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双双为国家形象造型,画了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夫妻俩双双为国家形象造型,画了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2019年10月09日 11:29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从天安门城楼的巨型毛泽东画像、共和国国徽,到共青团团旗、少先队队旗,还有广受钱币收藏者追捧的第三、四套人民币、狗年生肖邮票……它们中的不少我们都耳熟能详,或能道其一二,但对它们背后的创作者却知之甚少。他,就是国庆前夕入选“最美奋斗者”、被誉为“国家形象设计师”的百岁艺术家周令钊。

  夫妻俩双双为国家形象造型,画了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照片拍摄两个多月后,30岁的周令钊和21岁的陈若菊画了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中央美院美术馆推出的“为新中国造型——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回顾了这位百岁艺术家充满激情、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他为新中国造型,做视觉设计,形同现代中国美术和美术设计、美术教育发展的一本大书。他与众多植根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的艺术家一样,执拗于“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成长之路,也因为此,今天的人们得以看到一个百岁不衰的周令钊。而那些珍贵的艺术作品与文献、史料,既展现了为新中国造型的大设计师周令钊,又承载着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与时代印记。

  美术史上的夫妻档佳话

  这位1919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的艺术家,1948年应徐悲鸿聘请任教北平国立艺专,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民族画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水粉协会会长、全国邮票设计评审委员等。代表作有新中国的第一张海报、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历史油画《五四运动》等,参加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总体设计并获多项荣誉。正如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所评价:一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艺术创造和文化贡献能够历经百年,并且穿越百年的时光来到今天,这是周令钊先生在现代中国美术发展中独特的地位和光荣。

  夫妻俩双双为国家形象造型,画了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油画《五四运动》 195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关注百岁艺术家的辉煌成就、神思妙意之外,不少人似乎忽略了艺术家成功背后的另一重因素,那便是他和夫人陈若菊相濡以沫的数十载风雨。新中国70年的建设历程,既是这位才华洋溢的艺术家挥洒汗水、谱写华章的过程,也是他和夫人书写伉俪情深的美丽画卷的旅程。

  两人相识于北平国立美术系。伴随着一次次的美术创作的合作,两人开始发现他们不仅志同道合,还能够取长补短。“两个人互相有好感的时候,男同志应该主动一点,要把握住机会。”周令钊这样回忆他与陈若菊的恋爱历程,“我当时看她学业用功,人又清纯标致,所以就下定决心给她写了一封信。一是为了表达我对她的好感,二是希望她能够和自己成家,两个人共同进步,把事情做好。”1949年7月1日,时任北平艺专校长的徐悲鸿在自己家中为周令钊和陈若菊举办结婚典礼,在婚礼现场,他拿出了精心绘制的一幅《双马图》作为新婚礼物送给周陈二人,希望这对年轻夫妇如这双骏马一般并驾齐驱,携手前行。

  他们因艺术结缘,以手中的画笔勤勉苦干,一笔一划绘制出了自己幸福的小家,也温暖了中华之大家。正如周老先生所说:“我们不像别的夫妻那样爱吵架,从未吵过架,从来是一块研究设计是什么,来不及吵架。”温馨的家庭生活、爱侣间的艺帮艺助,平添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段夫妻档世纪情的佳话,透过本次百岁大展,人们从侧面能看到一个温情的周令钊,一段美术史的传奇故事。

  双双为国家形象造型

  1949年10月1日早晨,开国大典召开在即。位于天安门东南侧中央美术学院的队伍中有位年轻人远远盯着城楼上方的毛主席像,就在几个小时前,他还在天安门前的梯子上做主席画像的最后修整工作,他便是30岁的周令钊。

  夫妻俩双双为国家形象造型,画了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主笔《开国大典天安门毛主席画像》

  其实,早在开国大典前约摸20天,周令钊就接到任务: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主席像。他立刻带着新婚妻子来到天安门开始工作。巨幅画像的关键是控制比例,需要打格放大。两人做了一个粉线袋,像木匠那样弹线、打格子。每天天刚亮,两人便带着干粮登楼作画,直到天黑,绘制修改的画像完美收工已是开国大典前夜。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了收集素材,积累经验,周令钊和陈若菊夫妇每年都会前往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写生。自1950年起至1980年,周令钊和陈若菊连续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票面的美术设计工作。周令钊才思敏捷,富于创新,担任总体设计工作。妻子陈若菊心灵手巧,着重细节,默默做票面图案的深入造型。二人互帮互进,为人民币的设计奉献了两人的青春岁月。

  夫妻俩双双为国家形象造型,画了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第三套人民币2元票面总体设计原图 1960年

