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播发2019年05月03日16:30)《环境》总第1037期

(播发2019年05月03日16:30)《环境》总第1037期
2019年05月03日 09:06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社新闻

  (播发2019年05月03日16:30)《环境》总第1037期  (资讯)戈壁明珠石河子——传承军垦精神创造时代新样貌 (资讯)大梨树村:为“干”字树碑的村庄 (资讯)走进“中国朝鲜族第一村” (资讯)西藏园:体验原汁原味吞巴风情 (资讯)国际竹藤组织展园:竹与人居的和谐之美 (资讯)云南园:七彩云南 迎客八方 (聚焦)为了大漠里的姹紫嫣红 (观察)绿色奇迹之治水篇 (风景)甘肃天水:连翘花开美如画 ******以下文稿****** 【导视】曾经风沙肆虐,有春种无秋收;如今山岳染绿,双赢于治沙、脱贫。共同聚焦《为了大漠里的姹紫嫣红》。 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同和贡献的认可不断增强。那么,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到底做出了哪些成就?一起来看《绿色奇迹之治水篇》。 (资讯)戈壁明珠石河子——传承军垦精神创造时代新样貌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环境》,欢迎和我一起关注环保话题。首先来看环境资讯。7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进驻人迹罕至的戈壁荒原,仗剑扶犁,屯垦戍边。在天山北麓的玛纳斯河畔,用一把木犁惊开千年戈壁。经过三代军垦人艰苦奋斗,八师石河子市从无到有、创造了戈壁建新城、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赢得了“戈壁明珠”美誉。 解说:这是一座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年轻一岁的城市,一座在戈壁荒地中靠手拉肩扛、生长出来的现代化城市,这里就是新疆石河子。 现场音: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讲解员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在展柜内展示的这些物品都是石河子在新城建设时候所使用过的。我们看到这里所摆放的砖,就是(19)51年军垦战士自己亲手烧制的。这就是最早我们石河子在建设前的面貌,战士们通过自己人拉肩扛的方式建成了现在我们脚下这座美丽的城市石河子。同期:原农八师152团10连连长 胡友才什么是兵团,兵团是一个战斗集体,战斗在特殊年代,执行了特殊任务,完成了前人没有的这项特殊工作,成千成万的老军垦们仍然战斗在戈壁滩上,他们汗水浇灌了这片绿洲。用双手建设咱们美丽城市石河子。这就是我们军人的奉献。 解说:联合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迪拜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种种殊荣描绘着这座城市不断进取的变化。继承老一辈的吃苦精神,秦江鸿和他的同事们坚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棉花良种,让致富的种子在天山南北开花结果。同期: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所长 秦江鸿这种坚持和传承也就是发扬咱们的兵团精神吧,吃苦耐劳的精神。解说:在石河子市中心军垦文化广场上,“军垦第一犁”雕塑向人们诉说着当年军垦战士人力拉犁开荒的艰辛,象征“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伟大兵团精神。在新时代里,军垦精神也将鼓舞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踏上创业的道路,创造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 新华社记者潘莹、王菲、郭燕新疆石河子报道。(完)  (资讯)大梨树村:为“干”字树碑的村庄 主持人:大梨树村,位于辽宁省东部,曾经人均收入只有90元。全村人依靠“苦干实干加巧干”,硬是把一个荒山沟改造成了“中国最美乡村”,不仅拔掉了“穷根”,而且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字幕: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曾经人均收入只有90元。全村人依靠“苦干实干加巧干”,硬是把一个荒山沟改造成了“中国美丽乡村”。 同期: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 毛正新 从倒腾小米、土豆开始,然后到街里建市场,以及回村里发展果园,还有一些工业,也应该说是很艰难地走过来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就是靠着这种干劲。 字幕:大梨树村的改变,从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毛丰美带领村民把万亩荒山变果园开始。 同期: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副书记 温红娟 建设万亩果园,就是把一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们那时候采用的就是小突击,大会战,专业队伍常年干,而且是干部群众都不计较报酬,不计工资,大家都齐上阵的这种模式。 