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海南儋州:两千年调声古韵悠扬唱新歌

海南儋州:两千年调声古韵悠扬唱新歌
2019年09月17日 14:14 新华社作者:新华社

  

  新华社海口9月17日电(记者凌广志 严钰景 刘博)夜幕初降,海天相接处云绯霞红,落日的余晖把高挑的椰子树染成金色,海南儋州市木棠镇神冲村海边的一片空地成了天然的舞台,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每周至少在这里聚会一次——唱调声,中秋节前后更是日夜歌声不断,处处皆是舞台,儋州成了歌的海洋。

  月圆之夜的调声在热情的男女集体对唱中拉开帷幕,海浪也在为这场农民赛歌会打着澎湃的节奏。木棠镇昌兰村39岁的何伟喜是男队的“调声头”,他带领20名队员率先上场,他们手勾手一字排开,左右晃耸肩,双脚也配合手臂摆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容。

  不需要任何音乐伴奏,仅凭人声原音,调声唱起来豪壮奔放、热烈明快、韵律优美。“侬不来时不舍得,哥怎舍得侬不来。”男队唱起了时下最流行的调声曲目。

  从儋州市新州镇专程赶来的郑锦月平时腼腆不爱说话,唱起调声来像变了个人。“一个石头扁又扁,哥坐一边侬坐边。石头生得千年坐,等哥与侬坐千年。”郑锦月带领女队大方地唱了起来。女队也是并肩携手,互钩小指,身体伴随歌声自然摆动,显得整齐美观。

  儋州自古就有“诗乡歌海”之称,明代《儋州志》中记载的“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妆饰来游,携手并肩,欢歌互答。”形象描述了儋州人踏歌对唱、以歌交友的风俗。

  “儋州调声发源于西汉中后期,盛于唐宋,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晓平介绍,作为一种稀有民歌,调声仅流传于儋州一地,兼具竞技和娱乐性,已在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调声以儋州方言进行男女对唱,最少不低于十人,人数不设上限,男唱女答,时间不限,以“唱倒”对方为止。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和大年初二,农村地区调声者动辄上千人,儋州市区中兴大街曾有数万人上街对唱的壮观场景。

  “唱调声没有固定场合和时间,农闲时节、逢年过节,在山坡野地、田间林下、乡镇集市等都可进行,一般都是在晚上,有时通宵达旦。”儋州市文联主席王威说,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贬居儋时常为“蛮声彻夜不息”而感动,他曾用“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等诗句生动地记述这项民间音乐艺术活动。

  “儋州人骨子里似乎天生有诗与歌的基因,无论是乡间老妪,还是黄毛顽童张口就来。”王晓平感慨,调声注重押韵,一唱四句,咏叹的律动使人振奋,从前主要是抒发爱情、寻觅伴侣,如今结合时代特征涌现了很多新歌词。

  “水利开通灌四境,农民生产满坡青。”“电话电灯通四境,在屋就通到北京。”“村村都得通公路,硬化水泥路最平。”……这些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派”调声词全都出自木棠镇88岁的赵广扬阿婆。

  赵广扬是儋州有名的调声“词作家”,她即兴而发、口头创作的歌词多达千首。王威认为阿婆的作品“触物而起情”,题材广泛、俯拾即来,有叙事言情,有写景抒怀,有劝世教化,平民视角聚焦的是兴修水利、三通一平、住房保障、耕田免税等扶贫举措。

  从晚上八点到十一点,何伟喜和郑锦月两队的对唱几乎没有停过,围观的村民也越聚越多。郑锦月边唱边拉着记者加入调声队伍里,男女两队一齐上台边唱边靠拢,近50人手拉手围成一圈,边唱边逆时针转着跳。

  “客到咱欢迎拍手,欢迎贵客到儋州。儋州人盛情好客,五湖四海广交流。”一曲接着一曲唱,一圈接着一圈跳,热烈的氛围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观众们全都站起来鼓掌喝彩,快门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唱完最后一曲已近零点,可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男女两队组建了一个60人的微信群,以文字形式继续在群里对歌,也方便下次约歌。

海南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