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云养牛”受害者的“高额学费”不能白交

“云养牛”受害者的“高额学费”不能白交
2020年11月02日 10:51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近日,多名自称“云养牛”骗局的受害者投诉称,疫情期间出现了多个名称中有“牧业”的APP,让用户在线领养回报率不同的“牛”获取收益。这些APP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便以缴税或其他各种理由要求投资者追加投入大量资金,之后再无法登录。这种手法,与不久前曝光的“云养猫”诈骗案如出一辙。海南、江西等多地警方接到多宗报案。(10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

  这两起诈骗案涉案金额巨大、受害者众多,引起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网友的跟帖评论,对受骗者居高临下,冷嘲热讽,认为“这智商税交的一点毛病没有。”上述文章评论认为,诈骗案件屡屡发生,不能全怪受骗者,网友一味指责受骗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这种网络诈骗案的骗术并不高明,可谓十分老套。无非是用高收益做诱饵,“引君入瓮”,期待天上掉馅饼的投资者,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尾,直至本金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云养牛”诈骗案中,各种APP领养规则大同小异,可供领养的牛品种有异,领养时间2至31天不等,投资收益大多为半月利润15%、月利润30%。换句话说,“云养牛”每月投资收益,可以高达银行活期存款月利率0.35%的85倍。

  高收益必然蕴含高风险。“云养牛”许诺的投资回报堪称暴利,是馅饼还是陷阱?令人怀疑,值得高度警惕,稍微具备风险意识的投资者,理应三思慎行。遗憾的是,不少投资者被高收益蒙蔽慧眼,误把陷阱当馅饼,且越陷越深,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悔之晚矣。

  有网友对上述案件受害者讽刺挖苦,说风凉话,有在他人伤口撒盐之嫌,应当批评。但是,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各式媒体经常披露,社会关注度很高,公众防诈骗意识明显提升。这种情况下,换汤不换药的“云养牛”骗局,仍能诈骗得逞,近乎“不设防”的受害者,必须深刻反醒。否则,“高额学费”就可能白交。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诈骗花样翻新,令人防不胜防。打击此类案件有三难:取证难、破案难、追赃难。这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预防诈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大家遇到网上“天上掉馅饼”机会时,切忌贪小便宜,不妨多长一个心眼,打起十分精神,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做,比“吃一堑”才“长一智”、“亡羊”才“补牢”,不是更好吗?

  来源:东方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