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甘肃黄土高原山村袭传统“端灯”民俗传递祝福

甘肃黄土高原山村袭传统“端灯”民俗传递祝福
2019年02月26日 16:22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新闻网

  甘肃黄土高原山村袭传统“端灯”民俗传递祝福

  正月里,甘肃平凉市崆峒区白水镇大陈村,村民为新婚女子和丈夫的第一个元宵节举行了特殊而又传统的仪式——“端灯”。 徐振华 摄

  正月里,甘肃平凉市崆峒区白水镇大陈村,村民为新婚女子和丈夫的第一个元宵节举行了特殊而又传统的仪式——“端灯”。 徐振华 摄

  中新网兰州2月26日电 (杨娜 徐振华)第一次参与面灯制作,让甘肃平凉市崆峒区白水镇大陈村年满20岁的姚亚丽觉得,这个春节也变得新鲜有趣。参加过多次左邻右舍的“端灯”仪式,正月里,姚亚丽和家人为去年出嫁的姐姐捏制面灯,邀请众乡邻前来“端灯”祈福。

  姚亚丽所在的乡村,流传于甘肃陇东地区的民俗仪式在这里至今仍有保留。新婚女子和丈夫的第一个元宵节,娘家将为他们举行隆重的“端灯”仪式。“端灯”当日,农家用酒谷面、粘糜子面等捏成面灯,摆成“百展灯山”,夫妻二人焚香跪拜之后,众乡邻便开始“端灯”,祈求吉祥富贵,儿孙满堂。

  甘肃黄土高原山村袭传统“端灯”民俗传递祝福

  图为捏好的面灯和猴灯。 徐振华 摄

  因为爷爷已过耄耋之年,这个三代同堂的家里捏制面灯,数量必须达到800盏。姚亚丽介绍说,从小她参加过很多这样的仪式,村民们及其重视这项流传已久的民俗。严格按照家中长辈年龄决定捏制面灯的数量,是对长者表达了最深的祝福和最大的尊敬。

  刚上大二的姚亚丽带领着年纪更小的堂妹们,在长辈的指导下,捏制最简单的小面灯。备好的酒谷面用开水烫过后,做成窝头状焐在锅里使其“发甜”,随后再将面蒸熟,用熟面团捏制各式各样的小面灯。

  送给新婚女婿的“猴灯”,则是整场“端灯”仪式中最重要的内容,这盏造型复杂,工艺精巧的“猴灯”,只有村里年龄较长的人,才能熟练掌握捏制技巧。奶奶已经去世多年,姚亚丽的父母请来邻居家的老人,完成最为复杂的工序。

  “这盏猴灯太有难度了,我站在旁边看了好久都没学会。”姚亚丽跃跃欲试了好几次终以失败告终。姚亚丽说,在随后的“端灯”过程中,这盏放置在最高处的“猴灯”,是姐夫需要带走的礼物,代表着家人对他和姐姐最美好的祝愿。

  所有的面灯制作完毕之后,灯芯由新棉花缠裹而成,新婚夫妻共同为所有灯盏添置食用油作灯油。夜幕降临,姚亚丽家的院子里人群熙攘,八百展小面灯摆成“灯山”,最大的“猴灯”放置在最高处,一切就绪,姚亚丽一家邀请邻居们前来“端灯”。

  甘肃黄土高原山村袭传统“端灯”民俗传递祝福

  图为夜幕降临点燃面灯,村民“端灯”祈福。 徐振华 摄

  从“面猴”头顶那盏灯开始点燃,亲戚朋友和众乡亲依次将面灯点着。待大家仔细欣赏一番后,前来观灯的大人、小孩便一拥而上去端面灯,所有面灯被一抢而空。新婚夫妇带回家的“猴灯”,需要蒸热擀成面卷吃掉。

  全程参与了家乡的古老民俗,姚亚丽看着亲戚朋友辛苦捏制的面灯被邻居们带回家,觉得欣慰。随着年轻人外出求学工作,懂得捏制面灯和这项民俗的人越来越少,姚亚丽希望能从自己做起,在向长辈学习的过程中将这种美好的祝愿传递下去。(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