同期:上海游客 刘袆呐 有一个带头人,特别地团结,把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工程给实现了,这个精神还是很震撼的。 字幕:近40年来,他们靠勤劳的双手建成了以万亩果园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以金翼钛业为骨干的集体工业,以凤泽市场为龙头的现代商业,以农业观光为品牌的乡村旅游业,村集体总资产超过5.5亿元。 同期: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村民 车世利 往山上拉游客,我也看,看那干字文化,既要亮天干,头顶烈日干,老百姓一干就有收获,我就自己在(衣服上)印上了大梨树的精神“干”,我印上这个衣服之后,我拿来在这挂着,来很多游客一看这个很好奇,大梨树的精神,口号都是“干”,他都买,我那一年卖那一种衣服卖了十多万件。 字幕:车世利只是大梨树“富起来”的一个代表。 同期: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 毛正新 对大梨树提出新的要求,要开展二次创业,实现二次腾飞。我们重点主要还是在从农业,从设施农业发展,后续配套旅游这个角度开展工作。这些年我们搞了设施大棚200多栋,主要发展大樱桃,我想过去老书记创业时候体现更多的是苦干,我们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实干和巧干。 字幕:如今,走进大梨树村,苍翠的山岭之间,一座9.9米高的火红色“干”字碑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新华社记者米立公、姜兆臣、洪可润辽宁丹东报道。(完) (资讯)走进“中国朝鲜族第一村”  主持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是一个坐落在长白山下的朝鲜族小村庄,因乡村旅游声名远扬,有着“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的美誉。 字幕: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因乡村旅游声名远播,有着“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的美誉。 红旗村处于延边州首府延吉市通往长白山的必经之路上,适合发展旅游业。 同期:吉林省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绍科 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一个民族,这样我们就看好了红旗村。进来以后是我们企业加农户,和老百姓一起去合作。2010年、2011年是装修,2012年是正式开始运营,在2012年我们就接待了将近17万的游客。 字幕:旅游公司陆续建起了民俗演绎大厅、民俗体验馆、朝鲜族百年民居等参观体验场馆,政府部门出资建设灵芝采摘大棚、稻田观赏木栈道等观光项目。 同期:游客 张萍 我来到这边感觉特别好,朝鲜族这边的文化、招待客人的热情呀。以后我会多多来这边旅游的。 字幕:2018年,红旗村游客人数达到45万人次。红旗村集体收入可达40万元左右。通过参观、体验、民宿、采摘等旅游项目也让村民增加了收入。 红旗村,这座因民俗旅游而兴的村落,正乘着全域旅游的东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再次启航。 新华社记者褚晓亮、姜明明、高楠、林宏长春报道。(完) (资讯)西藏园:体验原汁原味吞巴风情 主持人:五彩经幡、鲜花柱、格桑花田、雪水溪流......这些西藏自治区的风景名物,都在2019北京世园会西藏展园一一呈现。 解说:在西藏园的建设过程中,来自西藏的工匠带来原汁原味的“打阿嘎”修筑工艺,建筑所使用的多种原料也是从西藏运来的,包括木材、石头,还有独特的建筑材料——白玛草,让人真切地体验到浓郁的西藏风情。 同期:北京世园会西藏园施工方现场负责人 秦建余 原汁原味提倡本土。比如主体的石材、彩绘的原料以及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是来自西藏当地的。 解说:西藏园的设计以当地特色的吞巴民居为核心,融合鲜花柱、五彩经幡、雪水溪流、格桑花等元素,织绘出一幅展现尼木吞巴风光和当地幸福人居的画卷。新华社记者庞元元、马晓冬、夏子麟北京报道。(完)  (资讯)国际竹藤组织展园:竹与人居的和谐之美 主持人:竹和藤是大自然的奇妙产物,可用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装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优化生态环境的两种重要非木质资源。 解说: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国际竹藤组织也设立了名为“竹之眼”的独立展园,为人们认知、探索和创新竹藤的独特潜能提供了新的视角,特别是挖掘竹藤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同期:北京世园会国际竹藤组织展馆竹结构设计师 邵长专 我们这个建筑主要结构是用竹子来做的。以前可能大家以为竹子只能做跨度很小的一些“农家乐”,或者一些乡村的、度假区的一些小亭子、小房子之类的建筑。然后从我们这个馆开始,我们是希望能够给社会上展示另外的一个方面,竹子、竹建筑或者竹结构,它可以做的跨度也会比较大,使用的范围也会比较广,也可以适用于城市里的一些公共性建筑,包括博物馆。我们这个也是展览馆美术馆之类的。