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小米+万科,互联网思维能破“买不起房”的窘境吗?

褚少军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小米+万科,互联网思维能破“买不起房”的窘境吗?

在国内,很多事情往往喜欢先放风,试探各方的反应。这不,小道消息称小米公司将和万科合作开发房产,已经面向全体员工启动认购登记,房价只需要市面价格的一半。还爆出了更加详细的信息:该小区位于海淀永丰,既有70至90平方米两居室的普通住宅,均价大约为5.5万元/平方米;也有178平方米的叠拼,总价约为950万到1000万元。

但事情的主角小米公司和万科公司却从未正式对外回应。但笔者更关心的是,小米+万科,互联网思维能改变年轻人“买不起房”的窘境吗?

从小到消息来看,此次合作的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改变不了年轻人“买不起房”的窘境。

原因在于此次合作的用地涉及到的产权问题和限价问题,市场价的一半只是一种宣传嘘头,实际上相当于花大价钱租房,更别说解决户口和学问问题。

1、那么既然如此,怎么会传言小米和万科要合作呢?

小米的生态链和智能家居野心

早在2014年,当时YOU+创始人刘洋在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牵线搭桥下,见了红极一时的小米CEO雷军,雷军只花了5分钟便敲定领投A轮融资决定。

小米+万科,互联网思维能破“买不起房”的窘境吗?

彼时,雷军想的肯定不是进军房地产,而是想用互联网思维颠覆智能手机行业一样在地产里面也出些动静。

关键是,当时小米正处于风口,小米最初的定位是年轻人,而You+公寓均是为此类人群量身定制,加上小米式营销的火爆运营经验,小米想构建的生态链野心也显而易见。

差不多同一年,爱空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获得雷军旗下顺为基金5000万元A轮投资。此番投资是雷军首次涉足家装领域。

以及,同样在2014年,小米手机和雷军风头正劲时,面对前来学习互联网思维的万科团队,雷军曾发出“房价跌一半”的豪言, 雷军的理由是,用互联网思维的“小米模式”去盖房:一批想买房、又嫌房价太贵的人组成合伙企业,集资筹钱去买地;根据客户群的住房需求,挑选好的户型并公示征求意见;施工环节外包给建筑企业;将地皮价加钢筋水泥加税的总和定为房屋售价,没有中间成本,房价自然会降。

很可能万科和小米合作的种子在那时就已经种下。

小米+万科,互联网思维能破“买不起房”的窘境吗?

但实际上,降低房价并不是小米的目的,生态链和智能家居入口才是小米的心思。小米通过设备搜集用户信息、使用习惯,这些数据会综合成为下一步智能家居的开发参考;通过简单智能设备,让用户低成本购置,形成类似Miui的市场占有率,形成家庭的互联网入口,利用长尾效应赚钱;探索房产业务链背后的互联网产业链:O2O、互联网家装、房地产后市场服务等领域的商业模式;小米急需要积累房地产开发经验,与开发商接触,培养房地产专业度,节省未来时间成本。

为了达到目的,小米后来陆续和新加坡仁恒,以及南京银城地产、福建正荣、华润等品牌房企,都开展了合作。

2、万科有必要学习互联网思维吗?

比小米跨界更早,万科的行动始于2013年。

2013年底,郁亮在万科的一次内部演讲中坦诚,他担心未来房地产行业会不会出现类似小米的搅局者。后来房多多介入万科营销,90后马佳佳受邀到万科演讲。

之后10月开始,郁亮带领高管团队前往阿里巴巴学习;12月前往腾讯学习;2014年1月,前往海尔集团学习,2月前往小米学习。

万科这么干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方面是危机意识,作为房地产的老大,万科很早就在谈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白银时代到来。

另一方面,对于卖房子来说,营销是非常重要的。彼时,互联网思维正盛,小米科技声名鹊起,两者的碰头至少都可以引得各方关注,宣传费都可以省掉一大笔。

正主要的是,和小米的合作,卖的不仅仅是房子,还是智能家居,智能社区,立马就高大上和差异化起来了。

而且也不仅仅万科,央企华润也有类似的心思。

在北京华润的一个地产项目上,小米和华润达成了合作。华润置地提供毛坯房,小米提供智能家居,爱空间则负责为业主提供装修解决方案。

实际上,彼时披露的合作的小米房产项目,都位于区位优势不明显、配套相对较少的新城区,项目多以小户型公寓、Loft为主,利用小米做噱头,提高产品溢价成为不二之选。

双方一合作,就是买房人为房价买单,毕竟您买的是高大上的“智能公寓”。

小米+万科,互联网思维能改变年轻人“买不起房”的窘境吗?

实际上此提问就有问题,人家小米公司和万科们合作根本的目的不在于解决年轻人“买不起房”的问题。

小米公司的盘算是智能家居的试验田和入口,万科、华润等房地产的公司则是希望通过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武装自己,在通过小米的品牌效应,卖出更好的溢价。

3、那问题来了,互联网公司为了员工“买得起房”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呢?

笔者觉得有必要向阿里、腾讯们学习,首先给自己的员工开足薪酬,在配股方面不吝啬,才有利于年轻人完成原始积累。

更重要的是,更实际的。为员工提供买房无息贷款。

早在2011年,腾讯公司就面向所有员工的安家计划,设立无息贷款基金,员工买房时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数十亿贷款。阿里巴巴也在同年晚些时候发布“iHoME”置业贷款计划。

可见,为了年轻人能买得起房,互联网科技公司还是想了不少办法的,而且还遭遇小米和万科。

微信公众号:多少说(duoshaoshuo),转载须征得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