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谁的童年里没有过一本“庞中华”

谁的童年里没有过一本“庞中华”
2022年07月05日 12:00 新浪网 作者 新周刊
杜虎符 ,战国。秦国兵符。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字体为小篆。 

  鲁迅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林语堂曾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中国人爱写字,还喜欢把字和一个人的人品联系到一起。中国当代“硬笔书法第一人”庞中华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小伙子写信告诉庞中华,他因为字写得不好看被女朋友嫌弃,说他是一个不文明的人,因此和他分手。小伙子感到悲痛欲绝,请求庞中华一定要救救他。

“写一手好字”的美好愿望催生了字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图源网络

  “写一手好字”的美好愿望催生了字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从毛笔、钢笔到现在的秀丽笔、中性笔,书写工具的变迁也影响了不同种类字帖的流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钢笔价格已经完全平民化。钢笔的普及让“学写钢笔字”成为一种刚需,也让开中国硬笔书法之先河的庞中华广为人知。

  90年代,更多书法家进入字帖领域。以华夏万卷田英章字帖、司马彦字帖等为代表的产品逐步抢占市场,字帖市场呈现明显的“权威效应”和“名家效应”。2000年后,字帖市场越发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格局。

90年代,更多书法家进入字帖领域。图为田英章楷书王昌龄诗。/图源网络

  随着时代发展,钢笔逐渐被中性笔所淘汰。现在硬笔书法的各种正规比赛当中,秀丽笔、中性笔基本上替代了钢笔,但是中性笔字帖依然继承着毛笔书法的传统。

  从书法字帖的变迁史中,也许不仅能看到中国人书写习惯和审美的变化,也能窥见一丝社会时代风貌之变。

  “英雄造时势”,

  还是“时势造英雄”?

  提起当代硬笔书法字帖,庞中华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传奇人物。

提起当代硬笔书法字帖,庞中华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传奇人物。/图源网络

  庞中华出生于四川,8岁随伯父赴重庆生活。1965年,20岁的庞中华加入华北地质勘探队,并利用业余时间临帖钻研书法。

  据庞中华自述,他其实一直在练毛笔字,但并不寄予太大期望——书法家太多,作品和理论也太多,很难找到自己的市场,自己即便写到老,写得像柳公权一样,用毛笔写出来的字形如刀刻,也无法得到承认。于是,他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写硬笔字,不一味跟在别人身后。

  在接受界面的采访时,他说:“写硬笔字,要扬长避短。钢笔简洁。毛笔还要讲逆锋行笔,欲下要先上,欲右要先左,这些东西(钢笔)全部不用。它(毛笔)的结构、笔画的线条,可以学。‘撇’画稍稍顿挫一下就提笔。我完全是根据实际来研究,进步很快,很快就把它们掌握了。”

  根据这些心得,庞中华写了《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将书稿寄到各大出版社,希望能得到出版。然而,各大出版社都因为他年龄不大、学历不高、没有名气而拒绝,十多年的兜兜转转,他自己作诗记录:“十年冷板凳,一腔男儿血。”

《谈谈学写钢笔字》

  最终,庞中华得到文化界的老前辈江丰、文怀沙的大力推荐,这本书才得以在1980年出版。这本只有80页的薄薄的小书一经出版就大受欢迎,20万册约两个月就销售一空,仅在80年代就卖了上千万册。

  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庞中华钢笔字帖》《庞中华现代硬笔字帖》《庞中华书法集》等作品,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做电视讲座。《人民日报》评价他,“开辟了书法的新品种”。庞中华也被誉为“硬笔书法第一人”。

  虽然庞中华对硬笔书法有着历史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疑其书法作品的书法家越来越多。

  书法家田蕴章就曾在网络访谈节目中评价庞中华书法的流行得益于填补了时代空缺,且其属于通俗书法,写的字很稳妥,也很整齐,因此能被一般的群众所接受,老少皆宜;但从书法的高度来看,他的书法高雅程度还不够,还有一些生硬和俗气。

