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宁波有支90后文物修复团队 连老外都纷纷为他们点赞

宁波有支90后文物修复团队 连老外都纷纷为他们点赞
2018年05月08日 17:05 浙江日报作者:浙江日报

  2018-05-08 17:0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竺佳 通讯员 王轶群

  宁波有支90后文物修复团队 连老外都纷纷为他们点赞

  自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在网上爆红,越来越多人知道了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在我们宁波,就有这样一群90后凭借巧手修复时光碎片,用青春延长文物生命,默默扛起了匠人的标签,更让人惊奇的是,这是一支完全由90后组成的文物修复团队。他们是来自宁波大红鹰学院人文学院的师生,目前有20余名成员,“连老师也是90后,都是颜值担当”大红鹰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夏柯打趣地说。

  老师林雷杰和助教俞佳伟,都是学“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出身的。虽然是年轻的90后,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当出彩,经验十分丰富。作为同门师兄弟,他俩因为志趣相投,还在学校的时候,就一起开了工作室——清源书屋,在古玩市场和很多私人藏家手里收集了很多古玩字画和老物件。

  因为出色的专业素养和对这一行的执着和用心,宁波大红鹰学院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们来校任教。林老师和俞助教马上结束了在杭州的工作和生活,把整个工作室都搬到了学校,还无偿地把自己这些年收藏的古玩字画和各种老物件用于书画修复工作室的陈列和教学。

  林雷杰和俞佳伟来大红鹰学院后,开设的第一门选修课——古籍修复与装裱,面向全校招生,四十个名额,很快就被抢完。学生的热情和用心远超老师们的想象。有的学生,没有抢到上课的名额,还私下找到林老师和俞助教,表示对这个专业十分感兴趣,想跟着两位老师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二的朱佳文和琚银萍,便是其中特别努力,一直坚持着的两位。从2017年十月份到现在,除了上课,空余时间她们基本待在工作室。宿舍的门禁是九点半,她们一般都要到点了才回去休息,周末也不例外。

  宁波有支90后文物修复团队 连老外都纷纷为他们点赞

  左起分别是林雷杰、朱佳文、琚银萍、俞佳伟

  “文物鉴赏与修复”,虽然只有短短七个字,但是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从做书画装裱要用到的挑毛的针和浆糊开始,到简单完成一幅书画作品的装裱,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里面的步骤具体而繁琐。而朱佳文,单这一个过程,就不厌其烦地重复了无数次。朱佳文说,虽然步骤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每次装裱的作品不一样,而自己的技艺也是在一次次的“实战”过程中不断精进的,所以,惊喜和热情依旧。

  几天前,在宁波大红鹰学院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博览会上,浙江新闻记者见到了今年读大二的朱佳文,看起来秀气文静。作为艺术品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的学生,朱佳文不仅在古籍修复与装裱极有天赋和热情,最近她和同学从古籍中获得灵感,还复原出“古法沉香丸”。沉香丸闻起来甜香醇和,有安神清新的作用,一经推出就获得香粉们的追捧。“当时,我们查阅了很多古书,最后在宋代《香乘》这本书中找到了这个配方。”她告诉记者,“沉香丸的材料主要是沉香、乳香、白芷、小茴香等等,反复做了配试,最后终于复原出来了。”

  宁波有支90后文物修复团队 连老外都纷纷为他们点赞

  在这里,展出的除了古法沉香丸还有宋代的瓷器、明朝的家具、清代的书画……走进这个文物修复展馆,犹如迈入一个小型博物馆,不但环境布置得古色古香,而且陈列的件件都是文物,看起来充满历史感,清雅至极。

  “展出的瓷器、书画,有些是我们在古董市场淘来的,也有为客户修复的,原来都是残缺的,经过我们修复,现在重获生命了。”夏柯介绍说。

  当天,这个馆特别热闹,除了师生外,还吸引了来自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专家,他们对这些展品和技能赞不绝口,纷纷点赞。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喜欢上这一行,除了把它当作一门谋生的技能,更多的是可以在接触和了解的过程中,承担起传承的责任,并在传统文化中有所创新。”夏柯表示,“学院正在设计系统的相关课程,包括修复、鉴定、评估、拍卖等文化产业,将有更多学生来学习这些课程。”

  大四学生杨磊因为文物修复的特长,在今年3月开起了专业的文化公司,还没毕业就当上了老板。2016年,杨磊通过专业课程开始学习艺术品金缮修复,2年多来修复了各类器物2000多件。“修文物,需要沉下心,在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晚上是最好的时间。”杨磊告诉记者,在积累了一定修复和鉴定经验后,他带着学弟学妹办起了公司,对外承接业务,“我的客户全国各地都有,目前仅文物修复每月就有两三万的收入。”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