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张林:消费者愿意为真正方便实用的智能化买单 无所谓是L2还是L3

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张林:消费者愿意为真正方便实用的智能化买单 无所谓是L2还是L3
2021-01-21 19:49:14 道路运输网

中国道路运输网刊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专场“智能汽车论坛”演讲核心内容。本专场共有10位嘉宾发表对产业发展及未来方向的真知灼见。以下来自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张林精华摘录。要点如下:

       1、未来3—5年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可以规模化量产,它一定是“L2+”或者我另外一个提法叫“体验式L3”。

       2、消费者并不在意它叫L3或L4,更多是它带给我的体验我愿不愿意花钱去购买,甚至未来每月每年我愿意为它去支付服务费。

        3、我觉得传统的垂直集成模式或者明显有所谓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到OEM界定的模式,会逐渐打破。面向未来更多是生态链上的一种合作,一种网状形态的合作模式

        算力会替代马力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另一个维度。

      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汽车行业更多将围绕一些核心技术,比如整车新的电子电气架构,人工智能新算法,相应的人工智能芯片和车辆,大算力、低延时、高传递速度芯片,以及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

      我认为其中的核心,不光是电动化,不光是自动驾驶,其实更体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智能化。

       一方面一些汽车科技、车厂,在从L2往上渐进式发展,这是一种比较主流的形态,可以持续去做迭代升级,其中工程化维度,很多技术必须在L1级别、L2级别,在工程化、在量产过程中去得到充分验证,才能在此基础上叠加升级L3以上技术。此外L2向上演进的路线从商业落地上可以不断的“沿途下蛋”,这条线路可以不断实现量产获得回报再投入。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也在向下演进,比如最近百度宣布和传统汽车企业吉利汽车联合打造未来智能汽车,所以科技企业也是从高阶自动驾驶往下演进。因为毕竟L4技术系统非常复杂,长尾效应短期内不能泛化,它的验证方法以及验证所需时间,实际上如果没有完整的验证体系,很难真正意义上可以量产化或者说交付给我们消费者。

       这两个过程最终我认为是殊途同归,同时另一个预判是,我认为未来3—5年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可以规模化量产,它一定是“L2+”或者我另外一个提法叫“体验式L3”。其实真正消费者关注的并不是SAE定义的L2、L3,而是如果它带来的智能化体验为消费者所喜闻乐见,我相信一定会在未来的智能驾驶车得到大规模推广。

       “体验式L3”特点在于:不仅会把我们传统讲的高、低速,即高速场景、低速泊车场景非常有效的集成起来,同时增加其他智能感知能力,包括高精地图(其实地图也可以视做一种传感器)、驾驶员监控等等这些更多智能模块集成,可以使消费者在ODD范围内实现长期脱手、短期脱眼。消费者并不在意它叫L3或L4,更多是它带给我的体验我愿不愿意花钱去购买,甚至未来每月每年我愿意为它去支付服务费。

严格意义上的L3,也就是可以做到失效仍然可操作这种形态的自动驾驶,我们的预判可能要到2024、2025年这样的周期,因为恰恰需要足够的时间去验证,这个验证需要工具、方法论,需要法规,需要大量数据,在量产过程中经过迭代和验证。

      福瑞泰克作为整个智能驾驶系统产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2020年,我们实现了10万套ADAS产品搭载到各个自主品牌主机厂乘用车和商用车上;去年也和20多家包括中国主流乘用车和商用车品牌实现了量产合作,有了定点;去年10年我们L4级别无人小巴“蓝胖胖”取得突破,在德清百人会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进行了展示和试乘,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会落地杭州亚运场馆,为2022年亚运会开始它的试运行。此外我们完全智能的无人化产线在乌镇工厂已经开始进入量产。

      面向未来我们基本上围绕三套方案:L2+、体验式L3和严格意义上L3进行规划布局,其中在L2+阶段,目前我们的行车和泊车控制器还是分离式的,到体验式L3会集成泊车和行车域,可以实现核心高速场景功能,比如说super HWA、自动换道、自动变道、自动下匝道道以及高速公路切换,在低速场景,可以实现封闭场景AVP,包括车库泊车等等。所以体验式L3,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L3,但我相信它带来的智能化水平以及消费者功能体验是非常值得消费者认可并买单的。

      我们的系统架构平台化策略,是往下对L2+、往上向L3/L4全覆盖的,无论从传统意义上的感知、规划、决策,还包括数据、V2X、地图以及相关所有的通讯、诊断等等,都做了软件系统和软件模块架构,我们围绕这个软件系统来打造分布实现这些模块的开发与验证。

      相应的,软件模块的系统化或者它的平台化策略好处在于,软件大量的模块可以在不同的硬件系统上去复用。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面向不同的主机厂,会发现主机厂对整个系统的定义会有不同定制化需求,无论从传感器配置、芯片选择以及功能实现等等,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软件模块和系统架构以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硬件,包括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控制器内部芯片和芯片算力选择来适配,从而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落地化。

      所以面向未来,我觉得传统的垂直集成模式或者明显有所谓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到OEM界定的模式,会逐渐打破。面向未来更多是生态链上的一种合作,一种网状形态的合作模式,将依托整个汽车行业、整个科技行业,包括很多创新公司一起打造整个智能汽车深度合作、自主开发。(本网依据速记整理,有删节,速记未经本人审核)

人机交互技术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