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刘毅:弱点也能赐予我力量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刘毅:弱点也能赐予我力量
2021年01月24日 11:10 新浪网 作者 劳动报社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我的困难可能稍微多了一些。”“别人走10步,我走100步。”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刘毅事迹座谈会上,学院公共艺术专业负责人、副教授刘毅这样说。因患有小儿麻痹症,他前后经历了23次手术需要轮椅代步,但这并未影响他在艺术创作和教学实践上的孜孜追求。在艺术领域,他是当代知名的公共艺术家和设计师;在教学上,他是学生口中贴心的“六一老师”。他乐观地面对生活,通过艺术创作和教书育人传递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别人走10步,我走100步

   1981年,刘毅出生在一个上海普通家庭,父亲是警察,母亲在国企,父母给了他最初的绘画启蒙。“我是个天生残疾的孩子,他们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小时候我的脚上总是套着石膏,我妈就用袜子套在石膏外面,并鼓励我说,你的腿就像阿童木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外面玩,在父母的鼓励下,刘毅开始学习绘画,“父母提供纸笔、材料让我画画,我就走向了绘画艺术的学习之路。”

  从学习绘画,到读书、教书,刘毅克服了许多困难,一件普通人看似简单的事,常常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别人走10步,我走100步。”父母、家人的鼓励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1997年,刘毅考上上海工艺美校,就读期间,他以惊人的毅力,独自爬上了黄山写生。“当时我的腿情况还比较好,还可以慢慢走。这一路上碰到了好多人,也结交了很多朋友。”

  坦然接受弱点,才是真正成熟

  2017年起,由于身体原因,刘毅出行已经基本要依靠轮椅。在此之前,他是可以缓缓行走的。他坦言,这个打击一度让自己有些消沉,经过半年的时间才慢慢走出来。

  每个上班的清晨,从家中乘车到中山公园的校车接驳站,在司机和学生的帮助下上下车,8点15分之前赶到课堂。这个普通人都可能觉得有些疲惫的通勤路程对于刘毅来说显得更加漫长,但他始终在坚持。“大家看到我正常的上下班,但在这背后也是不断地身体心理的调整。对我来说,带学生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为人,这里面也包括如何在困难中调整自己。”他说,人要学会坦然接受弱点,才能真正走向成熟。“面对你自己的那种弱点,把它变成一种你自己的自信,弱点也是种力量。”

  “坐上了轮椅,我的视角重新回到了儿童时代,看待事物也更加纯粹。”在他看来,这让他再次成长,真正放下了一些东西,带领他在艺术创作上开拓了新的视野。刘毅的许多公共艺术作品也都和孩子有关。比如“种子星球”,就是给孩子玩,让孩子参与进来,他们才是主角。“有时候,孩子玩完了,成人也会过来玩。他们身上的那份天真,带给我的才是真正的爱和美。公共艺术作品,就是为公众搭建一个舞台,让他们参与进来。没有公众,作品等于未完成。”

  把每堂课当作一件艺术品

  从2006年开始在上海视觉学院任教,刘毅带教的学生有的进入世界各地知名学府继续深造,也有的自己成立了工作室拓展自己的艺术领域。“对我来说,教学的意义就是学生。”他说,自己把每一堂课都当作一件艺术品。在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每学期的课程设计都会有所不同、有所改进。

  “我还记得刘毅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是让我们在学校里找一棵树连续观察两周,并把它画下来。”2015届毕业生黄玮婷说,她一开始觉得很费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理解了老师的初衷,“两周后,我们40多个人,每张都是不一样的,带着不同的个性和视角。”2012届毕业生王今则说,自己第一次上刘毅的课险些“没有通过”,“我记得第一堂课是关于用一张照片介绍自己,这个作业我没通过,下课就询问老师是否会没有分数,老师开玩笑地说‘你这么在意分数吗?’‘那你之后的课就完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也是我整个大学直到后期思维改变的一个开始。”

  刘毅重视因材施教,也乐于与学生合作创作,他在M50的工作室也是学生们平日里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们喜欢亲切地叫他“六一老师”,带着几分童趣。

  “美学专业没有爱心是不会美的,没有爱心也做不了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服务社会、服务不同人群,只有真正沉下去,才能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份对美与爱的追求,“公共为先、艺术在后”的理念,也是刘毅希望通过自己的课程传授给学生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