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云浮六祖镇有个将军村,出了四位将军!

云浮六祖镇有个将军村,出了四位将军!
2017年06月11日 11:55 新华社中国网事作者:新华社中国网事

  云浮六祖镇有个将军村,出了四位将军!

  水湄村

  笔者曾经多次作客位于新兴县天露山下、距县城约10公里的六祖镇水湄村。不仅因为这里三面环水、风光旖旎、民风纯朴、民俗迷人,特别是元宵期间的“走大王”,已经传承了500多年,是该村十几姓村民一年一度团结、和谐的盛会;也不仅因为这里保存着156座雕梁画栋的古民居,街巷处处流淌着诗情画意,被誉为“广东省最美的古村落”之一;我更敬仰的是从这里走出去的4位将军,他们分别是我军首任后勤部部长叶季壮、国民革命军第37集团军司令叶肇、国民革命军第187师少将旅长叶赓常、国民党空军中将叶禧年。水湄村因此被誉为“将军村”。

  硝烟早已散去,但将军们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仍在村民中口口相传。笔者每次走进水湄村,随意寻问一位老人关于将军们的故事,那布满沟壑的脸上,立即会绽放出充满自豪的笑容。

  叶季壮:

  长征路上“红管家”,我军第一批授衔中将

  云浮六祖镇有个将军村,出了四位将军!

  叶季壮部长和缅甸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吴敦在签字典礼上互换贸易协定

  在水湄村的古建筑群中,有一座一正两偏的简陋民居,门前悬挂着“云浮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牌匾。189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贸易部部长叶季壮就出生在这里,当初取名叶毓年。叶季壮出生仅20天,生母病故。由于生活困苦,发育不良,少年叶季壮长得较为瘦小,但他天资聪颖,读书成绩出类拔萃,1912年在家乡明德小学毕业后,他与同族同窗好友叶肇一起立志投军报国,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同到广州报考军校,但叶季壮因体重不够标准而落选,只好转读广州政法学堂。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当年军校的“落榜”生,日后会成为我军首批授衔的3名中将之一。

  叶季壮从广州政法学堂毕业后,回家乡新兴县及在附近的江门地区投身国民革命工作,先后担任过新兴县政府官员、教师,办过地方报纸和广东省委机关报。1925年秘密加入共产党后,先后担任国民党江门市党部组织部长及中共五邑地委书记,1927年国民党开始“清党”,他身份暴露,只好辗转澳门、香港、广州等地继续从事地下工作,直到1929年前往广西领导百色起义,从此离开了家乡。

  长征路上及抗日战争期间,叶季壮先后担任红军和八路军总后勤部部长。他出色的理财能力得到毛泽东、朱德等领袖们的赏识。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党中央决定派彭真、陈云、叶季壮等人,前往沈阳与苏军取得联系,为大批干部和部队进东北打前站。为便于开展工作,党中央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名义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3人中将军衔,伍修权少将军衔,段子俊、莫春和二人上校军衔,且用中俄两种文字写了任命书。这样,叶季壮便成为我军最早获得军衔的将军。

  1949年,叶季壮奉命到北京担任新中国贸易部部长。他和夫人马禄祯从东北进北京城时,所有的家当就是几件贴身衣物和书本,及一个大算盘,连一只箱子都没有,全部“家当”装在两个麻袋里,叶季壮和警卫员各扛一个进北京。

  “扛着麻袋进北京”,叶季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作风,一直被传为佳话。

  叶季壮长期为党为国理财管物,经手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文革”中,造反派不相信他一尘不染,为了找到“证据”扳倒他,他们派人到叶季壮在新兴县的祖居搜查,甚至把他过世多年的父母坟墓也挖了出来。“他们一分一毫也没有找到,更别说什么财宝了。”居住在水湄村村头的赵伯,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1967年6月27日,叶季壮辞世。6月30日,周恩来、李富春、陈毅、叶剑英、李先念等到八宝山为他送行。周恩来在追悼会上用一个多小时讲述了叶季壮的生平和贡献。

  叶禧年:

  轰炸日军旗舰“出云”号,舍我其谁

  云浮六祖镇有个将军村,出了四位将军!

