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广东明确!八类人群返乡需核酸检测!春节期间严控这些群众性活动…

广东明确!八类人群返乡需核酸检测!春节期间严控这些群众性活动…
2021年01月20日 14:08 新浪网 作者 东莞时报

        1月19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广州报告,均来自赞比亚。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广州报告2例,分别来自乌干达和尼日利亚;佛山报告1例,来自美国;肇庆报告1例,来自马来西亚;揭阳报告1例,来自日本。新增出院5例。

        截至1月1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93例(境外输入697例)。目前在院41例。

  揭阳一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复阳

        据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1月19日,网传“揭阳今日确诊一例新冠”,引起市民关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1月18日,揭阳市慈云医院采集张某某样本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并送省疾控中心复检。根据省、市检测结果,张某某新冠病毒抗体IgG呈阳性,核酸PCR检出值达38,为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复阳)。市、区两级联动,有关部门已第一时间落实对张某某居住和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同时,采集环境和人员样本共86份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以官方公布的疫情防控信息为准,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请广大市民落实好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保持“一米线”距离等自我防护措施。

  八类人群返乡需核酸检测

  春节还能办年例庙会、单位聚餐吗?

        1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口岸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负责人通报广东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进展,重点介绍春节假期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相关安排。

01

  今年春节还能举办民俗活动吗?

  广东:“三减少三不一加强”

        往年在春节期间,广东各地有很多聚集性民俗活动,今年春节期间还能举办吗?对此广东有哪些疫情防控要求?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回应上述问题时指出,按照“三减少三不一加强”原则,尤其是其中“减少人员聚集”的原则,春节期间对于聚集性的活动将实行严格的管理。对于确有必要举办的,请大家遵照相关的防控指引,落实落细防控措施。

        对于群众聚集性活动,要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主办方防控主体责任。50人以上活动的单位要严格履行相关手续,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向主管部门报备,对不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要求的活动原则上不予批准。

        要严格人流控制,划设进出通道,做到“4个必”,即体温必测、行程必查、口罩必戴、场所必消防控措施。

        对于农村的聚集性活动,比如红白喜事,要尽量减少参与人数,尽量少摆席,做好人员排查,做到3个不邀请:不邀请中高风险地区返粤人员、不邀请入境后刚解除隔离人员、不邀请近期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人员。

        特别呼吁: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为了个人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参加相关活动。

  02

  春节前后原则上不组织

  团拜、慰问、联欢、聚餐、培训

  春节在即,广东在做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做好大型活动管理两大方面有具体要求。

  在做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方面,“两站一场一港口一服务区”交通站场做好客流管控和疏导,避免滞留和聚集。落实进站全部旅客测温、健康码亮码通行、佩戴口罩等措施,落实信息登记和发热乘客移交转运。

  景区推行门票分时段预约等限流措施,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不组织国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港台地区旅游。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影剧院、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

  对人员聚集场所、密闭场所落实“四强化一提倡”,即强化进门测温扫码戴口罩、强化人员流量管控、强化场所清洁通风消毒、强化人员健康管理和防控知识培训,提倡无现金支付。

  在做好大型活动管理方面,春节期间严控庙会灯会、花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群众性活动,严格审批监管,暂不审批马拉松等人员密集型活动。

  特别提醒的是,各单位春节前后原则上不组织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餐、培训等活动。农村地区减少春节期间的聚集性活动,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要简办。

  03

  农村:庙会、年例等能简尽简

  农村地区疫情如何防控?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省委农办、省扶贫办常务副主任许典辉表示,当前,国内部分地方先后出现散发或聚集性疫情,加之春节将至,广东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

  在防控举措上,主要围绕“重点人群、重点活动、重点场所”三个方面开展,在重点人群方面,引导务工人员在春节期间灵活休假、就地过节、错峰返乡。特别是做好春节期间返回农村的省内集中隔离点、冷库及农贸商超、机场口岸、港口码头等重点场所从业人员和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的排查和健康管理工作。在重点活动方面,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落实防控责任。

