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漾濞白章村:“卖炭翁”变护林员 “黑炭窑”披绿装

漾濞白章村:“卖炭翁”变护林员 “黑炭窑”披绿装
2019年11月28日 17:02 新浪网 作者 大理日报

  “过去漾濞街上卖炭的差不多有一半都是我们白章人,山上的树越砍越少,老百姓却越来越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热水有太阳能,做饭用电饭煲、电磁炉,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在白章村路边一个废弃的炭窑面前,护林员常银高兴地诉说着近几年来村里的变化。

  漾濞白章村:“卖炭翁”变护林员   “黑炭窑”披绿装

  白章村是漾濞县苍山西镇的一个高寒山村,距县城二十多公里,平均海拔近两千米。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三匹梁子七面坡”的地形不但阻断了这里与外界的联系,也限制了村民的思想。迫于生计,靠山吃山的白章人每到冬天就到山里砌窑、砍树、烧炭......烧一窑炭能够卖一千多块钱,破坏的却是大片的森林。和很多村民一样,常银过去也以烧炭卖炭为生。“到了冬天没有活干,也没有其他收入只能靠烧炭卖来的钱买米买油......”谈起几年前的情形,今年46岁的常银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白章村党总支书记常学先告诉笔者:“以前由于没有其他产业加上村民法律意识淡薄,毁林烧炭的情况在白章村十分普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一个山头的树木一个冬天就砍光了,山上没有了树,一到雨季就会出现山体滑坡、道路塌方,到了旱季河里的水都断流了”。烧炭不仅没让白章村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反而让当地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差。如何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让村民脱贫增收成为了摆在常学先和村“两委”班子眼前的难题。

  2015年以来,白章村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掀起了一场整治黑炭窑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为了杜绝白章村毁林烧炭的行为,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教育引导和解决群众收入上,积极配合上级执法部门对全村上百个黑炭窑进行了捣毁,要求党员干部带头不烧炭,并对村民进行说服教育。

  为了解决群众收入问题,白章村党总支牵头在产业发展上做起了“文章”,除了巩固传统核桃产业之外还利用当地资源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鱼腥草、重楼等中药材种植产业。截止目前,全村种植核桃面积1.7万亩、鱼腥草3100多亩,很多村民还养起了肉牛和黑山羊。为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2014年以来白章村先后拓宽硬化33公里通村公路、改造29公里村组公路,解决了困扰白章几代人的出行难题。

  漾濞白章村:“卖炭翁”变护林员   “黑炭窑”披绿装

  白章村村尾小组过去是出了名的烧炭村,现在42户村民几乎家家都发展起了鱼腥草种植,因为气候海拔适宜,这里种的鱼腥草不但品质好,而且价格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每一亩的产值能够达到上万元,村民有了收入,烧炭也成为了历史。

  此外,白章村还聘用十几名村民作为护林员,对山林进行管护,宣传护林防火知识,过去靠烧炭为生的常银如今成为了白章村的一名护林员,负责守护着几千亩山林。“现在家里除了核桃,还养了肉牛、种了重楼,每年有几万块的收入,我们也不用再去烧炭了。”常银乐呵呵的告诉笔者。

  漾濞白章村:“卖炭翁”变护林员   “黑炭窑”披绿装

  2018年,白章村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实现脱贫摘帽。“产业发展起来了、交通条件也改善了,我们村很多村民家里都买了小汽车、摩托车,在县城打工都可以早出晚归,群众收入有了保障,自然也没有人去烧炭了,我们的生态也越来越好了!”常学先告诉笔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白章村已经从过去毁林烧炭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了村组公路畅通、产业多点开花、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农村,迈向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通讯员 袁建锋 李丽文 文/图

  编辑:赵子忠

  审核:杨艳玲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