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甄材实学”实践团: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北京理工大学“甄材实学”实践团: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2021年04月15日 20:18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站在嘉兴南湖边,看着那么多党员在红船旁庄严宣誓,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魏爱玲同学有些感慨。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瞻仰南湖红船,第一次详细地在现场聆听红船精神。

  “学习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她说。正是这种首创精神才让党从诞生,走到现在的建党百年。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努力求学报国、刻苦钻研、创新创业、服务社会。

  魏爱玲是北京理工大学“甄材实学”实践团的成员。刚刚过去的不久前,她和实践团的同学们从北京赶赴杭州,踏上基地实践之旅,开始了新一轮结合产学研实践的专业学习。在开始实践之前,他们特地到南湖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党史教育活动,感悟党的初心。

  在此之前,他们的实践之路已经走了7年。

  “材以躬行,料以致用”,这是北京理工大学甄材实学实践团的初心和使命。实践团成立于2014年,团队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的号召,致力于生物医用相关材料产业化调研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将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创新创业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这几年我们一直特别重视对学生们的思政教育,希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选择科研道路的初心,让他们知道自己以后到底要走怎样的路。”实践团的指导老师陈煜说。

  这份科研的初心,实践团的成员们都深有体会。

  从田间地头的原料考察到工厂车间的无菌生产,从实验室的百余次尝试到中试放大的性能稳定,从农村学校的公益讲座到数千人参与的线上科普,实践团的同学们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这期间,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迷惘到后面逐渐找到科研报国的方向。

  北京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015级本科生杨珏莹,本科期间就开始了科学研究训练,在这条路上,她经历了很多失败,也曾有过要不要坚持的犹豫。在加入“甄材实学”实践团之后,在老师的引导、科研氛围的影响以及接触实践的触动下,她了解了专业学习涉及的行业领域及创新特质,取得突出研究成果,更感受到自己的科研对于社会的价值。在本科期间,她发表顶级期刊SCI论文1篇,获得北京理工大学最高荣誉徐特立奖学金,4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放弃到校外读博机会留在本校直博,她希望继续走科研这条路,知行合一,坚持自己的科研报国初心。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2014级本科生王玮哲是2019年“甄材实学”实践团队长,这条实践之路带给他太多收获。通过社会实践他坚定了科研初心,一头扎进国防材料研究领域,并取得突破成果,发表SCI论文2篇,获得2019年互联网+红旅赛道国赛银奖,是2019年团中央三下乡优秀实践团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青春榜样团队负责人。

  “甄材实学”实践团成立7年来,团队成员奔赴北京、广东、浙江等地的11个市,建立了5个实践基地,行程1万余公里。

  2020年,团队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奔赴广东湛江革命老区扶贫基地和浙江省杭州市中试基地,一方面开展红旅筑梦科技扶贫,另一方面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

  在湛江,团队利用当地优质的广藿香资源,借助其精油优异的抗菌性能,开发高性能抗菌止血敷料,带动当地产业脱贫。截至2020年,已累计扶贫548人,增收331.3万元。预计到2022年,可累计扶贫2143人,增收1200万。

  团队成员在合作中试放大基地——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累,开展基于广藿香精油的抗菌止血敷料、防蚊虫凝胶等新产品的产业化转化关键技术攻关,加速抗菌止血敷料的医疗器械注册进程。

  结合疫情特殊情况,团队还积极探索 “线上+线下”的实践新模式,组织“天然材料成就美好未来”直播科普课,横跨北京、杭州、湛江三个城市,联动十多位专家学者倾情授课,覆盖从热带作物到海洋材料等二十余种天然材料,甲醛净化材料、止血微球等三十余项研究成果。

  此次杭州实践之旅,队员们围绕3D打印技术与水凝胶的融合问题,研制出了新型抗菌驱蚊水凝胶,并打印出了自己的“驱蚊神器”。未来,团队将继续跟进产品测试和市场调研工作,推动产学研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