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青观察|饭圈正诱惑年轻人沦为“不想成为的人”

北青观察|饭圈正诱惑年轻人沦为“不想成为的人”
2021年05月09日 16:32 新浪网 作者 北京青年报

  痛仰乐队前几天发布了一支混剪视频。视频里,乐队主唱高虎在各个阶段的访谈片段,和B站在青年节推出的演讲视频《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交叉出现。你会惊奇地发现,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高虎都和B站视频里的初中生神同步,都表示不想成为流水线上的人、沉迷对立思维的人、不负责任的人、没有同情心的人。要不说摇滚人永远年轻呢。

  人们喜欢调侃“看不懂这届年轻人”,其实是时代变化太快的缘故,每一代人的青春体验都太不一样了。但不管时代怎么变,真善美总是被珍视的价值,不然00后的初中生和70后的摇滚主唱,也不会这么异口同声。

  “饭圈”现象被视作当代年轻人群体的迷惑行为之一,早已是热搜常客。但4月底开始流传的一段“倒奶”视频让舆论彻底炸开了锅:视频里,一群大爷大妈拆开某款牛奶饮料的包装,饮料呼啦呼啦倒进沟里,留下的东西,叫作“奶票”。

  知识点来了。“奶票”指的是印在饮料瓶盖内侧的二维码,用来给选秀综艺《青春有你3》的选手投票。粉丝们为了心仪的小哥哥能高位出道,二维码自然多多益善,但奶却成了累赘。于是就有了视频里的浪费场景。

  很难说倒奶的大爷大妈是不是粉丝们雇的,毕竟二维码才是真正的硬通货,早就被黄牛盯上了。但倒奶背后的逻辑却再清晰不过,冠名商把产品销售和比赛规则深度绑定,明摆着是要诱导粉丝超量购买。至于可能造成囤积浪费什么的,反正也不算进kpi不是嘛。带货功力一流,相比之下,李佳琦简直弱爆了。

  倒奶事件之后,粉丝群体成了舆论首当其冲的靶子。冤倒是不冤,但我注意到,在众多批评的声音中,粉丝们是以无脑的形象出现的。果真如此吗?对此我有不太一样的观察。

  偶像团体成员的粉丝,早就不是我们印象中凭一股没来由的“痴情”追星的“迷弟”和“迷妹”了,他们疯狂打榜投票、应援偶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太懂这个圈子的商业逻辑:粉丝所展现出的“实力”,和偶像的商业价值直接相关。所谓流量,精髓在流量背后的粉丝群体的购买力。作为偶像产业的一个环节,粉丝群体本身也产业化了,组织力惊人。公允地说,当这股力量朝向善的方向发力时,它的效率经常让人刮目相看,比如做公益的时候。而且,对成团综艺所营造的“粉丝决定一切”的“权力幻觉”,许多粉丝也是清醒的,知道节目平台、艺人背后的公司才是决定因素。轰轰烈烈打投完一个节目,粉丝常有“受骗”之感,但却完全不妨碍他们兴高采烈加入下一个节目的游戏。

  这种在理智和狂热之间来回横跳的现象其实不难解释,无非是花钱买快乐。再往深了讲,也可以找到一些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支撑,比如并不新潮的“拟社会人际互动”。不是老有粉丝说,把偶像送“出道”就跟把娃送进大学一样欣慰吗?偶像和粉丝之间,很容易产生单向的情感连接。而且不同于传统明星,偶像团体是粉丝导向的,至少看起来,偶像和粉丝之间距离并不遥远。为啥明明小偶像们没作品,却有那么高的人气?粉丝们追求的就不是音乐或者影视作品,而是见证偶像成长的满足感。他/她成长了,仿佛也是我的成就,他/她进步了,我也受到鼓舞。

  这本身其实无所谓好坏。花钱买快乐有什么不对呢?问题是,如果一个圈子的价值和秩序靠金钱来定义,就十分可疑。

  过度消费、浪费只是饭圈“金钱秩序”最表面的恶果。在我看来,更深的伤害在于,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裹挟之下,饭圈似乎运行着一套特有的是非观。比如为偶像刷数据几乎是常规操作,但好像谁也不觉得这是造假或者不正当竞争。比如集资,那几乎是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然而粉丝们也心甘情愿。再比如不同偶像的粉丝之间的拉踩、互撕,明里暗里挑动对立。倒奶事件之后,部分粉丝叫屈说,他们只是花钱买了投票码,根本不知道奶被倒掉了。这是真的很傻很天真,想不明白其中的操作,还只是拒绝思考,不愿承担呢?这些男孩女孩,或许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三观正常,但到了饭圈的氛围里,怎么就成了年轻人口中“不想成为的人”了呢?

  饭圈的种种怪象乱象,有点像丛林竞争,激烈而无序。这种局面的背后,是偶像工业生产体系在挑唆。粉丝市场看起来热闹,但体量可能真没你想象的庞大。饭圈有句黑话,“全网秀粉三百”,通俗讲就是追选秀的其实就那么一小撮人。有限的市场要压榨出最大的价值,自然要变着法子反复割粉丝的韭菜,鼓动粉丝群体“内卷”竞争,也算是个捷径。要我说啊,别老瞎感叹年轻一代“堕落”啥的,也不看看,他们成长、活动的环境究竟鼓不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追星虽说不是啥高尚的活动,却也再正常不过。有时候我也看一点选秀综艺,有些小哥哥小姐姐确实有才华有魅力,粉丝们对他们的喜爱也很真诚。我想说的是,大可不必妖魔化这个产业本身,但真善美、公序良俗总归是底线。饭圈乱象已经被列入今年互联网“清朗”行动的整治对象,打榜倒奶这点事,昨天还上了国新办的发布会。从郑爽事件起,我们就明显感受到,整肃娱乐圈风气这事儿,真不是说说而已的。一些旧的潜规则,一些陋习和暗箱,都可能被打破。也许,深刻改变即将发生。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张静雯

  题图|pixabay网站

  本文首发于北京青年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团结湖参考”(ID:Talkpark),转载须获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高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