同时这么大跨度,也可以用在以后灾后重建,快速可以修建的一些,特别是(竹藤)产出区域比较多的地方。 具体到这个馆,它的跨度已经达到了32米,这个是目前世界上单体跨度最大的一个(竹藤结构)场馆了。竹子是用了5000多根,整个场馆用了5000多根。 解说:国际竹藤园以“竹之眼”命名,通过对展馆和花园的解构和融合,将展馆空间嵌入花园,创造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圆竹、工程竹材构成的主体竹建筑从花园土壤中拔地而起,将竹藤的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完美结合体现。 新华社记者庞元元、马晓冬、夏子麟北京报道。(完)  (资讯)云南园:七彩云南 迎客八方  主持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2019北京世园会云南展园匠心独具,以山川为基、河流为脉、古道串联、建筑点睛,充分展示了七彩云南的民族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为游客呈现出一个原生态的植物王国。 解说:在这座3000平方米的多彩园林,流线型的茶马古道贯穿南北,游路、水流、山石点缀其中,吉象迎宾、雀舞广场、茶语清心、风花雪月、湖光山色、沁芳坪、茶马印记、云峰飞瀑、枕峦亭、云岭花台、樱花谷、石林可园“十二景”星罗棋布。通过对云南真山真水格局的还原,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对彩云之南的认知之旅。 同期:北京世园会云南展园负责人 和际春从云南古道的一个游路进来以后,通过建筑的一个变化,植物的一个变化,从门口这一块入口的一个游路一直到里面,后场这一块的一个变化,也就是说有个比较典型的一个立体式的一个气候的变化,也是山川地貌的自然海拔的一个变化。大家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3000平方米的一个展园,实际上开启了对云南的认知之旅。解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展园主体,滇中地区白族特色民居展现了传承千百年的民族手工技艺。石雕、木雕、砖雕、泥塑、彩绘,均由云南当地的匠人精雕细琢现场完成。新华社记者庞元元、马晓冬、夏子麟北京报道。(完)  (片花) (聚焦)为了大漠里的姹紫嫣红 主持人:欢迎回来,这里是《环境》,下面进入本期聚焦。“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这句话曾经是对甘肃省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八步沙最深刻的注解。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风沙线长达132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风沙肆虐,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81年,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当地六位老汉三代人用白发换绿洲。  解说:今天的八步沙林场,姹紫嫣红随处可见,曾经的黄沙大漠已经是山岳染绿,花木点点。 同期:第二代治沙人 郭万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八步沙的风沙(每年)实际意义上的大风就要刮五六次,那时候老人们种的小树苗,有的时候风大些就刮跑掉了。以前这个地方人都站不住,更别说开花了。 解说:1981年,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当地六位老汉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在治理沙漠承包合同书上摁下红指印,以联户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几把铁锨,开始了治沙造林,这一干就是三代人。 沙漠离村庄有七八里路,六老汉吃住都在沙窝窝里。他们在沙地上挖出一个深坑,上面用杨树杆子支椤起来,再盖点茅草就成了临时的“治沙指挥部”。六老汉白天在沙漠里劳作、夜里睡在地窝子里。 同期:第一代治沙人 张润元 沙子对我们危害最大,我们不承包谁承包呢。我是最小的了,我进沙窝的时候是四十岁,我们有几个老汉是五十几岁、六十几岁了。低处的沙子越刮越高,后来我们把树一栽,地里有草了,遮住了,这个沙刮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解说:治沙第一年,六老汉造林一万亩,转过年开春,一场大风把六七成的苗子刮没了。时任古浪县林业局局长了解情况后,亲自带着6名技术员来到八步沙,和六老汉一起出谋划策。他们发现,在有草的地方栽种的树苗顶住了狂风,没有被刮跑。 在沙漠中造林,栽上、吹跑,再栽、再吹跑,继续栽……成活一棵树往往意味着栽种五、六次。六老汉观察发现,在树窝周围埋上麦草就能把沙子固定住,树苗就能保住。由此,当地流传起一句顺口溜:“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 同期:第一代治沙人 张润元 我这辈子就陪着八步沙,我死的时候,能看到林子就好了。 解说:渐渐地,一个乔、灌、草结合的荒漠绿洲在八步沙延伸开来。十年,六老汉用汗水浇绿了沙漠。八步沙绿了,治沙的人却老了,经年累月的治沙工作使得六老汉疾病缠身,其中四位已经过世。老汉们走的时候约定,六家人每家必须有一个“接锹人”,不能断。六老汉的儿子、女婿接过了治沙的铁锹,“六兄弟”成为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1982年,在供销社上班的郭万刚被病重的父亲叫回来治沙种树。