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二审,鼓励保护区居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二审,鼓励保护区居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
2021年04月15日 15:19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哪些、如何保,在立法上有了进一步明确。4月1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二次审议稿)。除了在保护范围和措施上进一步明确外,二次审议稿还强调公众参与,鼓励保护区居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留住乡愁。

  二次审议稿对保护对象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分为遗产构成要素、遗产环境构成要素,及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类。

  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分布于钟鼓楼到永定门的传统城市轴线之上以及紧邻其左右两侧、富有层次和秩序性的一系列建筑群、历史道路、桥梁及其遗址。遗产环境构成要素,包括以北京中轴线为骨架对称展开的历史城廓、历史街巷、城市标志物或标志性建筑群,依托北京中轴线标志性建筑构成的重要景观视廊,烘托北京中轴线核心地位的北京老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背景环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成片平房区、古树名木等。

  二次审议稿根据三类保护对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和“点、线、面、空间形态”的逻辑结构依次明确不同的保护方式。包括制定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相关的景观视廊名录,划定重点管控区域,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色彩、第五立面等。

  二次审议稿提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分为遗产区、缓冲区等,具体范围和管理要求由《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确定。

  除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园林绿化设施以及按照保护规划进行风貌恢复建设外,遗产区内不得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活动。在遗产区、缓冲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审批时,应当征求文物部门意见。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的现有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不符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要求的,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者产权单位可以依法通过申请式退租、房屋置换、房屋征收等方式组织实施腾退或者改造。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公众参与和共治共享。二次审议稿提出,鼓励开展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鼓励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的居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留住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并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为公众体验、感受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魅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此外,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设立博物馆及美术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开发和举办文化体验活动、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遗产的行为。

  北京市文物部门也拟组织建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信息平台,为单位和个人查阅信息、共享研究成果、开展保护利用提供便利;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二次审议稿规定,任何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并有权制止、举报破坏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北京市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