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家长“甩手机式”带娃 孩子将“狗粮”当成零食 别让动画片误导未成年人踩入危险模仿的“坑”

家长“甩手机式”带娃 孩子将“狗粮”当成零食 别让动画片误导未成年人踩入危险模仿的“坑”
2021年04月17日 15:00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漫画“把孩子丢给动画片”。图源网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 记者 李华锡)“妈妈,我最近发现了一款新‘零食’。”一天晚上临睡前,王女士5岁的儿子达达神秘地和妈妈分享了一个新发现,并兴奋地跑去客厅舀了一勺狗粮。王女士十分诧异:“儿子竟然把伴有肉香的狗粮当作‘零食’”,达达却天真地说,“我看动画片里的小主人都是和宠物同吃同睡,我们是可以互相分享,吃一样的食物”。 

  日前,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包括《熊出没》《小猪佩奇》《名侦探柯南》等21部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动画片,均存在暴力元素、危险模仿等问题,工作人员共梳理出1465个问题点。 

  “甩手机式”家长把孩子“丢”给动画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1026名家长中, 68.4%的家长反映孩子会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动作;80.7%的家长表示市面上动画片的放映尺度需要进一步严格把控。

参与式观察发现的问题统计。图源网络

  儿子将狗粮当“零食”一事给王女士敲了一记警钟。王女士惭愧地表示,平时自己和丈夫忙于工作,达达通常都是爷爷奶奶在帮忙照顾,“之前我们就发现孩子在看过动画片后,开始热衷踩泥坑、蹚水泡,没想到一部动画片竟给我们埋了这么大的坑。” 

  因为忙于生计,不少家长会在孩子吵闹时,为分散其注意力而让孩子用手机去一边看动画片。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家长“甩手机式”“放手教育”,无疑加大了儿童对不良信息的接触面。问题动画片已然成为摆在孩子和家长面前的“深坑”,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并加以解决。 

  “孩子天生对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他们学习能力强,渴望探索和了解世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危险模仿的发生,与孩子认知心理存在直接关系。相比于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内容对孩子更具吸引力,加之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认知片面,只能看到画面展示的内容,无法准确地理解其背后隐匿的风险。此时,家长、学校、市场等各方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而非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孙宏艳表示,作为父母,应多带领孩子走进生活、体味苦乐,用体验式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而非抱着书本“死嗑”。在动画片及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家长更应主动承担起把关和筛选的责任。

  孙宏艳提醒,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切勿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做起“甩手掌柜”,也不要将家庭变成第二课堂,自己做起第二老师。 

  暴力等危险元素动画片给青少年带来误导 

  针对“甩手机式”家长,把孩子“丢”给动画片的行为,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鑫星认为,一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没有能力和精力照顾孩子,便采取“甩手机式”教育,放任孩子自主选择,这对其身心会造成不良影响。 

  段鑫星表示,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也坚决不能玩,“家庭教育的位置永远高于学校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的。”同时要培养孩子契约精神,比如,制定家庭看电视时间,并严格遵守。“家长要与孩子对原则问题进行约定,规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市场上现存的一些含有暴力、犯罪、色情、危险等元素的动画片会给青少年带来诸多误导,甚至成为校园暴力的诱发因素。”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表示,作为动画片的研发和出品方,应将孩子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不可因盲目逐利而伤害到孩子。 

  刘希娅认为,监管部门应主动承担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问题,细致划定问责机制,加大违法成本。“动画并非方寸屏幕间的‘儿戏’,加强各方面管理刻不容缓”。

  “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刘希娅说,学校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工作,还必须重视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在动画片和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学校应形成强力监管,并指导、推荐家长为孩子选择一些适合阅读、观看的课外内容,坚决将有害信息阻隔在校园、家庭的高墙之外。 

  一些动画片质量低下的背后是生产商的无序竞争。孙宏艳表示,大量影视制作公司因利益需要,纷纷转战动画市场“分蛋糕”,不少缺乏相关专业素养的人员进入这一行业,造成影片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出现赚一笔就走的现象。 

  健全监督举报渠道  建立动画分级制度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其中第二十三条提及,广播电视节目集成播放机构应当通过设立未成年人专门频率频道。 

  “对此整治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刘希娅指出,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将为未成年人专门设立频率频道,这意味着国家层面正积极关注未成年人视听节目。她建议,应建立健全监督举报通道,早发现、早甄别、早预警、早干预。 

  孙宏艳建议,应加快建立动画分级制度。即针对动画作品的不同受众,按年龄段加以区分分级,并对不同级别的动画作品规定相应的播出范围、播出时段和收看受众。 

  她表示,3岁有3岁能理解的内容,6岁有6岁能理解的内容,有的内容是适合12岁以上孩子观看的,就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高质量的陪伴是良好教育的基础,家长应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切勿操之过急。” 

  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天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阳指出,当前放映的一些动画片里大量充斥着暴力、色情、个人英雄主义、恐怖、邪教和迷信等亚文化元素,其中还包括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离的不良习惯和道德。不加区分地播放含有上述这些内容的动画片,将极有可能对我国少年儿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甚至诱发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实施违法犯罪,或者遭受严重的犯罪被害。因此,创设动画分级制度非常有必要,势在必行。 

  他建议,要建立科学的动画分级标准,交由第三方进行专业评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分类,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以及考虑分范围、分时段等。此外,要对动画分级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追踪,并及时动态调整评估的影响因子和指标体系。对播放问题动画片的相关责任人追究民事和行政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中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