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无声世界的景泰蓝技师

无声世界的景泰蓝技师
2020年12月03日 21:45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社新闻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景泰蓝技师、听障人士赵楠,在工作台为景泰蓝作品“点蓝”上色。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倪元锦、黄昕欣)今年38岁的赵楠是景泰蓝技师,也是一位听障人士。一岁时高烧后的用药不慎,导致失聪。

  赵楠于2006年进入北京市珐琅厂学徒并工作,从事景泰蓝制作的“点蓝”工序,至今已14年。当年同时进厂的听障人士,还有另外三女一男。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介绍,十几年前,厂里开始在听障人士中招收学徒从事景泰蓝制作。师父带徒弟,一对一培养,从开始接触到熟练操作,至少需要五六年时间。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造型典雅雄浑、纹样繁复、色彩清丽庄重,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自诞生伊始便是宫廷御用珍玩,受到明清皇室的推崇和喜爱。

  1956年,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钟连盛说,招收残疾员工的传统,可追溯至建厂之初,以行动不便的肢残和聋哑人为主。

  “景泰蓝是手工技艺,不同于机器操作工,手工技艺对行动不便、交流欠顺畅的残疾人比较‘友好’。”钟连盛说,北京市珐琅厂当前员工130至140人,听障等残疾员工占比约1/8,多来自学校的就业推荐。

  景泰蓝制作包括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序。北京市珐琅厂残疾员工主要从事掐丝、点蓝两道工序。

  赵楠从事的点蓝工序,是把事先备好的珐琅釉料,依照图案所标示的颜色,填充入焊好的铜丝纹饰框架中。

  赵楠先后师从卫鲜平、罗淑香两位师父,在她心里,前者耐心平静、后者和蔼可亲。听障人士无法用言语交流,赵楠学徒时是用笔纸传授、用简单动作表达,再去模仿手艺手技,多看师父的示范和实操,边学边做。

  从事景泰蓝制作工作14年的聋哑人赵楠已经成为景泰蓝技艺国家二级点蓝技师。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近些年,智能手机社交聊天App的语音转文字功能,让师徒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和高效。

  “2011年,我跟师父共同制作了由几位工艺美术大师合作设计的献礼作品《和平尊》。2014年,我厂承接设计制作了一对高4米的大瓶,巨型作品,非常有挑战。”赵楠用手机写下了印象深刻的作品。

  而最令她自豪的,是制作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国礼《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

  “景泰蓝工艺的最大特点是可传递出作画人心中的真与美。”赵楠写道。忌浮躁、静下心、沉住气、耐寂寞,是她的心法。

  2019年初,赵楠收了徒弟,也是厂里聘用的听障人士,20岁的刘鸣燕昊,先天失聪。

  刘鸣燕昊用手语和赵楠交流,在她眼中,师父很有耐心,幽默、有趣、专注。“师父配色很厉害,无论多重要的任务放在她身上,都能出色完成,认真负责到底。”

  “徒弟的手法不够熟练,但我相信她能像我一样,脚踏实地、认真耐心地完成点蓝配色工作。而我会像我师父那样悉心教导,一步一步带她成长。”赵楠信奉“积跬步至千里”,她说,景泰蓝制作的精髓,是坚持把一点一滴的琐碎做到极致。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景泰蓝技师、听障人赵楠,在向其徒弟、听障人刘鸣燕昊,讲解“点蓝”上色的技巧。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艺术是无对象的慈悲。”这是刘鸣燕昊的微信签名。“这句话让我在配色填色时心静如水。笔下的花鸟鱼虫,一切生物,仿佛在赏瓶表面活了起来。”她告诉记者,学习并从事景泰蓝制作,体会到了久违的自信,景泰蓝给生活注入了活力,未来可期。

  而对于从事掐丝工序的听障人士袁婷来说,让她痴迷于这项艺术的,是景泰蓝精美的图案。掐丝工序在点蓝之前,是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图案花纹,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筛上银焊药粉,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我喜欢图案,比如敦煌装饰图案、花卉图案等,景泰蓝工艺品就像酒,越陈越香。”今年37岁的袁婷,从业9年多,她说,接触景泰蓝后,体会到“专注可以让人稳如泰山”。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