  乡村元宵、庙会、年例等习俗活动,能简尽简,按有关要求做好审批和防控措施。在重点场所方面,做好村内企业、餐馆、农贸市场、祠堂、寺庙等场所通风、保洁及消毒工作;设立测温点,进出测温,科学佩戴口罩;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做到“三不四常”(不参与规模性聚会、不参与聚集性活动、不参与群体性宴请,常洗手、常通风、常消毒、常戴口罩),提倡村民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

  04

  广东:八类人群假期返乡,

  要查验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

  广东全力做好农村地区防控工作,要求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假期返乡人员、外来人员,特别是八大重点人群的管理,对重点行业从业人群要查验其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指出,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假期返乡人员、外来人员,特别是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解除隔离后人员、粤港跨境货车司机、来往港澳小型船舶船员和港澳流动渔民(含内地渔工)、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和进口货物相关工作人员、国际航班机组人员等八大重点人群返乡人员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

  “在做好中高风险地区人群管控的基础上,对重点行业从业人群要查验其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黄飞说,要督促相关人员返抵后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聚集,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做好自我隔离和报告,主动就诊并主动告知流行病学史。

  05

  部分入境人员:就近分流到

  珠三角及周边城市隔离

  当前广东全省疫情平稳,全省各地均属于低风险地区。是不是意味着从国外回来人员的隔离管理措施可适当放松?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指出,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目前全球疫情蔓延态势继续加剧,多国出现病毒变异,香港地区的本地疫情也未有效控制,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本土病例,有些地区还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多地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这些都提示我们,需要警惕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粤人员,对广东本省形成输入风险”,黄飞指出,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广东将迎来人流、物流高峰,疫情防控形势将面临重大的考验。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符永革特别提示即将或计划入境的相关人士:目前从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和深圳湾口岸入境的部分人员,将就近接转分流到珠三角及其他周边城市的隔离酒店。从广州白云机场入境部分人员点对点分流到佛山、清远、江门、肇庆4市,从深圳湾口岸入境部分人员点对点分流到东莞、惠州、汕尾、中山4市。

  从澳门入境人员,目前粤澳两地疫情防控措施协调一致,两地人员已基本恢复正常往来。除赴澳跨境组团游仍未开放、来往两地出入境人员仍需提供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内地与澳门已经基本恢复了疫情前的通关政策。

  在严格落实对入境人员从“口岸入境”到“集中隔离酒店”的闭环管理方面,对机场入境人员,严格落实远端查验、健康筛查、核酸检测、封闭转运、隔离医学观察“五个全覆盖”,实现从“航班舱门”到“集中隔离酒店门”的闭环管理;对香港入境人员,除落实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必须持有24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同时升级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后的健康管理措施,即入境后经全流程闭环管理接转分流到隔离酒店,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管理,在入境时、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进行4次核酸检测,并纳入社区管控。通过多措并举,确保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安全和健康管理安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06

  从中高风险地区来粤返粤,

  需抵达后12小时内报告

  继续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来粤人员管理工作,来自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区)的来粤返粤人员,应在抵粤后12小时内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指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区)的来粤返粤人员开展“四个一”健康管理(即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开展一次健康问询,查验一次健康码,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其中,对有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或当地政府宣布全域封闭管理地区的来粤返粤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对有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来粤返粤人员,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社区健康管理期间人员居家不外出。如无居家条件的,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07

  春节期间广东省市场供应充足,

  完全能满足市民群众消费需求

  春节期间,广东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如何保障?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符永革表示,预计今年在粤过年的人数可能有所增加,省市相关部门已提前制定了保障市场供应的工作方案,及早做足了充分准备,全力落实生产、流通、配送“三个保障”,春节期间全省市场供应是充足的,完全能满足市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在生产端保障方面,此前已部署加强产销对接,指导农产品企业加大生产量,稳定禽类饲养规模和蔬菜种植面积,拓展货源渠道,扩大商业储备,备足重要生活物资。粮食方面,2020年广东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近8年最高水平,目前粮食储备库存可满足全省常住人口半年以上口粮消费需求。

  猪肉方面,广东省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全省各级政府储备冻肉超过5万吨,春节期间猪肉供给不断档。禽蛋方面,2020年我省禽肉产量同比增长13%、禽蛋产量同比增长8.7%,达到历史峰值,供应充足。蔬菜方面,广东蔬菜自给率接近九成,特别是广东的气候条件,使我们的冬季供菜优势明显。

  春节你是留莞

  还是返乡过年呢?