  叶禧年

  叶禧年将军晚年跟随次子叶天勋博士在天津居住了近10年。期间,他口述了亲历和见证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叶天勋博士委托秘书根据录音整理成了文字,并把这些整理好的文稿发给了笔者。

  最令笔者动容的是叶禧年和战友们抱着必死的决心轰炸侵华日军旗舰“出云”号的故事。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停泊在黄浦江苏州河口的日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大口径舰炮傲慢地翘起,指向不远处的繁华市区。“炸掉它!”肩负此光荣重任的,是叶禧年和他的战友们。会战爆发第二天,中国空军的9架战机秘密从南京起飞,叶禧年排在第6。到了吴淞口,9架飞机立即拉起,单机轮番对着“出云”号俯冲轰炸。前3架突击成功,第4、5架俯冲时被击落。这时,排在第6的叶禧年无所畏惧,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继续俯冲投下穿甲弹,结果飞机被燃烧弹击中座位上的保险伞,已经发热出烟,他急中生智,把喝光了水的瓶子装上尿液,渗到保险伞里,得以安全飞回南京。

  叶禧年和战友们的英勇顽强,一时传遍中华大地。国民政府为了激励前线将士及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把“8·14”定为“空军节”。

  据叶禧年将军回忆,他1913年出生于水湄村,幼年在村中读私塾,后随在广州开中药店的父亲到广州,先后入读中山大学附小和培英中学,1931年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但只读了两年,就毅然投笔从戎,转考广州航空学校,后转读杭州航空学校。1936年6月1日,“两广事变”爆发,叶禧年不忍看到同胞相残,主动要求潜回广州秘密策反空军。经他游说,粤空军司令黄光锐率70余架战机起义飞往南昌,接着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也通电拥护南京政权,陈济棠不战而败。蒋介石一直不忘叶禧年这段历史功绩,1950年在阳明山接见叶禧年时,还重提此事。

  撤退到台湾后,叶禧年先后担任过金门驻军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国民党空军少将人事署署长、计划署署长,空军训练司令部中将司令。

  1991年6月,叶禧年将军率全家回到阔别70多年的家乡。踏上水湄村的那一刻,他激动不已。他先去拜了六祖,再回家祭扫祖墓,中午请乡亲们吃过饭后,与乡亲们依依不舍、挥手道别。2001年元旦,叶禧年将军在高雄陆军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9岁。

  渡尽劫波兄弟在,将军后人亦思乡

  今年清明节期间,叶禧年将军的次子叶天勋博士专程来云浮观光,笔者也陪同叶博士参观了温氏集团。叶博士告诉笔者,这是他近30年来回新兴感到最亲切和温暖的一次,最高兴的是,见到了也回家乡扫墓的叶季壮孙子叶小云,并瞻仰了叶季壮和叶肇两位将军的故居。

  看到叶天勋博士与叶小云那张碰杯合影,笔者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诗句“渡尽劫波兄弟在”,只是下一句,笔者想改为“将军后人亦思乡”。叶小云告诉笔者,当年他爷爷叶季壮与叶肇是同窗挚友,后来虽然信仰不同,但个人间没有任何私怨。叶小云自1993年开始,也经常独自或是和家人一起回老家扫墓或是参加各种活动。

  有一则叶季壮与叶肇相互“劝降”的故事流传甚广。1934年,当时,担任国民党第一集团军第二师师长的叶肇率部“围剿”中央根据地,在获知叶季壮也被“包围”在其中后,即写信劝叶季壮“弃暗投明”,并许以高官厚禄。叶季壮收信后,亦给叶肇复信,劝他归顺中央红军。结果,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自此,双方的距离越走越远。但在家乡,叶肇与叶季壮的大哥叶洁芸一直是好朋友,经常共同商量明德中学的事务。而先后担任国民党开平县、恩平县县长的叶洁芸,曾经在大革命时期借过800元给广东省委,还在红军长征途中,托人送了500大洋给叶季壮,叶季壮随即把银元捐给了中央红军。至今新兴的父老乡亲,仍称叶季壮与叶洁芸的兄弟情谊是“不曾破裂的国共合作”。

  而叶天勋博士告诉笔者,当年他父亲投笔从戎,正是受水湄村前辈们投军报国的影响。叶禧年将军退到台湾后,经常向晚辈讲述村中长辈英勇抗日的故事,勉励他们爱乡爱国。叶禧年将军还撰写了一副对联悬挂在家里:凤山棉巷家声远,碧岭南阳世泽长;横批:亲仁善邻。以此告诫子孙们要“亲仁善邻,不忘家乡”。笔者看到这副对联后,当即作了首诗赠给叶天勋博士:两岸潮平却浪关,故园几度故人还;高堂报国家声远,世泽亲仁续凤山。已经99岁高龄的叶禧年将军夫人黄慧君女士,曾担任过台湾妇联会总干事,两年前,她收藏了星云大师的书法作品“中国梦,台湾情”。

