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大唐帝国掌控西域始末,数置安西四镇

大唐帝国掌控西域始末,数置安西四镇
2019年03月14日 09:40 新浪网 作者 竹吟风创作号

  唐初西域处于西突厥控制之下,唐朝要战胜西突厥,解除西北边区的威胁,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则必须取得西域。大唐帝国自贞观四年至贞观二十二年,历时十八年分为四步完成了对整个西域的掌控。

  第一步 置地西伊州

  贞观二年(628)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为其伯父所杀,引起内乱,西域震动。

  贞观四年(630)西突厥属地伊吾(今新疆哈密)城主举所属七城内附,并亲自入朝长安。唐太宗于其地置西伊州,作为经营西域的第一个据点。

  第二步 扫灭高昌

  隋唐之际,西域主要有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等五个王国,天山以北是西突厥人生活地区。高昌国(今新疆鄯善、吐鲁番两县地)是中原王朝通向天山南北路的出口,古代中西交通的要道。国王麴氏原为兰州汉人,北魏景明元年(500)被推为王,故高昌在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模仿和学习中原王朝,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厥(其)土良沃,谷麦岁再熟,有葡萄酒,宜五果,有草名白叠(棉花),国人采其花,织以为布。有文字,知书计”。人口三万七千余,有兵一万余人。

  大唐帝国掌控西域始末,数置安西四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高昌王麴伯雅遣使人贡,贞观四年(630)高昌王麴文泰入朝长安,太宗对他赠赐甚厚。高昌除贡献拂蒜狗、玄狐裘等方物外,“西域诸国所有动静,辄以奏闻”,双方关系协洽。时西域通内地之碛路已于隋末闭塞,西域商贾皆道经高昌,贞观六年(632)焉耆王突骑支请复开碛路以便往来,太宗许之。高昌王麴文泰闻之大怒,遣兵大掠焉酋,与西突厥乙毗陆可汗结盟,共同“遏绝西域商贾”,阻隔西域诸国与唐通商,对途经高昌的西域入唐贡使,任意拘留,抢掠贡品。并侵扰唐的伊州,扣留逃出西突厥取道高昌南返的汉人,傲慢唐使,挑拨薛延陀与唐的关系。

  贞观十三年(639),太宗征麴文泰入朝,文泰称疾不至,于是决定出兵平定高昌。“时公卿近臣,皆以行经沙碛,万里用兵,恐难得志,又界居绝域,纵得之,不可以守,竞以为谏”。太宗力排众议,十二月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薛万均及契芯何力部步骑数万以击高昌。

  大唐帝国掌控西域始末,数置安西四镇

  贞观十四年(640)麴文泰闻唐出兵,谓其国人曰:“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得有隋之比。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当以逸待劳,坐收其弊。若顿兵城下,不过二十日,食尽必走,然后从而虏之。何足忧也!”但出其意料,唐军很快兵临碛口,麴文泰忧惧不知所为,随即惊吓发病而死,子麴智盛继位。

  (陈国公侯君集善能为千里奔袭,另一成名战讨平吐谷浑之战,也是千里追击,深入不毛,追的吐谷浑王伏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终众叛亲离,为左右所杀,详见拙作《大唐帝国讨平吐谷浑始末,侯陈公千里追击剿伏允》 )

  时高昌童谣云:“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八月唐军至田城(即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晓谕不下,攻半日而克,虏男女七千余口。大军直趋其都城高昌城(今吐鲁番东哈拉和卓堡西南),击败高昌军,直抵其城下。麴智盛力图固守,侯君集命填堑攻城,以撞车毁其城堞,炮车抛石,飞石如雨,又作巢车,高十丈,可俯瞰城中。城中大惧。初,麴文泰与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相约,有急相助,如唐兵至,“共为表里”。侯君集出兵,乙毗咄陆遣其叶护屯兵可汁浮图城,声援高昌。及唐军至,可汗畏惧,西走千余里,叶护以城降唐。麴智盛援绝计穷,开门出降。侯君集分兵略地,全部收回三州五县二十二城,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户八千四十六,口三万七千七百。

  大唐帝国掌控西域始末,数置安西四镇

  平定高昌以后,唐太宗以其地置西州(治所在高昌城),并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留兵镇守,以可汗浮图城置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侯君集虏高昌王及其群臣而还。“于是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

  第三步 扫灭焉耆

  焉耆国(国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城市附近)“东接高昌,西邻龟兹……典王姓龙氏,名突骑支,胜兵二千余人,常役属于西突厥。其地良沃,多葡萄,颇有鱼盐之利”。有户四千余,从事农牧,贞观初年焉耆王突骑支曾遣使于唐,贡献方物,并获准开通大碛商路,因而遭高昌袭掠。侯君集进攻高昌时,焉耆请为声援,高昌灭后,唐太宗诏以高昌所掠焉耆七百人还焉耆王。高昌既灭,西突厥笼络焉耆,其大臣屈利啜为其弟娶焉耆王突骑支女,与焉耆结为姻亲,互为唇齿,抗拒唐朝。

