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专访商务部研究院李俊:消费带动产业升级,提升消费者福利

专访商务部研究院李俊:消费带动产业升级,提升消费者福利
2021年05月07日 15:13 新浪网 作者 新京报

  新京报讯(特派海口记者陈琳)5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省召开。本届消博会展览总面积8万平方米,将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其中国际展区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648家,参展品牌1365个,来自69个国别和地区。

  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中国举办消博会,有何特殊意义?海南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在海南举办此次消博会,有哪些优势?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中国进入消费升级新阶段,如何吸引境外消费回流?消费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扮演什么角色?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受邀前来参会的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

  他表示,消费将带动产业升级,给消费者带来福利。消博会突出消费创新和免税消费,这是与目前国内其他展会的最主要区别。举办消博会不仅是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中国助力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的务实行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受访者供图

  消博会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新京报:到了海南,感受到了首届消博会,你觉得本届消博会有什么特点?

  李俊:首届消博会以“开放中国,海南先行”为主题,汇集全国顶级品牌、消费精品和中华老字号。同时,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消费精品将集中展览。从展品布局可以看出,国际展区主要分为时尚生活、珠宝钻石、高端食品保健品、旅居生活和综合服务五大专业展区,这些展品反映了目前国际领先的产品和服务趋势,代表最新潮流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内对消费升级的关注和需求。而国内展区则聚焦中华老字号和消费精品展览,对国货的质量和改革创新也提出了要求,这些精品展览有助于引领消费潮流,促进扩大消费和提升消费者福利。

  综合来看,本届消博会有三大特色和亮点。

  一是参展商数量较多、覆盖面广、人气旺。首届消博会聚集超过一千家参展商、五万余名专业观众和一百多家行业媒体。从参展商构成来看,外资企业和品牌占据主体,这充分表明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二是交易商品以消费精品为主,交易形式新颖。展会打造全球精品免税展区,汇集多款一线品牌免税精品,并开展专业买家一对一精准配对洽谈和采购对接活动。部分省区还将举办本地精品发布推介活动。三是开展高端行业论坛,引导消费政策、行业趋势。在展会期间将重点举办开幕式、奢侈品、免税行业峰会主题论坛等六场重大活动。还将配套举办新品发布、采购对接、行业推介等多种形式的配套活动。

  新京报: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中国举办消费品博览会,你认为有何特殊意义?

  李俊:从国内看,举办消博会对于扩大国内需求,激活强大内需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消博会是促消费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国内投资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从世界主要大国发展经验看,高投资不可持续,单纯依赖对外部市场的出口,也难以支撑大国的持续发展。从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等成熟型大国发展经验看,他们都基本建立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成熟的大型经济体的普遍特征。而我国对外部循环依赖较高,内需明显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低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经济体。在此背景下,我国举办消博会,打造促进消费、连通国际国内市场的渠道,这是我国转型经济增长模式,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和促进国内消费繁荣发展的战略平台。

  从国际看,举办消博会是中国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坚定推进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扩大进口的具体举措,是中国助力世界各国在疫情中恢复经济,为处在疫情阴霾之下的世界经济与贸易注入新动力的务实行动。

  为什么首届消博会落地海南?

  新京报:消博会与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这三大展会平台有何不同?

  李俊:消博会是以促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平台,与广州的广交会、上海的进博会、北京的服贸会,形成不同主题、错位发展的国家会展布局。消博会旨在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展品以国外进口品类为主,主打国内需求量大,但供给不充分的消费品类,突出消费创新和免税消费,这是与目前国内其他展会的最主要区别。

  新京报:海南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在海南举办此次消博会,有哪些优势?

  李俊: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政策优势,且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免税消费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相关产业基础。

  从地理位置看,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外加靠近东盟国家,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互通的前沿阵地,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窗口。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吸引世界各国游客来海南购物消费。

  海南拥有中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政策红利。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未来五年将进口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而海南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免税店,外加离岛免税、保税仓储、落地免签等开放政策将进一步鼓励境外消费回流。同时,根据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2025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内地货物进岛享受出口退税,全面推进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地见效。在各类政策支持下,选择在海南举办消博会有助于推动海南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有利于推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将海南打造成为国际化的旅游消费中心和全球消费品贸易和销售中心,为全球消费增长提供新动力。

  同时,海南具有发展免税消费的产业基础。目前,海南共有十家离岛免税店,20114月开始实施离岛免税政策,是全球第四个实施离岛免税的区域;20212月起,离岛旅客购买免税品可以直接邮寄到家。资料显示,截至20214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347亿元。以上数据均表明海南相比于国内其他地区在免税店建设和配套服务方面发展较为成熟,经验更加丰富。

  如何以开放来促进消费?