  留莞过年有什么要注意的?

  出行有哪些防疫措施需要做?

  春节期间的物资保障是否充裕?

  下面一起来看看

  留莞过年市民关注热点问答↓↓

  1. 为什么要倡导市民留莞过年?

  答:当前,全球疫情蔓延态势持续加剧,多国出现病毒变异株。国内多地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个别地区近期接连出现聚集性疫情。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聚集及旅途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让广大市民过上一个祥和、喜庆的春节,所以倡导市民留莞过年。

  2. 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人员外出离莞有什么要求?

  答: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带头在莞过春节,全体工作人员非必要不离莞。确需离莞的,必须经单位批准。

  3. 市民确有必要外出离莞,应注意什么?

  答:建议广大市民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确需离莞的市民,请注意以下几点:

  (1)离莞前请了解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做好行程规划,避免前往和途径中高风险地区;

  (2)如要离开广东省范围,离开前请主动向所在单位、企业或村(社区)报备往返时间、地点等行程信息,返莞后要如实向所在单位、企业或村(社区)报告真实行程,根据情况配合防疫措施;

  (3)合理选择交通工具,有条件的尽量自驾出行,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请错峰出行,全程佩戴好口罩,配合做好防疫措施。

  4. 在东莞工作,父母亲戚又在市外,来莞过年应该采取哪些防疫措施?

  答:(1)如果父母或亲属在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建议春节期间尽量不要来莞,待疫情形势好转再相聚。

  (2)从其他地区来莞,来莞前做好行程规划,提前了解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动态变化,避免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并提前3天将来莞时间、14日内旅居史、是否从事高风险行业、个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主动向目的地村(社区)或所在单位报告,按有关规定配合我市做好防疫措施。来莞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错峰出行,有条件的尽量自驾来莞。如搭乘交通工具以及在候车(船)室等场所,应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或避免进食。

  5. 境外人员如果来莞将执行怎样的防疫措施?

  答:(1)对入境人员严格实施“14+7”集中隔离和居家健康管理,入境后1、4、7、14、21天5次核酸检测;7天居家健康管理期间居家不外出,严禁参加聚集性活动。

  (2)对来莞的跨境货车司机,要求严格按照申报的路线驾驶,不得违规擅自偏离路线,到达作业点后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扫码打卡、核酸证明检查等工作,装卸货期间自觉遵守防疫指引,在指定的区域活动,全程佩戴好口罩,不要与工作人员进行非必要接触,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区域;春节期间如需休假须提前申报,休假期间不得从事跨境货运业务,入境后实施14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管理。

  6. 留莞过年市民要做好哪些防疫措施? 

  答:请广大市民朋友在春节期间做到以下几点。

  (1)随身携带口罩。去往医院、车站、机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必须佩戴口罩。

  (2)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少聚集,遵守咳嗽礼仪,保持“1米线”社交距离。

  (3)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

  (4)倡导使用电话、视频拜年,春节期间尽量少串门、少走动。

  (5)家庭及私人聚会聚餐等活动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有流感等症状或有14天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7. 春节期间,迎春花市还开放吗?

  答:市、镇两级不集中举办2021年迎春花市。有条件的村(社区)可设置迎春购花点,方便市民就近购花。具体购花点以镇街公告为准。同时,倡议广大市民通过网购等形式购买鲜花、对联等。

  8. 春节期间,市民如有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如何就医?

