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学前教育课程模式

构建新型学前教育课程模式
2021年01月20日 21:12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谈教育问题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学前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最迅速、对未来影响最深远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内,幼儿身体发育很快,语言能力显著提升,基本是非观念、道德意识初步形成,行为习惯和思考能力也逐步养成,这些都会对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产生重大影响。学前教育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准备阶段,也是为规范化、体制化的学校教育打基础做铺垫的阶段。伴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步,学前教育也必须走出一条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之路。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来说,学前教育并不是随意的、无需任何准备的保姆式养护,而是需要做出符合儿童成长要求的教育设计。中国长期以来葆有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有独特的现实国情和人文环境,也有自身的现代化模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在学前教育阶段,建构立足中国本土和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特色课程模式至关重要。

  课程观念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长期以来的特点,有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时代痕迹。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儿童从迈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会被灌输“分数至上”、“高分万岁”的观念。为分数、为学校而发愁变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焦虑,成了“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隐痛。这种焦虑自然也蔓延到学前教育中,以至于演变成今天很多教师和家长心中“分数要从娃娃抓起”的信条。诸多本应在幼儿园里快乐嬉戏、愉悦玩耍的孩子,为了能赢在起跑线上,被迫早早地开始上名目繁多的启蒙班、拼读班、卓越班等。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际,党中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观念的重大方向性转变。作为为学校教育提供准备的学前教育,应当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以孩童的健康素质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具有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和独立自理生活能力、良好社会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衔接,愉快融入学校生活。为此,学前教育就需要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方向盘,以素质提升引领学前教育领域的变革,转变传统课程观念,重视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使得学前教育朝着培养更完整、更自由、更健康的人格的目标前进。

  课程组织方式要从“单一化”向“综合化”转变

  打造新型学前教育课程模式,需要从课程组织方式着手来变革传统课程形式,调整课程的结构和组织体系。如果学前教育体系中幼儿活动组织方式单一,不能够达到寓教于乐、学做合一,就会使儿童丧失对活动课程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儿童产生畏难心理,为日后逃避学习任务埋下不良的种子。丰富且适宜的课程组织方式是达到教育目标的“有力扳手”,要实现课程组织方式从“单一化”向“综合化”的转变,融合优秀教育理念,激活课程创新潜力,创造多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课程组织方式,实现综合育人,达到综教目的,产生综合效果。

  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玩具就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是孩子们最重要的工作。”在尊重幼儿身体成长和心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既可以提供与活动相关的教育教具,使其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理解所学,更直观地掌握活动知识并体会理解,也可以有选择地融合幼儿创造性课程和游戏活动,构建以多元活动区为载体,通过自由操作挑选兴趣活动教具进行教育培养的方式。

  总之,要把幼儿当作全面而自由的个体,综合性地设置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课程,注重学习与发展之间的渗透与整合,创新课程方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和心灵健康成长,最终达到综合教育和系统提升幼儿素质的效果。

  课程受教对象要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学习者”转变

  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刺激,而是有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能够产生主体行为的人。在学前教育阶段,融洽而积极的课程模式应该是以儿童者为中心的模式,也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开发新型课程模式,围绕他们的兴趣开展持续的教育活动和创造性的课程设计,借以发展儿童学习和参与课程活动的主动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不仅是作为一种实物存在,更是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着。”强调的就是儿童不仅是社会实体存在,而且是精神对象。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也强调,教育方案应该引起儿童自身参加的参与和发现。儿童的智慧不是通过指导获得的,而是由孩子自己创造的。

  结合起来看,儿童是完整的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教育活动不可忽视其精神上的自由性和主动性,也需要让儿童自己主动参与创造和发展,并由此成为自己的主人。

  事实上,主动学习的关键,是要重视儿童作为主动学习者的地位,依托于儿童的个人兴趣,通过教学过程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来选择其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其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独立选择和思考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发现者。这就要求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辅助者,需要因材施教地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脚手架支持。教师需要激励儿童和同伴开展良性互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提问—思考—解答”中增强儿童的思考力、创造力和自信心,通过同伴间创新观点的碰撞,获得更多有关社会及其周围环境世界的经验。

  家园关系要从“交替者”向“合作者”转变

  家长和教师都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课程模式角度看,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家长和教师长期以来各占一方、互不涉足,形成了家园独立、师长互为“交替者”的角色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幼儿园应当主动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交流儿童身心发展状况,指导开展科学育儿。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配合、支持幼儿园开展保育教育。

  实际上,教育是一个整体,课程模式也没有绝对隔离的边界。在新型学前教育课程模式中,幼儿的成长并不全依赖于教师或家长其中之一,教师、家长和儿童是相互扶持、共同合作的整体,二者关系应该在“配合者”的基础上,转变成为“合作者”。也就是说,在家园关系方面,教师与家长拥有共同目标,应当相互扶持、结合一体,共同为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而努力。

  从课程学习角度看,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支持下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以建构的。儿童在园一日生活中所达成的教育要求、成果和所制定的教育目标,同样需要保持一致并延续到家庭中执行,不能因为具体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教师与家长需要以孩子为共同中心,确保家园共育的一致性,以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实际上,家长经常性地参与园所课程活动,不仅有助于其了解儿童在园表现,还有助于达到家庭教育与在园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帮助学园发展和延续课程理念和教育方法,形成共同智慧。只有在良好的家园互动中,儿童才可以真正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增强对家庭和团体的认同感,在参与活动时感受到归属感和自信心,丰富学习经验,获得能力提升。

  总之,构建新型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要以“素质教育”为教育大方向,以儿童为中心,以“综合化”课程方式为依托,辅以“合作性”的家园共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综合利用好各种课程和教育资源,实现保教并重,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需要,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使之能够成为未来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家庭、社会和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学前教育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