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读陈行甲:书写者的人格整合及其源动力

读陈行甲:书写者的人格整合及其源动力
2021年04月20日 21:23 新浪网 作者 新民周刊

  文 | 邓一光

  我和《在峡江的转弯处》一书作者陈行甲第一次见面,他送了我这本书,我用两个晚上看完,然后告诉朋友,这本书很好读,而且很有意思。我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本书的书写行为已经溢出了文学。我这样说有语境,溢出文学不等于大过文学视野,文学给世界和人生提供的内容甚至不是哲学、宗教能提供的,我更愿意站在这个角度上分享这本书。

  说一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对书写者在书中自我完成的看法。作者首先具备了多重人格有效整合的途径和强大能力,展现的是一种自型人格的完整性和完美感,这是一个支持他外部行动力的重要因素,由此在这本书里他提供了成就他的过去、呈现出他的现在,但尚不能判断能否支持完成他的将来的有趣人格。作者从乡村考入湖北大学,接着进入清华大学,之后步入仕途,从县级市市长做到县委书记,在这个过程中飞快地完成了社会人格塑造,但不要忽略文学上的自型人格,很多人的自型人格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整合好,一塌糊涂,而这本书的作者整合好了,足以让他面对这个世界。他完成人格整合的根源从哪里来?他从哪里获得了情感力量和理性力量的支持?注意作者在本书开篇第一记和第二记的内容描述,他母亲和妻子。我开始读的时候没有在意,只是想知道一位做慈善事业的人在生命中做了哪些重要选择,读完第六记后我返回去重读一记和二记,我觉得真是好啊,作者不是在书写中,而是在生命中获得了人格统一的源支持,他的书写不过是在佐证这一支持。作者的自我人格塑造很大一部分缘自他母亲,母亲提供现实源流部分,是作者人格形成的起点,也是主显部分,精神资源部分,我们讲这是源动力。皮格马利翁这部分,一个人主观能动地去完成的自我塑造的后续动力来自于哪里?答案是作者本人。在书写行为过程当中,他在对母亲的描述上采取的不是赞美,而是神化手法。我相信他母亲就是一位完美女性,这个不用质疑,质疑对哲学有意义,对于文学没有意义。第二点是作者在书中写到的妻子。我最初的阅读体验是作者相当自恋,相当文青,先写母亲再写女友,所以感觉平常,但当我读到他在美国那一段,我突然觉得这本书的阅读有意义了。不管作者走多远,不管他遇到什么文化背景,他有一个精神家园不会丢,他的讲述永远不会丢开两样东西,母亲、妻子,他是仰着头看母亲和妻子的。我们在个人表述时很难不宏大叙事,写作过程中摇摆性也很大,作者对妻子的描述,包括对母亲的描述,你看他并不是没有情感递进过程,但上来就很强烈,而且非常坚定地迷恋,与他表达的信仰内容和立场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回到人格,如果说母亲完成了对作者人格的初始塑造,给了他根源情感文化的遗传密码,比如什么叫善良,什么叫正义,应该怎样对待他人……这是一些传统的价值判断和认知,但母亲没有给他社会性价值判断,人之为人,得回答社会人这一部分,那么后者是妻子带给他的。妻子完成的是对作者人格的重塑或者说调整,当你读到他写妻子在他患抑郁症时的所有想法和做法,注意,他的笔触又情不自禁地神圣化妻子了。抑郁症是人的异化点,这个文学镜像太重要了,在抑郁症的特殊时期,在他身患抑郁和走出抑郁的过程中,完全是由他妻子做出了理性判断,在第一时间赶到他身边,在他放弃的时候劝他坚持,自始至终相信他,他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被再塑,我相信这是现实生活的事实,但在阅读中,我更注意它用古希腊人神共体的文学手段神圣化对象的过程。当我们试图去了解写作者的人格,了解写作者为自己找到崇拜、归附、皈依这些宗教或类宗教的,并且通过不断的强化帮助自己从情结到人格的整合塑形,当我们找到这个,对这本书的理解就不存在丝毫障碍,就知道这类书写之所以能够征服多数读者的部分原因,这可能打破我们对一般性现实社会关照书写的类比,而作者的确做到了。为什么我阅读这本书会从人格进入?因为当下网络化写作和流量传播盛行,写作不是由意义而是由商业价值决定的,人们面对世界表达文学意义上真实自我的几率几乎为零,在阅读中获得真实感受的机会越来越少。可以这么说,权力越大者越没有面对世界的人格真诚,包括现在大众喜欢的比尔·盖茨、艾隆·马斯克,他们都是靠整合来完成有利于自己生命实践的人格。那么作为读书多一些的普通读者,我们怎么确信这本书,判断这本书的意义在哪里?绝大多数读者是在读一本畅销读物,读完以后大家结束在传奇、真实、感动这些同理心基点上。13万读者我不知道有没有3000人在文学意义维度上阅读这本书?作者本身是个强有力的行动者,他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中间有很多人格的东西在支配和支持他,你要相信的是这个。我们能看清楚他在书中描述的他的过去和现在,但是还看不清楚他的未来。前面两部分轨迹清晰,作者不复杂,但是当一个人的能量超过了他面对事物的复杂性的时候,就会知道问题在哪里了。以我目前的阅读,作者在任何时候绝不会离开母亲、妻子、孩子这三亲情话题,他谈任何事情都会从这三点找到理由和解释,他不会把亲情牺牲掉。但要看到,他描述的亲情不单纯是血缘和家庭关系上的亲情,而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源头性亲情。他很多重大决定,很多人生转折点并非在为家庭和亲情考虑,但是他的亲人和家庭仍然和他站在一起,即使明显有所牺牲,他仍然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亲人和家庭的理解支持,这也是一个神话表述。关于作者辞官问题,吸引很多读者,理由很简单,他被人袭击过,他家里人受到过威胁,他患了抑郁症,他遇到了他本人力有不逮的打压。显然,他的肉身已经不能应付这样的现实局面,在现实层面他不可能在官场保持人格的完整。很多读者为作者人生下半场转身做公益感动,这是外在地阅读,要沿着内在阅读它的发生。陈行甲做慈善不止于简单做善事,他要改变这个世界,在文学上就是把自己从虚拟人格中的自我设定做到现实真实中去,做成一个真实的“圣人”,这一点反而是他当官员时做不到,或者更难做到的。对照着看他在巴东县时对艾滋病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照,能明显感觉到不同角色、不同位置做法和成效上的差异。这样看他人生下半场的慈善公益,做融合和社会的推进者,一切迎刃而解,一切都是合理的。

  本文转自“一鉴阅读”公众号稿《邓一光对话陈行甲和分享他的书》(作家邓一光在陈行甲新书《在峡江的转弯处》分享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略有删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