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2019-01-31 14:43:47 爱卡汽车

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28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销量下降了2.8%。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延续了强劲的势头,销量增长61.7%,达到了125.6万辆。新能源是汽车行业为数不多的亮点,但是在光鲜的数字背后其实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在燃油车市场上,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是东风日产轩逸(配置|询价)。它是一款典型的紧凑型三厢轿车,官方指导价为11.9-16.15万元。其他排名靠前的车型也大都是紧凑型的轿车或者SUV。这样的销量分布与全球市场是基本一致的,说明中国的燃油车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

再看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微型车占据了绝对的主流。销量排名靠前的北汽新能源EC系列、江淮iEV6E、奇瑞eQ无一例外都是售价6万元左右的微型电动汽车。这让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十年之前,那个奇瑞QQ和比亚迪F0热销的年代。实际上,比亚迪正在对已经上市十多年的F0进行电动化改造,准备让它以e1的名字再战十年。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比亚迪F0已经问世十多年了,最近又要被改装成电动汽车。这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

为什么微型车早已淡出主流燃油车市场,却依然能够在新能源领域大行其道呢?是因为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偏好小车吗?是因为他们比较穷吗?当然不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倒退,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前的市场上缺乏真正能够让消费者满意的车型。大多数传统中国品牌做工粗糙、品质较差,而造车新势力也是问题百出,消费者们只好先买一辆便宜的车占号。要真正改变新能源汽车叫座不叫好的尴尬局面,恐怕还是要靠合资品牌。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是由政策驱动的。大多数中国品牌推出新能源汽车是由于外因(补贴),缺乏内在的动力,因此在研发上的投入普遍很少。例如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获得了49.59亿元的新能源补贴,但其研发投入仅为1500万元。到2020年补贴取消,大家也许就会发现,弯道超车带来的销量领先恐怕只是空中楼阁。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1947年问世的TAMA是日产的首款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并不是新鲜玩意,国外厂商对电动汽车的研究由来已久。以日产为例,早在1947年就推出了一款名为TAMA的纯电动汽车。在随后的60多年当中,虽然新能源汽车没有实现商业化,但日产一直没有中断对纯电动技术的研发。这样坚持不懈的技术积累在2010年开始获得回报,这一年,日产推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纯电动汽车:聆风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第一代聆风并没有炫酷的设计,也没有超长的续航和超快的加速,但是另一方面,它也没有明显的短板。良好的实用性、可靠性以及实惠的价格让第一代聆风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同时,电机带来了全新驾驶体验也征服了各大媒体,聆风因此包揽了2011年日本、欧洲和全球的年度车大奖。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现在回过头来审视第一代聆风,最值得称道的其实是它的安全性。在那个少有人看好电动汽车的年代,一次起火事故就足以毁掉所有的期待。而聆风愣是没有掉链子,未曾出现过任何因为电池引发的重大事故,为后来者树立了难以超越的安全典范。此外,2011年第一代聆风在美国IIHS和欧洲E-NCAP碰撞测试中分别获得了Top Safety Pick奖项、五星安全评级,是被动安全性能最好的车型之一。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2017年,聆风迎来了换代。对于日产来说,聆风早已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所以第二代聆风在外观上融入了更多日产的家族化设计。在性能方面,它的电池和电机都得到了大幅的升级。同时在科技方面,第二代聆风也用上了最新的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日产智行,包括ProPILOT Park自动泊车、e-Pedal单踏板模式等等。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截止2018年12月,两代聆风的总销量已经突破了38万辆,依然保持着电池系统0重大事故的优秀记录。