起初,郭万刚并不乐意做“护林郎”,甚至一度盼着林场散伙,好去做生意。 同期:第二代治沙人 郭万刚 当时很不愿意来,那时候人们就觉得,天要刮风要下雨是自然灾害,是人不能抵抗的自然灾害,几个老人治沙是不可能的。当时为了应付父亲,就想着暂时先顶替一下,干一段时间,等他把这个事情淡忘了,我就接着回去上我的班。 解说:但1993年的一场沙尘暴,彻底改变了郭万刚的想法。1993年5月5日17时,当地平地起风,随即就变得伸手不见五指,蓝色的闪电伴着清脆的炸雷轰了下来。郭万刚当时正在林场巡沙,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吹成了滚地葫芦,狂风掀起的沙子转眼将他埋在了下面。郭万刚死里逃生。 同期:第二代治沙人 郭万刚 听外边的人说。我们有20多个放学路上的娃娃被风沙卷走了,多大的风,能把我们的娃娃都给卷走。我们吃点苦,没事,没什么,无论多苦多累,我们也要把风沙治得小一点,让沙尘暴离我们远一点。 解说:自此,第二代治沙人下定决心,“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死!”,治沙不能只守摊子,2003年,“六兄弟”主动请缨,向腾格里沙漠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进发。 “六兄弟”度过了十多个春秋,完成治沙造林6.4万亩,封沙育林11.4万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2000多万株,工程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八步沙林场。  同期:第二代治沙人 郭万刚 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每到五月份以后,各种鲜花都开了,假如说没有治理,以前不可能这个地方,人都站不住,更不能开花了。 解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六兄弟”得以不断放飞梦想,治沙造林的步伐不断前进。“六兄弟”成立了“八步沙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承包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并承接了国家重点工程西油东送、干武铁路等植被恢复工程项目,带领八步沙周边农民共同参与治沙造林,在河西走廊沙漠沿线“传经送宝”。 2017年,郭朝明的孙子郭玺加入林场,同林场的大学生一起成为第三代治沙人。从过去的“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土办法到打草方格、地膜覆盖、细水滴灌的科学治沙,三代人治沙的手段不断创新,治沙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同期:第三代治沙人 郭玺 爷爷走的时候说,我们四个孙子必须有一个到八步沙里面来,把八步沙管理好、看护好。 解说:这些年,八步沙林场也在努力转型,从过去单纯治沙转而向沙漠要效益。林场利用各种绿化工程项目,带动近1000户周边农民脱贫致富。2018年,在古浪县委县政府的鼓励帮助下,八步沙林场又开始探索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帮助贫困移民发展特色产业,仅年劳务费发放金额就达到了3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治沙、经济脱贫的双赢。 同期:第三代治沙人 郭玺 当时就觉得,爷爷们辈、大伯们辈,那时候他们太苦了太累了,看看那片花,那是他们的成绩,相当好,在沙漠里能看见花开,特别漂亮,所以我信心充足地留了下来。  解说:1999年,甘肃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中共古浪县委、县政府曾为“六老汉”和郭万刚及八步沙林场镌碑立传。今年3月份,“六老汉”三代人治沙群体又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三十八年,六老汉三代人用白发换绿洲,世代相传的誓约响彻在八步沙湛蓝明亮的天空。那片映着翠绿色的防护林,守护着八步沙荒漠化的底线;那三代坚守荒漠的治沙人,带领着农民脱贫致富;那片承载着三代人治沙理想的姹紫嫣红,为绿意勃发的西北戈壁增添一抹艳丽。 新华社记者张睿、姜伟超、范培坤甘肃报道。(完)  (片花) (观察)绿色奇迹之治水篇 主持人:近年来,中国大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用实际行动描绘出生态文明的美好图景。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认同和贡献的认可不断增强。那么,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到底做出了哪些成就?一起来看《绿色奇迹之治水篇》。 文稿略。 综合报道。  (片花)  (风景)甘肃天水:连翘花开美如画 主持人:温暖的春风吹醒了漫山遍野的连翘花。近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石家河村的连翘花盛开,给春日的秦州增添了一抹亮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节目的最后,一起来看一看。 文稿略。 新华社记者马莎甘肃报道。(完) 主持人:好的,本期《环境》就是这些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