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体育老师想在家门口看亚运
2021/03/03 07:35 来源:温州商报 编辑:单晖 浏览:58

图

☉商报记者 徐家琪
2月19日为“国际拔河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这项运动,源于水战军事技能,后来逐渐在民间流行、规范和盛行起来。在我市苍南县钱库镇,也有这么一位体育老师,他深谙拔河之道,不仅考取了拔河一级裁判员证书,还获得了拔河初级教练称号。
此外,他还在水上运动、飞镖等项目上都有涉猎,为了让更多身边的群众投身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多年来,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默默阐释着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奉献精神。
幸遇恩师走上体育之路
章宗连是我市苍南县钱库镇第一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接受专业的体育训练。
“小学就读于钱库小学,学校非常重视体育,我被挑中进了校队训练,没想到每次一训练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教练差点放弃我。”不甘心退出的章宗连选择给自己特训,从家里到学校的近2公里路程开始训练自己,“原本有两位一起上下学的高中生,他们走得很快,我只能用小跑才能勉强跟上他们,但坚持几周后就慢慢能跟上他们的步伐。每天靠着两个来回8公里的快步走锻炼自己,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升入初中以后,他遇到了初中体育老师温元,后来成为了他的教练,而在多年之后的体院之旅,让他知道了当年温教练的教学水平之高,“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温老师就告诉我们热身的重要性,而且温老师都要求我们做满一个小时以上的准备部分。”
为了调动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温教练会让章宗连做5公里以上的热身跑、压腿、踢腿、高抬腿、小步跑和各种跑的辅助练习,以及短距离冲刺跑,这么大量的训练前热身在以前从来没有过,而这也为章宗连将来上体院打下了基础。
在初三那年,章宗连被推荐到亚洲最大的划船基地——武汉体育学院就读,专练田径400米。体院里专业系统的训练,以及科学全面的营养补给,让他真正开始了运动生涯。
在毕业时,面对更好就业机会乃至可以从事运动员专业的选择时,章宗连毅然回到家乡,当起了一名普通的乡村体育教师。
新式拔河为学校夺得唯一冠军
回到钱库以后,任职当地农村学校括山中学后不久的2006年,钱库学区举行“荣发杯”拔河比赛,这也是唯一一届的钱库学区中小学拔河比赛。“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又没有支柱产业,人口外流严重,学校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又只有几天的训练时间,想要从里面挑十个队员都成了难题。”此外,临近中考,又让其他课程的老师也犯了难,最后章宗连以保证不落下学习为约,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训练。
为了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提高效率,章宗连提前做好了功课,学习台湾的新式拔河技巧非常有用,“拔河靠的不是蛮力,而是技巧,双脚前撑,然后身体后倾,倾斜角度可以产生更大的拉力,然后靠着脚步后移来战胜对手。”由于队员过少导致无法分组训练,于是章宗连想到了将绳子绑在大石头上进行对抗。
那时的括山中学是规模最小的一所,学校不被看好,而就是这样一群学生,因为章宗连的韧劲而拧成了“一根绳”,团结了“一条心”,集聚了“一股劲”。比赛一开始,还在使用传统技巧的学校纷纷败在章宗连的学生手下,“当时大家都诧异,这些细胳膊细腿的瘦弱小子怎么能比得过自己的队员。”章宗连回忆说。最后靠着绝对优势战胜了当时已经获得县比赛第二的文武学校的孩子,夺得了冠军,成了最大的“黑马”。而后,靠着一战成名,章宗连经常受邀带队参加各种拔河比赛,以新式技巧夺得了很多个冠军。
梦想家门口观龙舟竞渡
而除了田径、拔河等项目外,他还钟情于水上项目,这源于小时候对龙舟的喜爱。在大学期间,他就经常跑到湖边看师哥师姐的皮划艇训练,“久而久之也算得上入了门,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划桨技巧。”章宗连说道。
而作为鱼米之乡,苍南钱库水道纵横,也是龙舟盛行之地,各村及宗族之间也常有“斗龙”,“每当听到龙舟的锣鼓声,我就会有种被震撼到的感觉,像战士要出征,就想上船划一划桨。”
这些年来他还坚持去丽水学院与该校的龙舟队教练张翀师弟进行互动交流,回来后还指导当地的一支龙舟队,并推广龙舟运动。
章宗连最近又喜欢上了飞镖运动,这项不受场地、天气、对手限制,更不用“求别人一起玩”的运动让他爱不释手,“在疫情宅家期间,我的时间可以说是不够用,每天都在进行飞镖和身体素质训练。不仅自己加入了温州飞镖协会,而且还参与组织创建了南来北往飞镖俱乐部。”
对于一年以后的杭州亚运会温州分会场的龙舟比赛,章宗连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机会站在温州龙舟基地上观看亚运会龙舟比赛。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