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乡村振兴难不难?听乡建者说

乡村振兴难不难?听乡建者说
2023年03月31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秦朔朋友圈

  

  · 这是第5120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乡村振兴的难与不难

  乡村振兴难吗?非常难。

  首先是差异化。

  中国有2843个县级行政单位,41636个乡镇,261.7万个村庄,不同的县乡村,各有各的特点、问题和需求,既不存在标准模式,又不可能有足够人力物力,去探索成千上万个办法。

  随之,乡村振兴缺标准化、高效的“抓手”。

  如何理解这个抓手?对比城市就很明显。城市发展的“抓手”,此前主要是土地——土地掌控在地方政府手中,就可以拿它来做文章,招商引资、办企业、发展房地产、搞土地财政……做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土地便宜、人便宜,发展起来就比较容易。不同之处在于,发展到今天,土地的玩法受限、效用下降,城市发展的关键就转移到产业升级、人才升级上。

  那么乡村振兴的“抓手”呢?显然并不清晰。

  于是衍生出很多主张,这里列举几个。

  其中一种主流思想,就是沿袭上述城市经验(当然,城市经验很重要,以后的文章再分析),也瞄准土地,直指“乡村土地市场化”。比如,各种变相的房地产化,合村并居以获取建设用地指标并跨区交易,一度风靡的撤县设区,等等。

  这种思路容易碰壁,面对国家土地制度、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农民权益保护等问题,阻力重重;另一面,便要问,土地值钱的地方盘活土地,更广阔的土地并不值钱的地方,又盘什么?乡村土地当然是重要课题,但我们不能翻来覆去地,只会搞土地。

  |土地不值钱的地方,怎么搞振兴?

  于是衍生出另一个主张,那就是遵循“市场规律”,放弃缺乏市场价值的农村,让其自生自灭,甚至人为加速其消亡——比如将乡村优质教育资源、乃至学校迁走,迫使农民加快城市化,却反过来说是农民自己的意愿。

  第三种是盲目的“产业振兴”,像城市一样投钱大搞产业。但产业振兴有一个悖论:有产业基础的地方,如城郊、景区、工业化地区的乡村,按照市场规则发展即可,过度干预、过度“振兴”,既低效,还有可能干扰发展。

  这部分乡村,在中国的占比可能只有10%~20%,肯定是少数。乡村振兴的未来,关键还是如何走向市场,但遗憾的是,许多研究者和管理者,思考的还是这“少数”,然后试图从“少数”身上获取“规律”,再扩展到剩下80%的中国农村,也难免碰壁……

  好在,从地方政府,到介入乡村的一些市场力量、社会力量,日益认识到“人才振兴”的关键作用。譬如,一些企业站在社会责任或公益角度,还提出了各自的人才振兴方法,比如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的“乡村CEO计划”,农业企业新希望集团的乡村振兴“村长班”,文旅企业乡伴文旅、隐居乡里等在一些地方打造的民宿学院,等等。

  人,才是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之“不难”,就在找到对的人,去帮助乡村进行“产业升级”和“人才升级”,这需要漫长陪伴,以及一点一点的缓慢推进。指望像城市化、产业化一样狂飙,除非碰上拆迁,否则,并不现实。

  乡村怎么干?最终还得问那些干乡村的人;乡建如何发展,还得去问那些一线的乡建者。去寻找、去发现这些“对的人”,便是我们这几年在做的事情。

  乡建者说

  王求安是一位建筑设计师,这几年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帮助农民建造/改造农家乐。

  他说:“很多人叫他们要去外面淘金,但我会叫他们从自己身上挖掘金子”

  他的秘诀是开群众动员大会,然后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直到建造、运营——显然,这是一项赚钱慢的苦力活,但他乐此不疲。“我们的底层逻辑是:帮助他们(农民)建立自己的信心——对自己能力有信心——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美好生活——对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就能吸引到人”。

  |王求安的小本子

  陈长春做乡村运营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了。十多年前,从自己办网站搞乡村旅游,到五六年前自己开始做乡村民宿,到今天已经将隐居乡里打造为一个著名的乡村差异化文旅品牌。

  他说:“很多乡村建设,其实都是先把乡村打残,再给她安个假肢”。

  他的做法是在偏远的乡下搞院子,不搞大规划、大建设,有一栋改一栋。城市人进来一看,内有院子,外有乡下原本的日常生活,自然有一种“隐居乡里”,或归故乡的愉悦。

  “以村民为主体,就守住了乡村振兴的底线”,7年来,他在全国各地的29个乡村,搞了300个院子,创造了3亿元集体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隐居乡里联合北方民宿学院,在全国培训了300名乡村管家,年龄全部在40~60岁之间,人均年收入在3~5万之间。其中,20%的人已经开始独立创业。

  |陈长春的“管家阿姨团”

  李逸是一位90后博士,从历史建筑保护,到地方文旅项目,从房地产到具体的建筑、景观设计,他把建筑设计相关领域摸了个遍,最后却一头扎进乡村“党建美学”。

  作为一名省级优秀共产党员,他认识到,“基层党建为什么一定要那么严肃、紧张?乡村党建设计,不仅是党建、建筑,它还是一种‘传媒’,代表着中国的新面貌、中国故事的力量。党建就是生产力。”