面对第二代聆风这款有里有面、经受过时间检验的车型,许多对品质有高要求的中国消费者都在热切期待它的国产化。不过,东风日产并没有选择直接将其引入国内市场,而是把它的技术和现有的销量冠军轩逸相结合,在2018北京车展上推出了轩逸·纯电车型。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虽然原汁原味的聆风更有看点,但不得不承认,东风日产的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中国市场尤其独特性,销量排名靠前的车型大都是深度本土化的产物,一味坚持原版往往会水土不服。第一代聆风曾以启辰晨风的身份在中国投产上市,并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年销量5万辆的目标。然而事与愿违,晨风的销量并不理想。这里面既有市场不成熟的原因,也有本土化不够的问题。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推出轩逸·纯电车型,说明东风日产已经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轩逸是中国市场单一车型销量冠军,聆风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单一车型销量冠军。作为它们这两者的结合体,轩逸·纯电显然更适合中国市场、更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口说无凭,让我们来看看轩逸·纯电和第二代聆风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对比轩逸·纯电和聆风,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外观。外观设计水平很难分出高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更靠谱的方法是销量数字说话。虽然青睐两厢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但现在三厢车依然是市场的主流。燃油版的轩逸在中国一年可以卖出47.6万辆,足以说明它的外观是能够被消费者认可的。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同为日产旗下的产品,轩逸·纯电和聆风在设计语言上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一看就是一家人,比如V-Motion前脸、回旋镖式的日间行车灯。所以,很难评判它们颜值的高低。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轩逸·纯电是三厢车,聆风是两厢车。诚然消费者对两厢车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三厢车依然更受欢迎一些。

在内饰方面,聆风采用了非常传统的设计,虽然科技感有所欠缺,但是实用性非常好。而轩逸·纯电则在燃油版车型内饰的基础上融入了不少聆风的元素,比如全新的不对称仪表盘、精致的换挡杆。另外,轩逸·纯电的8英寸中控屏上搭载了东风日产最新的车载互联系统,在交互界面方面有很大进步。它的功能简单而实用,包括导航、多媒体、车载Wi-Fi热点等等,科技感比聆风更胜一筹。

同时,在空间方面,轩逸·纯电也有一定的优势,乘坐空间和行李厢空间都比聆风大一些。对于普遍只有一辆车的中国家庭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聆风的内饰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轩逸·纯电的内饰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电机、电池、电控被合称为三电系统,它们是电动汽车的核心。对于轩逸·纯电和聆风,消费者最关心的也是它们的三电系统之间的区别。在仔细对比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政策、成本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轩逸·纯电在电机、电池的参数上要弱一些,不过它依然能够提供迅捷的加速、较低的能耗、较长的续航里程,以及非常好的安全性能。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打开两车的机盖,可以发现它们的前舱结构是非常接近的。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轩逸·纯电和聆风均采用了一体化的e-Powertrain动力系统,该系统把控制器、逆变器、电动机结合在了一起,体型很紧凑。不同之处在于,聆风的电机性能更强,最大功率110kW(150Ps),最大扭矩320Nm。而轩逸·纯电的电机参数则是最大功率80kW(109Ps),最大扭矩254Nm。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虽然轩逸·纯电的电机参数要弱一些,但是得益于日产在电控技术上的优势,轩逸·纯电的电机响应速度非常快。在城市路况中,它的加速一点也不弱于其他品牌功率更高的车型。

在电池方面,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轩逸·纯电无法使用进口电芯,转而采用了来自国内厂商宁德时代的电芯,其安全性值得信赖。不过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存在差异,所以轩逸·纯电的电池容量为38kWh,比聆风少了2kWh。电池的组装由东风日产完成,其电池组的外壳采用了1170MPa的高强度钢,内部采用了高效散热层叠结构,与聆风完全相同,充分确保了电池的安全。

从世界到中国 解读日产轩逸·纯电与聆风

可以看到,轩逸·纯电虽然在动力和续航上做出了一些妥协,但是它在安全性能上依然保持了极高的水准。在此基础上,来自轩逸的极佳实用性和成熟度,配合来自聆风的先进电控技术,令轩逸·纯电成为了一款非常全面的电动汽车。它完美契合了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对高品质电动汽车的期待,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编辑点评:虽然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但是各国的市场始终保持着一部分特殊性。尤其是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在很多方面都是自成一派的,所以全球第一往往并不意味着中国第一。在向中国导入电动化技术时,日产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日产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而又行之有效,就是把燃油车领域的中国第一和新能源领域的世界第一结合起来。有了这样强大的背景,轩逸·纯电想不成功都难。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