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金堂作协读书会上就《少点精致的俗相》的发言—情深也作平常语

金堂作协读书会上就《少点精致的俗相》的发言—情深也作平常语
2021年04月14日 20:35 新浪网 作者 新媒之窗

  (李正熟)金堂作协最近购进一批书,其中有侯志明先生的散文集《少点精致的俗相》。会员们私下交流意见,集中起来就是:朴实!好看!我用了两天的时间看完全书,包括阿来先生的序言和作者的后记,此后把书放在枕边,趁春夜人静,又陆续挑了一些篇什重看。我大概率是一个相对浅薄、华而不实的人,少年时读书作文,轻质重文,喜欢卖弄技巧和“智慧”的读物和写作。看到一些辞藻华丽、手法巧妙的作品便不由自主地膜拜。《少点精致的俗相》是一本有别于我以前喜欢的书,按理我不会读它太多,或者说读了也不会有啥子感觉,但我居然读完了全书,而且每每放下她,还总感觉心里放不下,感觉虚空有物,有些话想对自己说,也对我们金堂文友说,求共鸣共勉!

  《少点精致的俗相》全书十六万字,分“忆旧”、“访谈”、“观景”、“文言”四部分。从这些分辑标题来看,你会发现这四个短词组一点也不炫彩,很质朴,很本分,甚至可以说很老旧,如野村小姑,质朴不华,素面对人。质朴,实诚,既是本书的语言特征,也是本书的风格,即使是写中华民族脊梁式的大人物于敏这样的名人,也是这样的叙事不虚美,评论不拔高,就事论事,让读者在人物的真实形象面前不由自主地鞠上一躬。美人敢素面,是因为天生丽质。作文敢平实,是因为内容本身能动人!

  

  《少点精致的俗相》给了我为文和为人的很多思考和启示:

  一、平视,与大人物对视而不眨眼。

  文人写名人,往往不握不住自己,或者面谀跪舔,或者自命清高,露出凶相。本书中的《脊梁》写共和国的脊梁式人物于敏,《本色》写大企业家、改革家、开拓者倪润峰。字里行间,有对报国者壮美情怀的由衷赞美,但不见有半点的文字奉承和讨好之嫌。何以如此?全在于作者守住了一个“度”字。名人面前不自卑,成功者面前不自伤,不厌世,不媚世,这是作品的品格,也是作者的品格。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人品与文品的高度统一,这是世俗写作最难能可贵的地方。能平视对方,是因为作者自己有强大的内心。而强大的内心,缘于广阔的阅读和丰富的阅历,缘于作者持久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平视大人物而不让读者觉得作者愚狂,是基于作者对写作对象及其所从事的事业的深度理解,是基于作者采访深入,理解透彻,才能够与专家、高人从容对话,行文才能够深入浅出。因为“懂你”,所以从容(《脊梁》《本色》);因为从容,所以能有趣(《棋后》)。

  二、有智慧的幽默往往不动声色。

  幽默,是本书多篇的一个特色。本书的幽默分几种:

  一种是人物本身具有幽默特质,如《倔强遥远的梦》中的y老师。y老师宁可推一半路程的车上山,也要显摆自己有自行车;显摆自己有车,又怕刹车磨损自行车铮亮的车圈,不用“摩杆”(刹车),用鞋底刹车。怕孩子们碰他的自行车把车藏在学校放柴火的棚子里,却又被牛踩坏。他辞去教师职务去挣钱,买了台拖拉机跑运输,却又把拖拉机开进沟里。七十多岁了还想致富,宁可离婚也要养羊.....小人物与命运扳手腕,任何言行,都是幽默,都是苦恼人的笑声!

  第二种是作者幽默,在《棋后》中,因为作为新华社记者的“我”采访诸宸后很经典地赞美了诸宸一句:“世界上美女很多,但都不是棋后;世界上棋后很多,但都不是美女。棋后和美女皆而有之者,唯诸宸也。”(这话很经典,当年就广为流传,却不知是侯志明先生最早说出来的。)这么经典的语言用在朱宸身上,博得读者的一致喝彩,却惹恼了同为国际象棋冠军的谢军。谢军不愿接受作者的采访,作者马上补充一句:“世界上博士很多,但都不是棋后;世界上棋后很多,但都不是博士。博士与棋后皆而有之者,唯谢军也。”一下子就逗乐了谢军。

