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学评论 |《中国的孩子》:让作品走进少年内心

文学评论 |《中国的孩子》:让作品走进少年内心
2022年06月17日 17:27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作 者:佟 鑫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要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蕾出版社出版的由曾平标、廖子馨创作的长篇儿童纪实文学《中国的孩子》,作为一部以澳门孩子的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儿童报告文学作品,就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为未成年人教育服务的少儿主题出版范本。

  青少年读者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心智水平,更要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家长、教师和孩子达成这个目标。同样,出书育人、立德树人也是作家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曾平标老师生活在离澳门仅“一步之遥”的珠海,廖子馨老师则是澳门本地作家,两位老师熟悉澳门当地生活,了解澳门孩子的日常,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澳门孩子的校园生活更全面地呈现在了他们眼前,这些使他们更容易看到澳门孩子平时是如何生活的,了解他们的日常学习,获得了对澳门题材的与众不同的审视角度。

  首先,《中国的孩子》的选材独特,主旨鲜明,其中很多故事的细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国旗飘在心中”一章,濠江中学在澳门回归时升国旗,老校长杜岚奶奶特别激动,把拐杖一丢直奔升旗台而去;国旗手接受培训时,国旗不慎滑落,国旗手立刻扑过去,将国旗牢牢举起,避免触地;演唱《七子之歌——澳门》的容韵琳谈到国家认同时说,她小时候不太明白歌词的意思,后来去了非常多的地方演出,才知道祖国有多大,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她作为中国人特别自豪;广东省抽调“救命水”帮助澳门人民度过水荒,澳门一刻也离不开内地……这些细节一方面展现了祖国对澳门的关怀,同时也展现了澳门人民的爱国情怀。

  书中还写到了澳门使用人教版教科书,以及澳门与贵州的学校缔结姊妹学校等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将典型性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呈现给读者,意在彰显“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同时聚焦新时代,反映新时代的澳门孩子和澳门社会的国家认同与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少儿主题出版不仅要配合重大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等时间节点进行内容创作,更应该起到传递民族文化、传递人类生存智慧、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目的。少儿主题出版要从培养未来公民的角度出发,为未成年人的教育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孩子》是具有独特意义的范本。

  其次,作品的感染力来自作家笔下的真实感人的形象。两位作者非常善于取事选人,能够艺术地表现人物。比如濠江中学老校长杜岚奶奶,《七子之歌——澳门》的两代领唱人,《七子之歌——澳门》的词曲作者,特大台风来袭时帮助澳门救灾的解放军官兵。作者从细微处入手,挖掘这些人物身上所蕴含的深刻主题以及其折射出的时代精神风貌,与全书表情达意融为一体,极具感染力。作者的审美意识形态是通过选取的这些典型人物来传达艺术魅力的,借以感染人、启发人、激励人。

  第三,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还在于生动活泼、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中国的孩子》在创作上强调儿童本位,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写孩子喜闻乐见的内容;以纯粹地道的儿童的语言,儿童的视角,儿童的对话,儿童的想象来感染人熏陶人;潜移默化地为小读者树立人生榜样,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如写到特大台风来袭时,在葡萄牙读书的法律系学生回澳门过暑假,看到救灾的人民解放军,深感祖国是澳门的坚强后盾,她说“我觉得解放军叔叔真帅,帅气的人都上交给国家了”。当描述可爱的大熊猫时,“还有一个软糯的黑白团子滚下来了”“慢条斯理地走开了”等。这些语言都是充满童心童趣的,作家和孩子用这样的语言平等交流,使作品更容易走进少年内心。

  2022年的主题出版方向,提出要重点推出一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少年读物,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等。少儿主题出版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喜爱。可见,儿童纪实文学《中国的孩子》的出版恰逢其时,未来一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作者简介:

  佟 鑫,系《中国作家》纪实版编辑部主任、副编审,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青年作家报》2022年6月21日 第3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