  答:(1)市民如有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应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

  (2)就医和返回途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全程规范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单人单车,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请各位市民朋友注意,未设发热门诊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一律,按照防疫规定不允许收留和诊治有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病人,以及有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进口货物接触史的各类病人。

  9. 市民在药店购买退热药品,需要注意什么?

  答:请广大市民朋友在药店购买退热、止咳药品时,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他人聚集交谈。

  (2)在药店实名登记姓名、体温、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所购药品名称和数量等信息。

  (3)帮助家人、朋友购药时请同时携带好购买人和使用人的身份证件。

  (4)在购药过程中配合药店工作人员进行现场体温测量并对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如有体温有异常的,要落实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尽快至就近发热门诊就医。

  10. 春节期间,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答:交通部门将根据风险等级调控客载率及班次,请各位市民朋友实时留意班次的调整。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请主动配合防疫要求,到合法站点、平台购票乘车,实名购票,主动配合工作人员测温和健康码查验,进入公共交通场站、候车(船)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自觉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在国铁、城际轨道进出站时还须主动出示“健康码”。

  11. 疫情之下,市民去农贸市场买菜需要注意什么?

  答:进入农贸市场卖场,请各位市民朋友注意:

  (1)全程佩戴口罩并主动配合测温,有条件可以戴手套或者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等,以便及时进行手消毒。

  (2)避免前往人流密集摊位,选择通风良好、卫生环境较佳的市场,尽量避开人多拥挤的时段,选择人流少时段前往。

  (3)选购时减少翻拣,避免直接接触生肉,建议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选购后应及时清理双手,清理前不碰口、鼻、眼睛等部位。

  (4)冲洗时注意避免水流过强引起喷溅。对于购买的食品直接放到厨房内,不乱放。

  (5)切割食品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冷冻食物需充分煮熟后再食用。

  12. 春节期间,能否举行大型联欢会、音乐会、年会、宴会等活动?

  答:根据目前的防疫规定,(1)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和集体团拜、慰问、联欢、聚餐等大规模聚集性活动。(2)提倡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活动,采取录播或云直播等线上形式举办联欢会、音乐会、年会等。(3)餐饮场所建议不承办150人以上大规模聚会聚餐,超过10人以上聚会聚餐尽量分桌。(4)50人以上的活动应制定疫情防控的方案和预案,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13. 春节期间,市民外出就餐要如何做好防疫?

  答:根据目前的防疫规定,所有进店顾客需戴口罩、测体温和出示“健康码”,每桌顾客至少记录1名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和到店时段。就餐时保持距离,就餐使用公筷公勺;非就餐时间佩戴口罩。食用火锅、自助海鲜等要充分加热煮熟,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14. 春节期间,市民进入旅游景区、文化场所、公园、植物园,需要注意什么?

  答:市民要提前了解文化旅游景点、公园、植物园、旅游景区、影剧院、酒吧、KTV、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的开放时间、预约方式、人流限制等有关情况,做好出行安排。市民进场要配合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等,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保距离”习惯,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运营方的有关疫情防控和人流引导安排。电影放映或演出期间不得饮食。

  15. 福利机构、养老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月子中心等机构在出入管理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根据目前的防疫规定,(1)各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入住的老年人、救助或救治人员原则上不外出,确因特殊情况请假外出的,返回时根据返回地的风险等级按规范做好防疫措施前提下有序入院。

  (2)关于探视管理,采取预约等方式控制探视探望人员数量,未能出示“健康码”或提供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等健康证明的,不得探视探望。

  (3)月子中心要采取预约等方式限制访视人员数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访视和陪护,原则上相对固定1名陪护人员。

  16. 春节期间,物资供应是否充足?

  答:请各位市民放心,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各种防疫物资储备充足,生活物资丰富齐全,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可控,市场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保障有力。即便今年留莞过年人员大幅增加,东莞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依然有保障。

  今年一起留莞过年

  齐心抗“疫”!

  转发周知!

  出品:东莞日报融媒编辑部

  源:广州日报、健康广东、i东莞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