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典音乐与文学“跨界互动”令乐迷如痴如醉

古典音乐与文学“跨界互动”令乐迷如痴如醉
2021年01月15日 19:26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社新闻
图为“文学与音乐的天作之合——《雪枫文学音乐课:古典音乐中的文学名著》新书发布会”现场,挤满了近百名乐迷。新华社记者张漫子摄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张漫子)“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关注到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近年来,随着古典音乐教育的普及,诗与乐这对文艺“双生花”滋润着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心灵。

  “文学与音乐的天作之合——《雪枫文学音乐课:古典音乐中的文学名著》新书发布会”,日前以一场音乐讲座的形式在北京举办。前来聆听“古典音乐中的文学课”的乐迷挤满了发布会现场。

  中国音乐评论家刘雪枫说:“纵观音乐史,文学对音乐的影响由来巨大,文学名著是许多音乐创作的源泉。许多小说家的灵感、其创作故事的结构也往往来自对古典乐创作规律和音乐结构的借鉴。因此从文学名著入手去欣赏相应的音乐经典,是一条便捷顺畅的审美途径。”

  文学作品从构思、创作到传播、影视化,都往往有音乐的身影。中国当代不少著名小说家,常以古典乐为灵感,或者深受音乐叙事的影响。作家余华曾说:“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确切地说是我注意到了音乐的叙述,我开始思考巴尔托克的方法和梅西安的方法,在他们的作品里,我可以更为直接地理解艺术的民间性和现代性。”

  图为“文学与音乐的天作之合——《雪枫文学音乐课:古典音乐中的文学名著》新书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漫子 摄

  为了推动音乐普及,中国音乐界、音乐评论界的许多学者近年来围绕文学与音乐之间的互动,创作了许多文艺力作。例如由中国著名古筝表演艺术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袁莎执导并主演的中国首部筝剧“筝与诗”,以筝史为脉络,融诗词、演诵、戏曲、舞蹈于一体,借由中国古筝艺术的发展史,讲述了中国自春秋战国时代至今的历史变迁。作品通过对《孔雀东南飞》《长相思》《钗头凤》等中国名曲的文学化演绎和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加工,丰富了许多观众对中国古典文学和音乐的认知。

  北京乐迷刘矜芝说:“以前总以为古典乐与文学的边界泾渭分明,听过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于1874年的《卡门序曲》,再去对照梅里美创作于1845年的小说《嘉尔曼》,更能体会这两种艺术之间的催化与共鸣。”

  北京一名音乐教师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迅猛,一批线上的知识付费平台兴起,激发了许多普通乐迷付费订阅音频节目或音乐课程的意愿,在蜻蜓FM或喜马拉雅FM、互联网问答社区知乎、得到App等平台,订阅艺术类课程的群体越来越多,文学与音乐“跨界”的普及类课程尤其受欢迎。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线下的艺术沙龙、线上的音频课程,在图书出版领域,文学音乐读本也常常冲入热销榜。

  “在20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很少有人对中国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做评论、引导,更少有普通人关注古典乐。”中国爱乐乐团团长李南说,很高兴看到今天在中国,有更多并非从事音乐专业的音乐爱好者走进古典音乐殿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文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