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沈阳传来重磅喜讯,填补国内重大空白,将会应用在国产六代战机上

沈阳传来重磅喜讯,填补国内重大空白,将会应用在国产六代战机上
2021年01月21日 22:44 新浪网 作者 百战刀

  航空工业沈阳所近日透露我国光传飞控系统已成功试飞,填补了国内空白。所谓光传飞控(Fly-by-light flight control systems),就是现有全数字式电传飞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在原理和设计上基本相同,只是使用了光纤取代电缆进行数据传输,日本川崎P-1海上巡逻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光传飞控的生产型飞机。

  光传飞控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霍尼韦尔公司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数字化战斗机控制(DIGITAC)项目中就使用一架A-7D攻击机进行了全光纤控制下的飞行,但当时限于光纤和光电转换器的高昂价格、需要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才能维修和保养,以及光纤的低拉伸强度和信号损失,导致这项技术始终无法实用化。

  此后随着光纤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大范围应用,制造成本和信号损失持续下降,最终使得光传飞控无论在成本、耐用性和可维护性都开始达到实用化的水平,成为传统电传飞控最理想的替代产品,对于战斗机来说尤为如此。

  光传飞控在战斗机上应用有几大好处,我们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减重。光纤直径小重量轻,一公里光纤仅重150克,替换电传飞控中的数据电缆后将能直接减重数十千克。别小瞧这个减重数量,在克克重量计较的战斗机研制中,在后期重量控制中每减重1千克都是要付出巨大努力的,采用光传飞控虽然无法再现当年电传飞控取代机械飞控时的巨大减重效益,但也算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减重方法了。

  光传飞控另一大优势是光纤无惧电磁脉冲攻击,而且密集布线时不必考虑电磁干扰问题,所以省略下的电磁脉冲屏蔽措施能进一步减轻战斗机重量,提高飞机在雷暴天气、核战或电磁脉冲攻击环境下的生存力。

  光纤也为飞控系统的数据传输带来了更大带宽和更低数据损耗,现代光纤设备中即使寿命最短的激光器也能到达10万小时,所以光传飞控在战斗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能可靠工作,降低了维护要求。

  虽然光传飞控无法为战斗机带来什么飞行性能提升,但在减重、抗电磁攻击和可维护性等方面都具有可观还出,所以有很大应用前景。从我国光传飞控开始试飞的时间节点看,首先使用该系统既不会是歼-20改进型也不大会是研制中的歼-35,而是未来第六代战斗机。除飞控系统外,光纤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国产六代机航电和传感器系统的光路互连上,实现更高速数据传输,为该机带来更大信息化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沈阳战斗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