  新京报:首届消博会以“开放中国,海南先行”为主题,如何看待开放和消费的关系?如何以开放来促进消费?

  李俊:我们以开放来促进消费,实际上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央文件提到,现在国内消费不足,内需不旺,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的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而通过开放可以在供给侧方面优化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创造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开放扩大市场的准入,吸引国际投资,来进一步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使得国内的产业供给、产品供给和市场的需求更加匹配,这也是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创造需求的一种方式。消博会则提供了一个通过开放、通过引进国外商品和服务来创造需求的平台和渠道。本届消博会成功吸引了百余家高端品牌参展,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为国内外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同时,通过引进高端服务、开办论坛等方式,加大消费性服务业开放力度,推动国际国内服务业交流互通,将有效提高我国服务业开放发展水平。

  如何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新京报: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中国进入消费升级新阶段,对于高品质商品有很大需求。“扫货”曾是不少国人出国旅行的“标配”。我们如何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李俊:中国消费进入升级新阶段,而国内的市场在短期内无法提供有效的高品质供给,因此国内的高端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外溢到国际市场,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中国游客出国去扫货、购物,买全球。不光是买商品,还购买服务,比如买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去国外整容等。我们要把这种外流的购买力吸引回来,让他留在中国市场,而举办消博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把国外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引进来,而不是让我们的人走出去,让我们的购买力外流。

  因此,我们要发展国内的进口替代产业,比如进口优质的教育服务、医疗服务、进口商品等,通过发展国内的优质服务及高端商品,包括奢侈品的生产供给,替代我们以前需要国外进口的产品和服务。实施进口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替代战略,促进消费回流。

  新京报:消费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李俊:消费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当中,基于核心地位。我们说的双循环发展,核心是要建立以内循环为主体,实际就是促销费,消费是激活强大国内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消费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里的双循环,不仅仅包括国内的市场大循环,也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通,即通过进口贸易使得国内的消费和国际市场的进口能够连接起来,这对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十分重要。

  同时,新发展格局也包括实物商品领域的循环和服务消费的循环。实物的消费是国内的制造业和国际的货物贸易有效循环的核心;而服务消费则是国内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有效联通。如果把双循环拆开来看,其实它和消费的方方面面都是有联系的。

  未来5-10年中国消费的增长态势如何?

  新京报:全面促进消费面临着哪些结构性矛盾和改革任务?

  李俊: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改革任务有多方面,首先就是收入层面和社会保障层面。促消费,老百姓的收入要上去,这是消费的前提,这就需要扩大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要跟得上,使得老百姓有能力消费,同时还没有后顾之忧。

  其次在供给层面上,通过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能够使我们的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更加有效地匹配,通过对外开放、发展高技术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来提供更有效的产品和服务供给。

  此外,在流通层面上,打破产品和服务流通的壁垒,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比如畅通的物流,便利化的消费环境,能够使消费者更加放心、便利地消费。

  新京报:未来5-10年,中国消费的增长态势如何?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哪些重要变化?

  李俊: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经济持续的发展,未来经济的转型将由过去的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转到以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上去。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消费对GDP的带动作用在主要经济体里还是比较低的,这也预示着我们未来是有潜力的;而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后,老百姓的消费在收入当中的占比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至于消费呈现的一些特点,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首先是包括健康、医疗、教育、文化、信息、娱乐等方面的服务消费占比会越来越高,发达国家都是以服务消费为主体,有形的商品消费占比会越来越低;其次数字化消费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不仅可以在网上订购实物的产品,还可以在网上订购一些服务;第三个趋势是绿色消费,未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绿色理念会贯穿到我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第四个趋势是品质消费,老百姓收入提高之后,对消费的品质需求会更多,包括在消费过程中的安全、健康等。

  另外,国际化也是一个趋势。未来中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会更加畅通地联系在一起,国内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会更加开放,来自于全世界各国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都能够便利地购买和消费。同时我们国内的产品和服务也会走向世界。而通过消博会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到国际的消费趋势。

  新京报特派海口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卢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