  第三种是作家手艺的幽默。《我的老师们》里记载“我”上大学时刚从外地调来的王老师第一天给我们上课的情景。文章开头交代全班15名女生,30名男生,一共45名学生,“我”一个人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独桌。(这里的交代语气平实,看似老实,实则深具作家构置的陷阱性质,所有粗心大意的人都可能掉进去。)因为有了“我一个人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独桌”这个伏笔,作者接着就不动声色地白描王老师的表演:王老师不明白“我”的身份,课间休息时走过来坐在我旁边递烟给我,问“我”是旁听生吗?不是。进修生吗?不是。本校听课教师?不是。终于弄清“我是这个班的学生”后,“他开始吃惊,并把我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深深地吸了两口烟,站起来向讲台走去。”

  在作者、读者和王老师三人中,作者“我”和读者是明白人,糊涂人只有一个,就是王老师。王老师注定会成为一个闹笑话的人物。看王老师认真问话,作者“我”忍住不直接说明,读者我们也忍住不说不笑,直到王老师明白自己“走眼了”,作者和读者才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最后的笑声让前面平实的叙述一下子活泼起来,前面那些貌似憨厚的文字都在这一瞬间促狭地大笑起来。横看成岭侧成峰,左看右看竟不同。不识侯生真面目,只缘王师在书中!

  欧亨利式的结构,不动声色的幽默,既生动了作品中的人物,又愉悦了读书的众生,这就是作者的本事!

  三、呐言并非无情,倾诉更见真心。

  流沙河是文化名人,沙河老去世时,各地怀念文章很多。作者只见过沙河老两次,一次是给沙河老送中国作协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七十年荣誉证书”,一次是沙河老生病期间代表省作协组织去看望他。两次见面都是因公,个人友情自然谈不上有多深。在纪念沙河老的作品《我和流沙河的两面之交》里,作者回忆了和沙河老的两面之交及协助家属办理沙河老的丧事,然后用白描手法写丧事后沙河老的夫人来作协道谢的情景:“29日上午,我正在办公室上班,沙河老的夫人出现在我的面前,她很憔悴,她说她来只是向我向作协表达谢意。我们站着交谈了五六分钟,她便告辞而去。”没明说感情,但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作者与逝者家属的共情,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悲悯。那么,文章最后一句“如今,斯人已去,祝他安息!”便自然而来,也自然作结,既行云流水,又行止妥帖。这篇作品的简约与含蓄,让我想起《项脊轩志》,想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呐言之人往往有情难自禁的时候,何况作者本是性情中人。本书收录了一篇记者对作者的访谈录,在这片访谈录中,作者提到自己作文的”三真”,在《天地间有篇文章做不完》里,年高的父母千里迢迢来看我;担心“我们”休息不好,晚上早早上床装睡,早晨迟迟不起床装睡;年老抱病的父亲坚持要到“我”工作的地方去看一看才放心;父亲母亲回几千公里的老家前悄悄把“我”让给他们住的主卧室收拾得整整齐齐,还悄悄留下一笔钱,孩子长大,父母老旧。所以作者会在父母走后长哭当歌。而这些真情流露,都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做作,不掩饰,贵在“真事真情”。

  四、作者的故乡,就是读者的异域。

  侯先生出生在内蒙古,在我们内地读者的意境里,内蒙就是大漠孤烟,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芳草碧连天,是弯弓射大雕,是烈酒,是骏马奔驰,是风萧萧,是在夕阳里饮自己的血酒,与远方客人结异姓兄弟!我们愿意看到不曾看过的风景,愿意领略不曾领略的体验,感受别样的心悸。所以,只要写出自己所独有的人、事、物、思想和感情,就会成为别人的风景。所以,本书中凡是写内蒙古的作品或片段,我都会多看一遍。

  五、悲悯是所有情感中最可贵的情感,她让良知长寿,让温情充盈,让人与世界和谐共生。

  因为悲悯,我们和作者一样发现最丑的女同学其实很美丽(《灯如红豆》)。因为悲悯,我读了《牛也号哭》后,把已经放进嘴里的酱牛肉也吐了出来。

  《少点精致的俗相》是一本有温度,有感情的作品。语言干净,情感干净,让我想起玉骨、想起冰肌,想起清凉无汗。(二0二一年 四月 十三日 于水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