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2018年06月06日 09:01 中国江苏网作者:中国江苏网

  

  • 我曾经在“乡下”生活过一段时间,约4年,这就是在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时期。虽然父辈们转换了角色,枪、炮、坦克变成了拖拉机、播种机、康拜因,但编制依然属“军”,而且是野战军待遇。虽然仍是军营式管理,又有所区别,标志之一就是有了大喇叭,由电影组负责,每天早中晚定时播放不同的军号声,而后就是广播时段,长短不一,播送时政新闻、戏剧、歌曲,还有自编节目,高音声响阵阵相接,声声入耳,想不听都不行。

      就是这样的氛围下,一年多后,我在喇叭里听到了《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乍听,第一反应就是像鸟叫,而且是发了疯的鸟叫,尤其是那“啊———啊———”的花腔,不啻是颠覆性的冲击,不堪入耳,不忍卒听。如今想来,真是孤陋寡闻,十足的下里巴人。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创作于1971年。王倬作词,尚德义作曲,孙家馨首唱。作品简谱收录在197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战地新歌》第一集的第78首。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反映了发生在那个“激情”年代里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她代表了一段特殊的历史。六七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布“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在这期间解放军医疗队上山下乡,辛劳卓著,绿色军装红五星是最为亮丽的风景。这个作品表现的是解放军白衣战士用针灸疗法攻克难关、妙手回春的创举,实际上是刻画出了一种时代精神与附着其上的“民本” 表达。由于她强烈的现实意义内涵,使得这首专为聋哑人写的歌曲,却温暖和感动了听力正常的几代中国人。

      作者紧紧抓住聋哑人经过针灸治疗后能够开口说话的动人场景,捕捉到情感的爆发点,真情地演绎出聋哑人内心挣扎和冲突之后,被解放军医生针灸治愈后得以听闻外部世界声音、开口说话的激动、诧愕与爆发,展现了聋哑人发自心底的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从而在歌曲的创意上开掘出了奔涌的音乐洪流。且看歌词:

      啊——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万年的枯藤发了芽。如今咱聋哑人说了话,感谢毛主席恩情大。

      漫漫长夜几千载,聋哑人有口说不出话。今天我长在红旗下,我要放声歌唱毛主席,歌唱咱们的新国家。我盼哪,我盼望着开口说出我的心里话。

      东风送暖红旗映彩霞,毛主席派来亲人解放军,到了我的家。小小银针手中拿,无声世界春雷炸。啊,“东方红”歌声化作千层浪,流入东海走天涯。

      啊——铁树开花迎春霞,万里江天放光华。

      然而,在歌词的丰富生动,感情真挚,如泣如诉,震撼心魄之外,其作曲极为优秀,或者说高端。

      其一,作曲成功地运用五声音阶作为旋律发展,巧妙地将东北民歌常见的“闪版”与锣鼓节奏型态紧密结合,主题坚实、清澈、激越,有穿透力,有质感,展现出硬朗、粗犷的风格和欢天喜地的心绪,着力烘托了歌词所阐述的动人故事,把聋哑人从不能开口说话的痛苦、抑郁到开口说话的惊喜、兴奋等一系列复杂的情感、语气与声调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二,必须专门一说的是,这个作曲非常大胆。这是一部运用西洋花腔技巧创作的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可以说是作曲家专门为花腔女高音写的,也就是要用花腔手段极度强调出聋哑人激情万丈却有口说不出话的人物情绪及剧情张力。花腔的华彩乐段以跳音、琶音、顿音、颤音与快速连唱等面貌呈现,包含着很大的炫技成份。换言之,要求女高音展现的就是技巧,在技巧中表明“聋哑人会说话了”的主题,一般人根本唱不了。故此,我以为此歌创立了一个技巧高度,后来者似乎都没有超过它。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是当时批准流通的唯一一首花腔歌曲,由时任中央乐团独唱演员兼教员的孙家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唱播出。孙家馨出色地驾驭了歌曲,演唱完整、流畅、松弛有度,比肩天籁之声。花腔乐段的掌控与发展充分吻合了音乐形象,尤其是在高音C,孙家馨真是了得,不仅相当地道地唱了出来,而且是“啊--啊--啊”一气贯出的,与聋哑人突然会说话了的惊喜极度切合,用行活说是“唱透了”。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广播播出后,有如平地一声雷响彻中国音乐界。由此,凡是经历过那个特殊岁月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熟悉尚德义创作的这首女声独唱《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曾经写过《梁祝》、当时的上海音乐学院大四学生陈钢,根据《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改编创作了小提琴独奏曲,由潘寅林演奏,也是佳作。1976年,此歌再次脱胎为电影《青春》的主题曲《千年的铁树要开花》,由朱逢博配唱,艺术的营造与推展愈加成熟。

  •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