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霍启山:建立南沙国际人才飞地 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前行

霍启山:建立南沙国际人才飞地 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前行
2019年01月28日 15:07 新浪网 作者 21CN官方微博

  霍启山:建立南沙国际人才飞地 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前行

  广东省政协委员霍启山

  1月28日讯 1月26日,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召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一直备受关注,在下午的记者招待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霍启山分享了本次提案,希望着重讲述在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内建立国际人才保税平台的建议。

  

  作为港区政协委员,霍启山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面临众多挑战和阻力,需凝聚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横琴和南沙三个组成区, 最大程度形成交通、产业和营商环境的机制协同。

  粤港澳三地拥有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有逾百所高校、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且大湾区交通网络通达,有能力领先的港口群和专业化的医疗队伍,为人才安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霍启山建议,在广东自贸区南沙区内试点建立人才飞地,打造大湾区国际人才自由和保税港,具体建议如下:

  一、 广东自贸区的南沙新区片区占地60平方公里,是整个广东自贸区116.2平方公里的51.6%,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当中以庆盛枢纽区块(8平方公里)和南沙湾区块(5平方公里)最具备马上启动国际人才飞地和人才保税区的条件,这国际人才飞地和人才保税区将是一个创新的平台,依托连接香港的交通枢纽优势(庆盛高铁站通达香港西九高铁站、南沙客运港通达香港中港城码头),通过创新在人才和新型服务业生产要素方面的通关和保税管理系统,结合传统人手操作和新型科技的通关、报关和报税途径,引进和聚集国内外新兴产业领域中的领军人才和有关物资;

  二、 可借鉴香港的税收政策,降低在自贸区工作的港澳及外籍人才的税负水平,探索外籍人才入籍归化政策,试点外国人才身份转换制度,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直接在境外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渠道和便利;

  三、 可探索人才保税的额度与该人才带来的产业贡献挂钩,如科技转化成果、论文发布、培养青年科研人才团队等。人才定位方面,庆盛枢纽区块将可以高等教育、基础研究和项目前期孵化的人才为主,未来香港科技大学南沙分校将为区内提供大量的优秀青年人才和科创团队,而南沙湾区块内客运港邻近地区将可以应用、产业化和服务业的青年和人才为主,两个区块联动发展,并依托与其他广东自贸区的交通网络,促进南沙片区与其他广东自贸区的生产要素的整合和增值,鼓励广东自贸三区共同研发、生产和流通这些创新和科研的成果,而香港发挥的作用则是在金融和融资方面,为自贸区内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壮大企业发展;

  四、 国际人才飞地和人才保税区也需推动粤港澳三地“社保医保+医疗+教育”的互认互通,就医保方面,建议通过锁定几个有发展前景的医疗产业领域来做试点。就目前形势来看,中国在基因和细胞治疗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能与美国竞争,甚至能超越美国,现在中国本土药企在这方面的药品价格是美国进口药的1/6-1/3左右,未来有望进一步减低生产成本,与跨国药企在产品质量、价格和适应症上进行正面竞争。目前已有多家中国公司进行基因和细胞治疗的临床实验,预计大概3年后能获批上市,建议在人才保税区和飞地内部署落户和聚集这些治疗服务、制药公司和研发服务机构,建立这些新兴医药在准入中国和输出外国的标准和规范,吸引中国人、港澳人士和外国人来使用这些较廉价又质量相当的国产治疗服务,并研究把这些服务纳入内地的医疗保险制度内。这个保税区未来也引进外国的先进药和治疗技术给病人使用,并纳入港澳乃至外国的保险系统里,把这个国际人才飞地和保税区形成一个双向的、具备带头作用的集国际医药研发、前沿教育、临床试验、治疗服务和保险制度互通的创新示范区。

  五、同时,本人还建议广东须精细化研究大湾区内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协同效应,提高生产和流通效益。

  除此之外,霍启山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很快正式出台,将与京津冀、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区驱动国家未来的深化改革开放。2017年大湾区9+2城市的GDP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占全国12%,预测到了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将超过日本东京湾区和美国纽约湾区,在世界四大湾区中占据首位。新兴产业将会成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广东必须精细化研究大湾区内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协同效应,以及自贸区内新兴产业链各链条的连接和整合,提高生产和流通效益,因地施政,摒弃本位主义,包容业界声音,在其他开放经济体中胜人一筹,牢牢把产业质量和人才培育事业做好、做稳,为我国在新时代进程中,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