  2016年1月19日,叶肇的小女儿叶凯琛在离开祖国大陆67年后,也回到了水湄村。叶女士告诉乡亲们,叶肇和叶赓常的子女都已经移居美国。在叶肇故居的院子里,叶女士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端详着父亲手植的黄皮树。当她在明德中学的校园内,看到绿树掩映的“伯芹纪念楼”时,舒心地笑了。

  其实,从水湄村走上抗日战场的英雄,又何止这4位将军。笔者在水湄村的村志上看到一串名字:叶桧云:国军虎门要塞司令部参谋长;叶丽璜:国军少校副营长,在抗日衡阳保卫战时阵亡;叶凤云:国军上尉连长……天露巍巍,青山作证。但愿水湄村的抗日英雄都能魂归故里,与天露山一道永远守望着美丽的家乡。

  叶肇、叶赓常:

  万家岭战役 并肩战斗,令日军闻风丧胆

  云浮六祖镇有个将军村,出了四位将军!

  叶肇

  1938年9月,时近中秋,赣北万家岭一带,漫山遍野,树叶金黄。埋伏在此的我军将士,却无心观赏眼前的山河秀色,他们已经下定为国慷慨赴死的决心,要把这里变成日军106松浦师团的坟场!

  来自新兴县水湄村的叶肇军长,率领士气高昂的广东子弟兵第66军,负责封扎这个给日军精心准备好的“口袋”。全歼日军106师团的战役打响后,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被不断压缩,任凭他们左冲右突,始终无法冲破我军的“口袋”。战役进行到10月9日,蒋介石命令战役总指挥薛岳,务必在当日24时前全歼该敌,用胜利作为给“双十节”的献礼!

  是日,叶肇将军来到前沿阵地,从望远镜里发现刘鞔鼓这个村子有异常,判断这是敌人的指挥部。晚上,叶肇把担任团长的弟弟叶赓常叫来,命令他率领500人的敢死队,全部脱去上衣,光着膀子,手持钢刀,趁着夜色悄悄地接近村子。敢死队员们约定,如果摸到穿上衣的人就是一刀,摸到光膀子的人则拍手并肩向前。经过彻夜激战,敢死队消灭大量日军,只有200多人逃脱。据后来被俘的日军供认:“如果你们坚决前进100米,我们的师团长就切腹自杀了。”

  万家岭大捷后,66军荣获由国民党中央军委授予的“钢军”荣誉旗,叶肇将军也被蒋介石誉为“国之干城”。

  而叶肇的童年也和叶季壮一样艰苦。他于1892年出生,曾名叶赓泮,字伯芹。幼年即父母双亡,兄妹3人靠乡亲接济完成学业。论年龄,他比叶季壮大一岁,论辈分,却比叶季壮小一辈。他和叶季壮同在村中的私塾和明德小学读书。1912年小学毕业后,又和叶季壮同赴广州报考军校,他如愿以偿考上了广东陆军小学堂。当时,他见同来的“叔叔”叶季壮因体重不达标而落榜,深感惋惜。

  叶肇从陆小毕业后继续入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1936年在第160师师长任上擢升陆军中将。抗战开始,叶肇率领66军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和万家岭战役。1939年秋末,已经升任第37集团军司令的叶肇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可由于他错判敌情,致使我军遭受重大损失。桂南战役惨败后,蒋介石到桂林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在会上宣布:叶肇误失戎机,撤职扣留解办。之后不久,他虽然“复出”,但只在地方担任军警职务。1949年8月,国民党政权已经风雨飘摇,叶肇却率残部近千人回新兴、阳春与解放军打游击,在全军被歼后,1950年冬天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西江航运商人“大炮南”的帮助下,从郁南南江口码头逃离大陆。1953年在台湾病逝。而他的弟弟叶赓常在万家岭大捷后,擢升少将旅长,1949年也去了台湾。

  现在,叶肇故居小院子内那棵当年他亲手种植的黄皮树还年年开花结果,可是,它再也等不回曾经的主人。水湄村人说起叶肇将军,津津乐道的是他当年修建的路桥和学校。明德中学校园内那幢历经80年风雨,仍在正常使用的“伯芹纪念楼”,正是叶肇当年所建。

  原标题:天露山下有个将军村 新兴六祖镇水湄村先后走出四位将军

  编辑:云浮全媒体中心思桃

  图文:莫德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