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华社狠批“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这是为什么?

新华社狠批“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这是为什么?
2018年09月07日 09:48 新浪网 作者 李俊锋苏州

  新华社狠批“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这是为什么?

  最近,随着“开学第一课”引发争议,节目中多位“娘炮”男艺人也遭到众多家长的反感和批判,大家认为这些“娘炮”男艺人缺乏阳刚之气,容易教坏孩子,甚至可以误国,“少年娘则国娘”。

  不过,金口娱言注意到,针对公众热议的“娘炮”问题,国内两大传媒巨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新华社狠批,人民日报力挺。

  并且,两家都对自己的态度毫不掩饰,一唱一和,公开交锋。

  昨天晚上20时许,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辛识平”的署名评论《“娘炮”之风当休矣》,对“娘炮”现象严厉批评。

  新华社狠批“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这是为什么?

  评论说,“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小鲜肉”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人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

  新华社的评论指出,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评论强调,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新华社的评论最后表示,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泛娱乐化”现象,重温和思考这种理性之声,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很快,金口娱言发现,仅仅过了不到三个小时,人民日报评论便发表《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对新华社评论进行回应。

  新华社狠批“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这是为什么?

  人民日报的评论称,从对于热血男儿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

  人民日报的评论认为,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为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那种基于性别特征进行的价值判断,将男性气质等同于外表外貌,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

  人民日报的评论指出,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清秀,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

  人民日报的评论最后强调,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说到底,精致、细腻、温柔,可以是对于男性多元化审美中的一种;而以更多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金口娱言注意到,这并非人民日报首次力挺“娘炮”群体。

  今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05版“社会经纬”栏目发表整版文章,呼吁对“阴柔之风”进行包容。

  新华社狠批“娘炮”,人民日报力挺“娘炮”,这是为什么?

  本组文章配发的评论《多元社会 需要包容》说,“娘化”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能因为一个男子着装像女性,就让他无法在社会立足。无论是古代,还是今时,都是如此。

  这篇评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对“娘化”现象当然应该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所谓多元,就是指不仅仅存在一种价值观,不仅仅存在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试想,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每天都按照同样的方式生活,那社会就会没有活力,显得单调乏味。有时候,正是因为出现不同的生活方式,才让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为个人提供了多种选择。

  这篇评论反问:既然可以女扮男装,那为什么不能男扮女装,借鉴一些女性的生活方式呢?

  在评论的最后,作者也承认:不过,凡事应该有个度。对“娘化”现象,有些人担忧其蔓延也不无道理。如今,“娘化”现象在青少年中影响很大。如果青少年过于沉迷在“阴柔之美”中,审美出现“一边倒”的态势,那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此,评论作者建议: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对青少年的性别教育,通过合理引导,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娘化”现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对潮流文化的正确态度,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长远全面发展。

  ……

  新华社对“娘炮”严厉批评,建议抵制;人民日报对“娘炮”两次力挺,呼吁包容。金口娱言觉得,国内两大传媒巨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分歧如此之大、态度如此不同,还是比较罕见、令人震惊的。

  在震惊之余,金口娱言想说,关于“娘炮”问题,金口娱言赞同新华社的态度,反对人民日报的观点。

  金口娱言认为,“娘炮”问题如何看待,暂且不看两大传媒巨头的态度,广大公众已经给出了答案。从这次“开学第一课”事件中就能看出,绝大多数公众对“娘炮”现象是反感的、担忧的、批判的、抵制的。这是广大公众发自内心的态度,也是社会舆论最主流的声音,没错,这就是民意。

  相反,人民日报呼吁社会包容“娘炮”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

  比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拿梅兰芳、程砚秋等演员举例,称“他们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清秀,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以此证明“娘炮”可敬。事实上,公众反感的不是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而是反感徒有娘形、实无男气的病态男性。

  比如,人民日报的评论称“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每天都按照同样的方式生活,那社会就会没有活力,显得单调乏味”。哦,有了“娘炮”,社会就有活力了,生活就不单调乏味了?真不明白人民日报的评论作者,到底是什么口味!

  再比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厉声反问“既然可以女扮男装,那为什么不能男扮女装,借鉴一些女性的生活方式呢?”古时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实属无奈,现在“娘炮”们男扮女装意欲何为?借鉴女性的生活方式,那“娘炮”们要不要也蹲着小便呢?

  其实,尽管新华社与人民日报态度反差巨大,他们还是有巨大共识的。因为,他们都反对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都认为“娘化”蔓延令人担忧、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都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都呼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帮助孩子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等等。

  金口娱言希望,人民日报能基于这种共识,亮出正确的态度。因为,这显示的不仅是媒体态度,更是媒体价值观。更因为,这种媒体态度影响的,不仅是它的读者,更是整个国家的孩子。

  救救孩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