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半月谈 | 从刀耕火种到小康,这个“原始部落”究竟做对了啥?

半月谈 | 从刀耕火种到小康,这个“原始部落”究竟做对了啥?
2020年12月30日 16:05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社新闻

  从刀耕火种到小康,这个“原始部落”究竟做对了啥?

  半月谈

  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这里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第一批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

  ……

  从原始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用了几千年的时间,而以翁丁为代表的临沧少数民族村寨仅仅只用了几十年。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告别刀耕火种,走出森林大山,守望传统文化,拥抱现代文明……

  从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少数民族群众逐步调整、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高原、草原、乡村,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舒适而温馨的家园,让少数民族同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动带来的美好新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下,临沧大大小小的村寨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新篇章。

  通过脱贫攻坚,临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临沧“三个抱得最紧”的时期:全市有3千多名工作队员奋战在脱贫一线,干部和群众、贫困户和工作队员“抱得最紧”;五级书记抓脱贫,各级挂钩帮扶部门深入一线开展工作,上级和下级“抱得最紧”;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与贫困地区“抱得最紧”。

  党的领导是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而党的政策如同一条藤,通过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努力就会结出无数的瓜果。翁丁村探索建立“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党委、政府主导,村党组织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创新“积分制”管理方式,社员除获得固定分红外,还可参加景区民俗活动表演获得积分,根据积分领取工资;建立积分制管理。动员群众以“积分制”和“分红制”参与景区旅游服务管理,实现“村民”变“股民”,“农民”变“工人”,收入分配方式由“积分制”向“股份制”升级。

  临沧市还建成2200万亩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坚果、核桃、茶叶、甘蔗等种植面积均在全省前列,贫困户人均拥有产业基地5亩以上。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造临沧产品品牌,临沧重点抓好蔗糖、核桃全产业链建设,重点抓好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重点抓好地理标志申报、检测实验室建设、产品标准制定、引进好的加工企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工作,着重解决农产品下山难、销售难等问题。

  临沧的村寨过去常常能看见人们伸手要低保、要补助。现在通过政府补助和银行贷款帮他们盖起新房。在产业帮扶下,不仅改掉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帮助村里有实际困难的家庭一起致富,不让任何一个人成为村里的“脱贫洼地”。如今,村民要补助救济的少了,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的少了,问发展项目的多了,相邀外出务工的多了,田间地头都是人们挥汗如雨的身影。

  2020年5月,云南省政府批准临沧市永德县退出贫困县,这标志着临沧在云南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千百年来,困扰边疆人民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回顾临沧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我们十分感慨。五年的脱贫攻坚下来,群众的房子漂亮了、收入提高了,出行问题、吃水问题、用电问题、读书问题、看病问题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全面改善,边疆的村村寨寨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欢笑。

  “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如今,阿佤山奋进的鼓声振天,生动诠释着边疆少数民族跨越千年的巨变。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临沧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奔向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临沧脱贫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