  大唐帝国掌控西域始末,数置安西四镇

  郭孝恪

  贞观十八年(644)唐以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三千击焉耆。焉耆城四周环水,恃险而不设备,唐军倍道兼行,夜至城下,将士浮水而渡,至晓登城,俘其王突骑支,留王弟粟婆准摄国事而还。不久于其地置焉耆都督府。郭孝恪锁突骑支至洛阳,赦其罪,后太宗葬昭陵,刻突骑支石像列于陵前。

  第四步 扫灭龟兹

  龟兹国(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在焉耆之西,“有城郭屋宇,耕田畜牧为业”,“学胡书及婆罗门书、算计之事,尤重佛法”,“有良马、封牛(一种高背的大牛),饶葡萄酒”。矿产丰富,是我国最早用煤冶铁的地区之一。

  大唐帝国掌控西域始末,数置安西四镇

  唐高祖即位,龟兹遣使来朝,贞观四年(630)又遣使献马,太宗赠赐甚厚,自此每岁朝贡不绝。后臣服于西突厥,唐灭焉耆时,龟兹曾遣兵援焉耆王突骑支,至诃黎布失毕即位,断绝朝贡侵扰邻国,在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控制下,与唐为敌。

  贞观二十一年(647)十二月以阿史那社尔为昆丘行军大总管,契芯何力为副总管,与安西都护郭孝恪等率唐兵及铁勒、突厥等兵合十余万击龟兹。

  贞观二十二年(648)九月,阿史那社尔率军先破西突厥处月、处密二部,十月,引兵自焉耆之西趋龟兹北境,五道进军。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逃走。龟兹王诃利布失毕与其相那利率兵五万拒战,大败,逐北八十里。布失毕走保都城,阿史那社尔攻克之,由安西都护郭孝恪驻守。布失毕轻骑西走,保拨换城(故址即今新疆阿克苏),社尔攻四十日,拔拨换城,擒布失毕。其相那利逃走,引西突厥兵反扑袭都城,郭孝恪守备不严,于激战中阵亡,唐军力战,那利兵败被俘。阿史那社尔乘胜连下五大城,遣使前往各城晓示祸福,“降者七十余城,宣谕威信,莫不欢服”。唐灭龟兹,西域大震,各族首领纷纷摆脱西突厥的统治,服属于唐,贡使往还,通商不绝。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王伏阁信闻阿史那社尔灭龟兹,遣使送骆驼三百峰以劳军。西突厥慑于唐军威力,亦“争馈驼马军粮”。阿史那社尔立龟兹王布失比之弟叶护为龟兹王,勒石记功而还。

  数置安西四镇

  唐政府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设置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个军镇,统属于安西都护府,称为“安西四镇”。

  高宗显庆三年(658)正月,龟兹大将羯猎颠,抗拒唐朝,遣杨胄率兵大破之,擒羯猎颠及其党与,尽诛之。以其地为龟兹都督府,立布失毕之子素稽为龟兹王兼都督。五月,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大唐帝国掌控西域始末,数置安西四镇

  高宗咸亨元年(670)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陷龟兹拨换城,高宗下令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勘四镇。

  高宗调露元年(679),西突厥连合吐蕃侵逼安西,吏部侍郎裴行俭乘送波斯质子归国之便,途经西州,“召四镇诸胡酋长”以畋猎为名倍道西进,猝至西突厥部落,擒其可汗阿史那都支及其别帅李遮匐而归,留副使王方翼于安西,使筑碎叶城(故址在前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乃以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为四镇(元龟九六七)。与前异者用碎叶代焉耆”。至此,碎叶始为四镇之一。此为四镇二置之始未。

  高宗永隆元年(680)七月,吐蕃陷龟兹、疏勒等四镇,“会东突厥离唐独立,北方多难,无暇西顾,武后垂拱二年(686)又弃安西。武后长寿元年(692),西州都督唐休璟请复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命王孝杰、阿史那忠节率兵击吐番,大败之,复取四镇,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之。是为四镇之三置。

  是时四镇仍有碎叶而无焉耆。武后圣历二年(699),西突厥突骑施首领乌质勒移衙碎叶,其子娑葛继立,攻陷安西,四镇路绝。唐赦其罪,册为十四姓可汗,赐名守忠。守忠死,部将苏禄为酋长。玄宗开元七年(719),册拜突骑施苏禄为忠顺可汗。忠顺可汗“请居碎叶,因改以焉耆备四镇,此为四镇最末次之改制”。

  玄宗天宝元年(742)时,“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其时四镇有焉耆而无碎叶。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时,安西北庭为吐蕃所隔,皆假道回鹘始能入奏长安。五月,吐蕃急攻北庭,北庭人苦于回鹘需索无厌,与西突厥别部沙陀酋长朱邪尽忠皆降于吐蕃,节度使杨袭古率二千人奔西州,为回鹘所杀。北庭既陷,安西路绝,莫知存亡,四镇遂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