  1958年,第三套人民币开始设计。油画家罗工柳任主持人,周令钊担任票面总体设计,陈若菊、侯一民等先后参加设计。这套人民币入选奥地利出版的《国际钱币制造者》一书,其中的5元券被评为“世界钞票精品”。上世纪50年代,周令钊参与设计新版人民币。他到故宫、颐和园找灵感,临摹石雕、石刻、铜器上的花纹,又奔赴全国各地写生,研究云冈、敦煌石窟等处的图案……他希望人人用得上的人民币洋溢着中华民族的气息,能彰显出中华气派。1978年,第四套人民币设计临近完成时,设计小组突然接到通知,要求设计壹佰元币。而票面上各民族人物已用到“极致”,还能画什么?周令钊冥思苦想。一天,他看到电视节目中抬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横排浮雕像走过的国庆游行队伍,心生灵感:为何不把4位领袖画上人民币呢,从而开创了人民币以领袖像做图案的先河。

  北京朝阳门地铁站壁画设计,是他俩珠联璧合从事艺术创作的又一桩故事。步入耄耋之年的二位老人,设计不仅不保守,想法还相当超前,采用此前在国内大型公共壁画领域极其少见的高浮雕亚光陶瓷工艺。周令钊设计了《京东粮道》壁画,陈若菊则设计出有着“凤朝阳”寓意的《凤舞朝阳》。一实一虚,相当出彩。

  2017年,98岁的周令钊应邀设计了“戊戌狗年”特种邮票,创造了中国邮票史上近百岁艺术家创作邮票的奇迹。“戊戌狗年”邮票一套两件,绘制了一家三口舐犊情深的场景,如同周令钊、陈若菊那细水长流的爱情,不因时间流逝冲淡了爱情的甘醇美好。

  艺术创作的“多面手”

  诚如著名画家黄永玉所说,“周令钊从不张扬,他搞了许多重大的事情,没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换成有的人,能参与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吹嘘’一辈子了。”由于视觉设计方面的杰出成绩,无形中周令钊的绘画创作被隐藏到了幕后。实际上,周令钊是老一辈画家中典型的“多面手”,他的绘画作品一样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誉。他的油画凝重深沉,他的水彩活泼有弹性,他的壁画金碧重彩,他的水粉酣畅自如……

  在展厅中,陈列着周老先生各个时期的艺术原作。包括油画《五四运动》《世界人民大团结》草稿等,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周令钊主持创作的重要壁画与公共艺术品。他立志于壁画艺术的复兴,周令钊、陈若菊携手创作的丙烯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长沙——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武汉黄鹤楼的彩陶壁画《白云黄鹤》、重彩人物画《山乡锦绣》、壁毯设计《海阔天高》、彩墨长卷《南浔水乡》《汨水平江永流芳》……这些作品无一不记录了祖国各地或气势恢宏或小桥流水的景色,也无一不绘制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心中的美好梦想。

  夫妻俩双双为国家形象造型,画了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壁画设计《世界人民大团结》 1959年

  夫妻俩双双为国家形象造型,画了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白云黄鹤》(黄鹤楼陶板壁画整理稿) 1984年

  他潜心研究民族民间艺术遗产,在构图、造型、色彩、笔线上开拓出具有装饰性的民族现代画风。对于造型艺术,周令钊认为不但要讲究形式和情调,也要考虑摆设时的装饰效果,有的景可作加法,过于复杂的景则可作减法。他还特别花大力气研究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装饰美术形式,将其吸收消化为自己的表现语言。此外,他重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作品意境充满生活的气息,艺术风格清新明快,在以线造型和随类赋彩的有机结合上充分体现出独特的创造力。

  “其实我的画功是不断磨练出来的。”言及自己涉猎广泛,老先生透露,他创作从来不是画得“有点像”,而是一定要画得“很像”,要“神似”,这就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因此,他无论出门走到哪儿,都会带上写生的行头,“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造车是出不来好作品的。”

  更多好展

  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

  这次展览首次调用中国美术馆的全部展示空间,展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水粉、年画、宣传画等多个艺术种类,以中国美术馆的馆藏为主,同时汇集国内20余个重要美术馆的经典藏品。经典熟面孔自是最大看点,包括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李可染《万山红遍》、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吴冠中《春雪》、靳尚谊《塔吉克新娘》、罗中立《父亲》等众多名家名作。

  展览重点遴选了一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刚刚完成的130余件现实题材新作,系在本次展览中首次集中亮相。

  时间:至11月2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戴华刚

  流程编辑:洪园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