  他以建筑集约化、空间设计美学化及实用化、建造方式多样化为原则,探索新型乡村党建阵地的建筑设计。“每一个乡村党建中心就像一盏灯,我的工作是将它们一个一个点亮……这就是我心中的‘点灯工程’”。

  |李博士的“点灯工程”

  陈统奎曾是《南风窗》高级记者,十多年前从上海回到老家海南创业,挖水井、修山地自行车赛道、盖民宿,打造博学生态村,创立“火山村”荔枝品牌。他带领荔枝农转型自然农法,深入研究日本、台湾乡村营造路径,提出用6次产业理论再造故乡,以期打造一个让乡村振兴的品牌。

  他把自己定位为“新农人”,他带动了家乡海口近万户荔枝农共同富裕,开发出荔枝汽水,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完成了创新产业从0到1的市场验证。

  他说:“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城乡的良性互动。在乡村做产业的人,要思考如何与城市人‘谈恋爱’,要在城市‘种人’。做乡村运营,要从经营粉丝开始。”

  |新农人的“恋爱经”

  张大驰是一位文旅策划师,扎根浙江文旅及基层政府服务十余年,亲历六任省委书记的乡村振兴。他帮助地方政府做区域公共品牌,帮助许多村庄搞美丽乡村,也帮助种养大户做策划和包装,自我调侃,是“常年下乡编外公务员”。

  他说:“梧桐树已栽,如何引凤来?没有年轻女人的村庄,谈不上乡村振兴。”他意识到乡村文旅的空间已经建设好,自己工作的核心还是解决乡村的流动性,如何把人带进来、住一晚。所以,他打造“上车走人”的差异性旅行品牌,以及研究如何让人留下来住一晚的“村晚研究所”。

  他相信,一点一点地去研究、去实践,乡村就不会那么空洞……

  |张大驰的“上车走人”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这样具有自己独特“办法”的一线乡建者,还有很多很多。愿他们日益被社会看见。

  乡建者小会

  事实上,每一个乡建者都有很多故事,充满失败或成功,心酸或喜悦,彼此都需要交流。

  长期的乡村调研,与众多乡建者的交流中,我发现有三个问题:

  •   一是,乡村建设其实存在很多“流派”,我把他们简单概述为:“高校研究派”“文化乡建派”“建筑设计派”“民宿&文旅派”“生态农业派”“社会公益派”“市场化乡建派”“基层工作者(县乡村基层干部)”,以及涉农企业九大“流派”。各个流派之间都有自己的圈子,但缺乏横向的交流、打通,彼此孤军奋战,缺乏合力,乡村建设总体还是一盘散沙;

  •   二是,虽然很多乡建者自身是跨界、创新的,事实上并不局限在某个“流派”,但个体之间的交流也不多。有许多乡村工作者还曾是老朋友,但长期没有深入交流,对各自的观感停滞,容易陷入偏见、相轻的怪圈,影响了深度学习和合作;

  •   三是,一线乡建者在努力实践、创新,但内部缺乏合力,外部缺乏社会主流群体(企业家、城市中产、媒体等)的关注,使得乡村振兴始终存在巨大的“中坚塌陷”,难以全面走向社会。因此,当下的乡村振兴,急需一场面向中坚阶层的社会教育——为什么要振兴,怎样振兴,以及当下的乡村振兴是怎样一种生动的面貌……

  纯粹乡建,从“小会”做起。3月17日-18日,秦朔朋友圈与乡伴文旅联合主办的首次“乡建者小会”,在湖州南浔布谷里文化商业街区—莫干山乡伴原舍·怀谷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各地的20位一线乡建者参加,他们来自各个“流派”,具有丰富的一线乡建实践,乃至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模式。

  |我们的小会

  乡村振兴是清晰的。如上,两天的会议中,乡建者们各自分享了自己独特的乡村建设经验。未来,随着经验的不断汇聚,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来越清晰、光明。

  乡村振兴是创新的。不回避,去面对,加上热爱,就会不断有新方法。中国的乡村振兴也将是崭新而生动的。

  乡村振兴是漫长的社会变革。“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振兴的广度、难度依然明显,许多深层问题的解决不亚于重大的社会变革,需要一两代人数十年的持续推进。期间,乡建者们还就“乡建如何走向市场”“乡建人如何才能过得更好一些”之类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

  乡建者小会原计划为闭门会议,但得到了众多乡村基层工作者及部分媒体的关注,调整为现场半开放。后期,我们还将视需求不定期举办。

  乡村振兴,不论产业还是文化、组织振兴,终究还要回到“以人为本”。关注人、聚集人、带动人,乡村的未来,才能走向更开阔的康庄大道。

  •   作者:专栏作家,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乡建者小会”发起人,著有《焕新——刘永好和新希望的40年》一书。个人公号:刘子的自留地。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qspyq_biz@163.com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