。我在很多中国媒体的采访中都说过想把我的收藏送给中国,但很奇怪没人回应我。人们问“你为什么不自己建一个博物馆?”我说这不是关于我的博物馆,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公共记忆,应该由公共博物馆来承载。田川:把收藏品拿出来内心会觉得舍不得吗?乌利·希克: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收藏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出来,所以这是合情合理的结果,顺其自然地就发生了。我的妻子比较激动,一直问我为什么给这件,为什么给那件。田川:那你是怎么说服她的?乌利·希克:我说我不能把最好的作品留给自己,这是给艺术家的,是关于他们的东西,我应该给出最好的作品。

  

  △赵半狄作品

  乌利·希克:艺术对于理解一段历史至关重要。我们可以读100本历史书,但关于过去或当下的视觉表达,是另一种角度的呈现,它可能呈现了更多内容。图像呈现了文字内容以外的信息,如果这些内容可以被文字记录或通过语言转述,我们就不需要图像了。没有这些图像,我们就失去这些东西了,仅仅是这一点,就让艺术对于历史而言有足够的价值。田川:你认为你的任务达成了吗?乌利·希克:我做了我要做的事情,这个目标或早或晚都会实现的。我仍认为中国艺术一定要留在中国,这样中国人才可以看到他们自己的艺术,他们还未真正了解的艺术。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导:周佳榕编辑:612、栗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