  “过于机械化、僵化、字帖笔顺存在错误……”社交平台的网友对庞中华书法字帖有诸多负面评价,不少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培训老师对其作品也提出了质疑。

2019年10月15日,北京。庞中华正在整理报道过自己的报刊。 /图·视觉中国

  庞中华书法作品的高下暂且不表,不可否认的是,成就庞中华的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人群和特定机缘。

  庞中华大火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恰逢钢笔使用最后的黄金时代。一方面,钢笔价格的大幅下降让其不再是一件稀罕物,用钢笔写字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中性笔、电脑尚未兴起,钢笔书写空间未被挤占。而此时正恰逢电视普及阶段,庞中华的电视讲座节目也为其走红推波助澜。

  当时,庞中华书法字帖针对的特定人群除了广大的大中小学生,还有大量写不好字或根本不会写字的中青年群体。庞中华的钢笔字,在当时不仅承担着教授写钢笔字这个任务,还相当于一次面向全民的、识字和写字的补习课程。而“半路出家”的庞中华本人也是依靠努力改变命运的人之一,是这批人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时代意义。

  众多书法家涌入,

  形成竞争格局

  与其他图书出版不同,字帖是出版行业中的经典长销品种。它不仅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渠道简单,且需求稳定,一经推出就可以卖几十年,是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

字帖是出版行业中的经典长销品种。/图源网络

  字帖出版行业的特性吸引了众多民营出版社涌入,它们或与知名书法家进行深度绑定,或本身就由知名书法家族创立,已逐渐与传统书画出版社和以生产书法字帖延伸产品为主的“淘宝系”商家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曾在《解密华夏万卷:20年只做一件事,传承笔尖上的书法艺术教育》的报道中对字帖出版行业发展作出梳理:1980年代,庞中华的《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引领了全国亿万民众学习硬笔书法的热潮;但到了1990年代,硬笔书法市场进入发展瓶颈期,市场平平甚至有些冷淡。众多书法家在寻找个性化的书写乃至生存空间,国内书法艺术市场需要审美的百花齐放。

  1996年,杨曦于四川成都创建了华夏万卷,以书法教育为创业方向。为了寻求差异化创新,杨曦在公司成立后首推了一批蒙纸形式的临摹字帖,首批产品初战告捷,当年每本书的销量均超过100万册。随后,结合学生需要掌握的笔画、生字、组词、造句等相关的语文知识,华夏万卷推出了如《常用成语字帖》《成语大接龙字帖》等作品,也持续受到大众欢迎。

2022年开学季,华夏万卷联合拼多多推出的字帖套装。/图源华夏万卷微博

  1990年代的国内书法市场格局已经进入名家时代。华夏万卷独家签约以田英章、卢中南、吴玉生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书法家,开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然而,华夏万卷与主要合作书法家田英章发生多起诉讼纠纷,双方2019年起停止合作,华夏万卷更换了字帖范字作者。

  同样为民营品牌的“司马彦”由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司马彦及其家族创立。与华夏万卷的畅销字帖目标受众不同,司马彦字帖专注于K12市场,在中小学生市场占比较高。2015年,视觉中国以3亿元参股司马彦字帖,震惊业界。

  而最早策划少儿图书的武汉新新图书,后来也逐步转向书法字帖图书策划。2011年后,机构开始创立并重点专注“墨点字帖”品牌。其与书法家荆霄鹏合作,避开发达地区和城市市场,主要进攻下沉市场,且通过书法等级考试等产品制造渠道影响力。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武汉新新图书成功跻身字帖策划前列。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6年的报道提到,在书法字帖出版领域,“三派三系”竞争格局的划分逐渐得到认可。“三派”指的是“成渝派”“湖北派”和“沪浙派”。“成渝派”的代表产品有华夏万卷字帖、庞中华字帖及李放鸣字帖等;“湖北派”的代表产品有司马彦字帖、武汉新新图书公司的墨点字帖以及邹慕白字帖等;“沪浙派”的代表企业有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产品还包括文具厂家“品轩阁”“六品堂”出品的凹槽字帖等。

