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新歌给党听|复旦党员“学霸”,接力讲好《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

唱支新歌给党听|复旦党员“学霸”,接力讲好《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
2021年05月18日 17:22 新浪网 作者 劳动报社

  队员人数从30位增长到64位;每月规律开展组织生活,开展读书汇报、实践总结、党史讲座、主题党日等共计20余次;收到总书记回信以来,接待参观者1.5万人次,开展讲解500多场,自成立以来累计服务各界参观者近6.5万人次;近九成队员在场馆服务外,开展志愿理论宣讲近100场次……

  一系列数字见证着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成长,这也是复旦大学成立的第一个功能党支部。这支年轻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像一颗颗“火种”,传播知识,传承信念,成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讲解者、研究者、传播者、捍卫者。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在这里重温“真理的味道”

  1920年早春,陈望道在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老宅里,凭借一本日文版、一本英文版,翻译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他废寝忘食,翻译得太忘我,竟蘸着误作红糖水的墨水,吃下了母亲送来的粽子。这则被称为“真理的味道”的故事,给习近平总书记留下深刻印象,在多个场合讲起。《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陈望道1920年进入复旦大学,历任中国文学教员、中文系主任、新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校长。杨浦区国福路51号成为他在1956年-1977年的寓所。复旦大学将陈望道老校长工作生活20多年的望道旧居修缮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于2018年对外开放。人们走进这里,重温“真理的味道”,触摸信仰的力量。

  展示馆建成了,谁来讲?青年师生。

  复旦大学成立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星火”,取意自“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寓意每一位队员都能成为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学思践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星火”由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党员联合组成,覆盖文、社、理、工、医各个学科。

  2020年6月上旬,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在党的99周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参加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表达“90后”、“00后”青年学子做《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与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为加入志愿服务队,“学霸”还要“过关斩将”

   志愿服务队副队长、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级博士生许亚云最近异常忙碌,除了日常学习、辅导员工作,她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志愿服务队。“随着建党100周年的脚步临近,展示馆参观预约爆满,已经排到了7月份。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们都希望来到这里,品味‘真理的味道’。”

   展示馆内没有专职、专业的讲解员,所有的讲解都由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完成。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服务队员?这可并不容易。

  许亚云告诉劳动报记者,他们有个“1+2+3”培训体系,即“一轮阅读、两轮领学、三轮测试”:队员上岗前要进行一轮自学阅读,指导老师开具相应书单,同学们完成打卡自学,通过学习沙龙汇报读后感;两轮领学,则至少邀请一位学者、一位专家,分别针对《共产党宣言》的经典文本、主要领导解读文章进行逐字领学;三轮测试,指队员要通过笔试、口试、现场模拟测试三轮考核,笔试方面形成党史、校史百题题库、重点问题的百题测试,口试则由沪上金牌讲解员线上打分,实战讲解,并由党校办、专业教师打分考评。

   过五关斩六将之后,队员们还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那就是面对不同的参观者进行讲解。“虽然讲解词已经烂熟于心,但是第一次讲解还是很紧张。”队员赵颖说,讲解词只是个基础框架,他们会根据参观者身份的不同调整讲解内容。“有时候,参观者也会提出一些我们回答不出的问题,我们会列一个清单,队员们相互探讨,或者请教专家学者,来寻求答案。

  红色火种将撒向更广袤的土地

   2020年7月1日,为了继续建好《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这一红色教育基地、坚持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复旦大学党委决定成立《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党支部,这是复旦大学第一个功能党支部。

   党支部成立一年以来,支部充分发挥引领把关作用,联合“四史”研习社开展“支部书记带你云游红色地标”、联合博讲团组建党史学生宣讲团,支持社会各界的党史学习教育,满足广大师生和校外群众踊跃的理论学习需求,带领队伍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据了解,2021年,党支部从“三个一”着力,一个队员带动一个群体,一系列产品碰撞一团火花,一支“星火”队竖起一面旗帜,探索在党史学习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一遍遍讲解,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党史,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许亚云说。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一些队员将临近毕业,离开复旦校园,但“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身份会一直伴随着他们。他们就像一个个火种,撒向祖国的山川大地,让红色基因、信仰的力量接续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