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繁星 | 对母语的敬重,在于能否从容地言说

繁星 | 对母语的敬重,在于能否从容地言说
2019年04月26日 14:40 新浪网 作者 扬子晚报

  “替我把肚子剖开”、“我从背上剖开”……一阵七嘴八舌的呼喊。

  ——不用害怕,话语虽然血腥刺激,场面却司空见惯,所有的人都活蹦乱跳的,没人自残自虐,没有流血,这是市场的鱼贩在卖鱼。从前菜场允许宰杀活鸡活鸭,也常听到大妈大嫂们高声关照“替我把血放干净”、“我的肠子不要了”……

  如果人们能有语言意识,想好了再说,轻轻地说,就不至于让不明真相的人心惊肉跳。对母语的敬重,常常在于能否从容地言说。遗憾的是人们想也不想就说,习惯了争先恐后。

  有些超市大嫂的话令人难忘。我在冷冻食品区拿A牌水饺,大嫂希望我买她代理的S牌水饺,说:“你这个人真是的,买我的不一样吗?”可我只想吃A牌水饺,不能因为大嫂笑了一下就改变主意。大嫂略略提高声音,不屑地说:“看看噢,已经‘三高’了,还吃那么油的饺子……”我对她轻率诊断并抨击我有“三高”一点不生气,就是觉得好玩:是哪个老板雇了这个出口伤人的大嫂?干吗不派她去站刀具柜台?这人简直就是一把立着的刀子啊。

  还有一回,超市大嫂希望我买她身后柜上的某牌酱油。我说,我不需要,我习惯用A牌酱油,大嫂鄙夷地说:“什么年代了,还用那种过时货,现在正常人一般都买我们这种新品酱油嘞!”我和蔼地对大嫂说:“我是有点不正常,也经常不一般,所以我还是买习惯的牌子。”大嫂语感不错,听话听音,质问:“咦,你这个人怎么这样说话呢?” 可是,为什么总有人要说那些不入耳的话呢?哪儿学来的?

  小商小贩吆喝出了错,人们能充耳不闻,但官方应对表达不恰当不文明,我就接受不了。电视台每天商业广告咄咄逼人,无孔不入。长江船难那些天,守在电视前看报道,在那悲伤时刻,他们竟然照样不断地在船难新闻中插播汽车广告饮料广告酒广告,兴高采烈的,让人恨,不能原谅。现在,“不像话”的话太多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更为宽容,什么不像话的话都能忍受。

  网媒纸媒,几乎每天都有“最美××”“最牛××”“最帅××”,层出不穷的“最”,显示的是思维简单语言贫乏。“文革”初期,兴说“我们最最敬爱的”“最红最红的”,成为空话套话大话的开始曲。时下流行的所谓“最美”,也在向少年儿童示范词语的空洞贫乏。其实,他们所说“最”的事,往往只是正常行为,但因为词语枯竭,不动脑筋,除了“最美”,像是“没词”了:如果被夸奖的这人是老师,就是“最美教师”,如果是护士,则是“最美护士”,如果他是警察,那就是“最美警察”,如果是开出租车的,那必须是“最美的哥”“最美的姐”……总之,一个“最美”统治一切。

  再就是“赞”,要表示支持,就“点赞”,“赞一个”,“点个赞”,不是“赞助”,大概是把“赞扬”再缩短,同样乏味透顶。本可不见不烦,但听到“给中国人民点个赞”,思想就分神,想起“文革”前就兴起的那句“广大群众高兴地说”。几十年来,我竟一次也没有听到“广大群众高兴地说”,因为“广大群众”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用什么统一表情能异口同声地“说”,至今弄不明白。凡事未曾目见耳闻,也不能下结论,如果您曾听过“广大群众高兴地说”,麻烦一定要讲给我听听,我等您。

  作者:吴非  来源:扬子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