  “三系”指的则是“民营系”——以出品华夏万卷字帖、司马彦字帖、庞中华字帖、墨点字帖、邹慕白字帖等产品的生产商为代表的传统民营策划公司;“出版社系”——代表企业多为美术社和书画社;淘宝系”——以“碳墨轩”“六品堂”为代表,在淘宝平台快速成长起来,生产书法字帖延伸产品。

  北京开卷2019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从字帖市场的畅销书来看,“华夏万卷”“司马彦字帖”和“墨点字帖”是市场上销售最好的三大系列。排名第一的“华夏万卷”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码洋占有率超四成。淘宝天猫数据显示,当代书法名师中,田英章、卢中南的字帖销量较高。

  无纸化兴起之后,

  字帖没落了吗?

  当电脑、手机取代了纸张,键盘、屏幕触控取代了钢笔,当微信取代了书信,汉字的书写和书法是否也随之没落?

  也许,我们可以从字帖市场的变化中找到一些答案。

  北京开卷根据监测数据制作的《2019年字帖图书市场报告》显示,教辅类字帖市场规模仍然远超艺术图书类字帖市场规模:2015年到2019年,教辅类字帖市场规模一直呈上升趋势,而艺术图书类字帖市场规模则存在一定波动。

  有趣的是,在淘宝和天猫上,全年的字帖销售高峰主要有两个时段,分别在7月份(暑假)和1月份(寒假)。在这两个峰值期,成交额前二十名的商品中,有超过八成是面向小学生群体的字帖——如今,教辅类字帖依旧需求旺盛,且小学生群体消费需求强劲。

  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人没有练字需求。崇文书局的一位编辑为了了解用户的需求,曾去书法班上过一年课。他发现,除了儿童以外,成人也有学习书法的需求——有的出于商务场合签字需求,有的出于正式文件往来的需求。他认为,成人的学习时间紧,目标清晰,解决成人在短时间内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体的需求还是有一定市场潜力的。

成人也有练字的需求。/图源网络

  华夏万卷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曦曾在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采访时表示,1980年代是硬笔字帖的“起步时代”;1990年代是华夏万卷字帖与司马彦字帖分别占据成人市场与学生市场的“标准时代”;新千年后,字帖市场进入“效用体验时代”,名家与标准成了非必要条件,效用与体验成为用户选择字帖更看重的因素,需求也更为多样化。

  除了书法名家的字帖作品,诸如“奶酪体”、清新手写体、文艺体等的网红字帖也悄然在社交网络中流行。

除了书法名家的字帖作品,诸如“奶酪体”、清新手写体、文艺体等的网红字帖也悄然在社交网络中流行。/图源网络

  技术的迭代升级也改变着人们获取字帖的渠道。如今,iPad和手机等屏幕设备,可以在练字的过程中充当方便的碑帖浏览器。运用“书法碑帖大全”“不厌书法”以及“云章书法字典”等字帖应用,人们可以快速找到想练习或想写的字。用户还可以下载现成的古帖资源,或寻找一些市场难觅的电子素材。一些网友分享,他们会在电脑中下载田英章、司马彦、顾仲安等书法名家的字库,在Word文档中随意输入自己想写的内容,比如小说、诗词、作业、情书等;还可以把字体灰度调低,直接描红,打印出来的效果和市面上的字帖效果也非常相近。

  哲学家李泽厚曾说,书法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游戏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也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书法艺术。

  1949年,书法大家白蕉和邓散木合著了一本《钢笔字范》。在该书卷首语中,作者怒陈当时钢笔书写不规范的乱象,并指出:“工之成败,不在器之利不利,而在用之善不善。”——钢笔书写不规范错不在于钢笔,而在于使用之人。

《钢笔字范》

  将时间拨回到80年代,那时硬笔书法刚刚兴起,许多人都对硬笔书法持有质疑,认为它不能登大雅之堂,庞中华却不惧非议,开硬笔书法之先河。

  从毛笔、钢笔,再到中性笔,软笔和硬笔书法的界限也许会因书法工具的改变而变得模糊,对汉字的呈现和表达也将变得更为多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