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有个小山村,八路军曾在此伏击日寇

怀柔有个小山村,八路军曾在此伏击日寇
2021年04月12日 15:12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春天的怀柔区渤海镇沙峪村,山上的杏花竞相绽放,原野的草木开始泛绿。我在村东眺望村中,排排民居,错落有致;放眼东去,大片栗园,充满生机。谁曾想到,83年前,在这片美丽的热土上,发生过一场抗日激战,从而打响了八路军在怀柔地区抗击日寇的第一枪,由此点燃了怀柔乃至平北的抗日烽火。

▲今日沙峪村

  四纵东进攻敌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会议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红军可出一部于敌后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意见,决定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央指示,冀东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积蓄力量,筹备举行冀东7县20万人的抗日大暴动。

  洛川会议后,八路军115师挺进山西,首战平型关,然后分兵进驻五台山区,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遵照毛泽东从八路军总部和晋察冀军区抽调部队挺进冀东的指示,晋察冀军区从战斗力较强的第一军分区抽调部分军政干部和第三团,组成邓华支队,先行开赴平西地区,并做好挺进冀东的准备。邓华支队按照晋察冀军区的部署,在当地抗日游击队的配合下,逐步把房山、涿县、涞水、良乡、昌平、宛平等地开辟为根据地,打击日伪军,消灭土匪,在一部分县建立了抗日政权和抗日救国会,组织了抗日武装。当时,邓华支队下属31和33两个大队,还有一个教导队,全支队共计3000多人。

  宋时轮支队由八路军120师的一部分和雁北支队合编而成,共2000多人。该支队于1938年5月初到达平西斋堂,与邓华支队会师。5月中旬,邓华支队和宋时轮支队奉命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委,李钟奇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

▲宋时轮

  为了策应冀东7县20万人抗日大暴动,1938年6月8日,第四纵队从平西斋堂出发,分两路向东挺进。宋时轮支队先攻克昌平,过十三陵,打下黄花城据点,向沙峪方向挺进;邓华支队过平绥路,从青龙桥过八达岭,攻克永宁,连夜急行军攻打四海,10日晚途经黄花城继续东进。当夜,宋、邓两支队在渤海镇的铁矿峪、洞台、兴隆城、南冶、沙峪一带汇合。

  青纱帐里布伏兵

  1938年6月11日清晨,邓华支队在沙峪村首先占领了警察所,接着侦察员又捉到了3个汉奸特务。审讯得知,日寇驻古北口的一个中队,正从怀柔县城朝着沙峪方向行进,企图支援四海守敌。原本八路军第四纵队途经沙峪完全是为了赶往冀东支援那里的7县武装大暴动,没想到在此与日本鬼子的一个中队相遇,不打掉这伙鬼子,难以通过此地。与其交战,又怕暴露我军意图。察明敌情后,四纵决定在沙峪村东打一场伏击战,压一压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也好为部队东进扫清障碍。

  沙峪村东有一条通向怀柔县城的必经之路,路两旁是一米多高的土坡,坡南是怀沙河,两侧不远处是长满树木的高山,非常适宜打伏击战。

▲当年伏击日寇之处

  经过周密部署,伏击日寇的战场最终选在了沙峪村东山嘴南侧。参谋长李钟奇亲自部署兵力,将指挥所设在村北天地庙后边的山头上,调31大队的一营埋伏在南山,二营埋伏在北山,在敌前进方向的正面部署了重机枪,居高临下,只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来个瓮中捉鳖。

  上午11时,远处河边的小路上,一队日军由东向西行来,由于河边小路越来越窄,日寇不得不变成一路纵队。待日寇完全进入伏击圈后,指挥员一声令下,隐蔽在山上和土坡后边的八路军利用手中的机枪、步枪、手榴弹,集中火力歼敌。在八路军的猛烈攻击下,有的日寇还没来得及摘下枪就被击毙,还有不少日寇被炸伤,嗷嗷直叫。短暂慌乱之后,日寇开始还击。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多钟,枪声渐稀,但仍有五六十残余之敌负隅顽抗。这时,八路军指挥所组织了一个排的突击队,每人带着10颗手榴弹奔向前沿阵地,战士们在没膝的青纱帐掩护下,很快接近了敌人。指挥员一声令下,冰雹似的手榴弹在敌人群里开花,炸得日寇血肉横飞,鬼哭狼嚎。战斗最激烈时,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八路军战士英勇顽强,有的咬掉了敌人的耳朵,有的用手抠掉敌人的眼睛,有的用石块砸烂敌人的脑袋,还有的直到牺牲时双手还紧紧掐着敌人的喉咙。河套边、沟谷里,敌人丢盔弃甲,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最后被歼灭。

  下午4点多钟,战斗结束,八路军取得了最后胜利。这次伏击战歼灭日寇1个中队共120余人,缴获步枪80多支、轻机枪3挺、掷弹筒3个。我八路军也有较大伤亡,参谋长李钟奇负重伤,总支书记郑良武等70余人为国英勇捐躯。这场战斗是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并被后人称之为“平北抗日第一枪”。

  村民积极救助伤员

  为了老百姓的安全,战斗打响前,部队就动员村里的老百姓转移到了沙峪北沟,但也有一些青壮年看到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而不肯离去,主动担当送水、送饭、救护伤员的任务。村民杨广瑞和邻居孙宝岱先是出去避难,又于当天下午3点多钟返回村里。他们回到家没多久,一个满身是血的八路军小战士就走进院子。小战士操着南方口音说,阵地上有不少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急需救护,要杨广瑞和孙宝岱赶快摘下门板,带着绳子跟他一起去救伤员。两人觉得救人要紧,二话没说,跟着小战士就走了。到了阵地,他们也没问伤员姓什么,叫什么,抬起一个伤员就走。谁知这一走就是来回几个小时,后来才得知,他们要将伤员送到的地方是八路军隐蔽在深山里的一个野战医院,而他们抬送的这个伤员就是指挥这次战斗的参谋长李钟奇。

  笔者在采访杨广瑞的儿子杨炳才时,他说他父亲在世时曾对他讲,李钟奇在沙峪一战负伤,被送到军区野战医院,不久就康复归队了。再后来又得知,李钟奇康复归队后,先后攻打了当时的日伪军据点——兴隆县城、蓟县县城。

  1955年,李钟奇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曾担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1982年离休,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荣誉勋章。2003年1月11日,李钟奇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

  杨炳才介绍说,其父亲杨广瑞在世的时候,李钟奇曾专程来村里看望他,还经常接他到北京市区住上一段时间。因老人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每次都是住几天就回家了,村里人说他是“享不了城里人的福”。不过,这是后话了。

  为了纪念在这次战斗中为国捐躯的革命英烈们,1987年,怀柔县委、县政府在沙峪东山建立了民族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奠基那天,老将军李钟奇赶到现场。在以后的几年里,老将军也曾来这里悼念为国捐躯的战友们。

▲沙峪民族英雄纪念碑

  沙峪战斗保证了四纵主力顺利通过怀柔地区到达冀东,它是八路军在怀柔境内抗击日本侵略者打响的第一枪;它如一束闪电,使处在日本侵略者黑暗统治中的怀柔人民看到了光明,从而看到了民族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它似一声惊雷,击穿了日寇不可战胜的谎言,激发了怀柔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怀柔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勇气。

  沙峪战斗点燃了怀柔的抗日烽火,从此,抗日斗争如星星之火在怀河两岸、长城内外燃烧,并终成燎原之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