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旺泽 实习生孔松林
“来一碗糯米饭嘛,香得很!”1月16日清晨7点,贵阳市花果园小车河路,一位卖糯米饭的阿姨一边大声吆喝,一边跳着取暖。
“我是四川人,姓吴。”吴阿姨今年56岁,留着短短的卷发,弯弯的眼睛时刻笑盈盈的,只见她快速地给顾客打包糯米饭,不时抬头问顾客辣椒多一点少一点、要不要放糖。
但谁能想到吴阿姨温暖的笑脸背后,却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儿子创业失败 一家人抱头痛哭
吴阿姨告诉记者,2015年5月,她从四川来到贵阳陪儿子小唐做网吧生意。“那时候其实网吧市场并不好,当时很多人都喊我不要来贵阳,但是他是我的儿子,我一定要来支持他。”
网吧的生意一直很冷淡处于亏本状态,苦苦支撑到2016年底,网吧还是倒闭了。“网吧倒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坐在家里面抱头痛哭。”吴阿姨说着眼眶有些湿润。
“当初贷款90万接手的网吧,转手只收回9万。”吴阿姨说,网吧倒闭后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断了,因此儿媳与儿子小唐离婚,留下当时年仅5岁的孩子。为了还钱,儿子小唐开始打散工,但始终无法填补近百万的巨额贷款。
母子齐心 小摊取名叫“我家糯米饭”
“当时看到儿子每天起早贪黑,当妈的怎么可能不心疼?”吴阿姨说,儿子小唐曾经在厨师学校学过做菜,平时在家里小唐也下厨,他们一家人很喜欢吃糯米饭。
“当时我儿子提议说试试卖糯米饭,我就说要卖就摆两个摊,多赚一点早点把钱还清。”说干就干,2020年8月,吴阿姨和儿子小唐便推着两个小车,在小车河路段卖起了糯米饭。
吴阿姨说,生意好的时候,一早上能卖25斤糯米,纯收入近300元。“看到家里有点起色,我儿子就给摊位取了个名字,叫‘我家糯米饭’。”
再累再苦 不放弃母子共渡难关
“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出门,一直卖到11点。”吴阿姨说,卖完糯米饭后,她休息两个小时,接着又要去菜场买新鲜食材。从菜场回到家后,她便开始和儿子一起准备第二天的食材,一直忙到晚上7点。
提及自家的糯米饭,吴阿姨自信地说,她们家的辣椒绝对是特色,用12种原料配比,要3个多小时才能制作出来。
“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想到能赚钱早点还债,咬咬牙也要坚持。”吴阿姨告诉记者,儿子小唐平时也舍不得花钱,十分孝顺。能早日帮儿子还清债务,即便累趴下也要坚持。“儿子是自己的,当妈的不帮,谁来帮呢?”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