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四里山

清明|四里山
2021年04月03日 08:04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

                              四里山

  文/姜苗林

          放学以后,撒腿跑到经八纬一路上,往南边看就是四里山。站在那里,回家与爬山几乎差不多的路途。夏日天长,到山下去耍一耍,或者干脆就爬到山上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玩耍回来就开始发烧,听老人们说这是在郊外着了魔。山上是有些坟地,开着小白花的半山腰坟地中间还有两座碉堡呢。走坟地脊梁骨有些发冷,钻碉堡的时候还是会壮着胆子的,因为小伙伴多。胆子大的钻进去再出来,胆子小的也就在外面守着,往碉堡里喊几声。要么就捉迷藏。一声呼哨,人早就不知道藏到什么地方去了。东边和西边都有山路,山上山下也都是柏树。走哪一条路、到哪里去找呢?

          上山的路不止这两条。从山下往西南方向斜刺里插过去,沿着一条水沟就可以绕到山的西南面。那条路僻静荒凉,有一片杨树林。过了四里山也就到了荒郊野外了。

          三月份的时候,每个班级都要制作一个花圈。每位同学从家里面带一片纸和一条细细的铁丝,老师一边手把手的教,一边为我们讲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讲“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制作花圈是三月份学校里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我们最早接触的劳动课。代表学校或者级部的花圈又大又庄重。清明节前后,同学们穿戴整齐,戴上红领巾,后来是佩戴红小兵的袖章,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从学校集合,抬着花圈,排着长队浩浩荡荡从胜利大街走到经十路,然后拐向英雄山路进入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老师会带领我们从山脚一路瞻仰上去。有幸的是我们有位同学的父亲也葬在那里。在他的墓前我们会多待一些时间。扫墓一直从小学贯穿到工作,从未间断过。四里山也渐渐地演化成为了英雄山。后来的邻居的父亲也葬在那里。再后来的后来,许多亲朋好友的父辈们也都将骨灰安放在英雄山烈士陵园的骨灰堂。他们有从红军时期过来的,也有扛过枪渡过江的,他们中大多数都是解放前就参加了革命工作。能把骨灰安放在英雄山下,是对为国家作出贡献的那一代人的褒扬。

          四里山是标记路之远近的一座山,是济南通往南部山区的第一座山,是为数不多的在山顶矗立纪念碑的一座山,是这座城市的百姓仰望最久登临次数最多的一座山。她海拔不高,却给人以拔地而起的感觉。她不在济南的名山录里面,她不如千佛山那么富有盛名,不如齐烟九点姿态婀娜,之前也不曾有什么名胜古迹。在一个金秋的十月毛泽东主席来到这里凭吊,是毛泽东主席凭吊之后书写了“革命烈士纪念塔”的碑铭,从而拥有了四里山和英雄山两个名字。这两个名字至今也不曾勒刻在石碑上却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了每一位市民的心底。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街区都有革命的先辈安息在这座山里面。每当清明时节,细雨霏霏,她所拥有的红色基因都会荡涤尘埃净化心灵。

          我早已远离了这座山,却依然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算起来大概有十多年的时间没有登临过这座山了。朋友们说:“山的北面建有胜利奔马的雕塑,从四里山通往马鞍山建有长廊,一直往南走,担山桥,织翠桥,过六里山到七里山,那里已经成为济南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了。抽时间再去看看吧。”

          一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