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陈旭光 | 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电影评论何为

陈旭光 | 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电影评论何为
2021年01月29日 15:51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

  

  陈旭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首先要祝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走过了四十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跟改革开放同龄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也走过了四十年,现在要在新的媒介环境和时代语境下谋求更大的发展,恰逢其时。

  我用几个小标题带出我的关于互联网新媒体语境下电影批评何为?电影批评“如何为“等问题的思考。

  第一、“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我们还能做什么?”

  进入互联网时代,对电影批评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时代。文艺批评的“别车杜”时代,就是那个俄国文艺批评的黄金时代,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洛留波夫为代表的时代,似乎是一去难再返了。

  这是一个“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但我们依然要坚持“发声”“发言”,虽然不能一呼百应,哪怕我们的声音飘散在互联网的大漠中。在当下多媒介众声喧哗的汹汹舆情中,无论是学院派、专业影评,迷影观众影评,或者仅仅是一个朋友圈的一个点赞,一次议论,豆瓣、猫眼的一次打分,微博、微信上的一段感想、评论,都是电影最终舆情、口碑评价成型的源头之一,都是无数蝴蝶的一次次震动!都肯定会影响到票房的走势和高低。

  而今天专业影评失去“轰动效应”实际上并非一日之寒,而这与电影本身生产创作的实际,电影的工业生产特性、电影的综合艺术、集体生产特性都是有关系的,这并不稀奇也不必哀叹。

  电影导演主创与电影评论者的关系,如与文学界比,它与诗人和诗评家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诗人和诗评家之间可能确立起很好个人的友谊关系,他们可以圈子里吟诵点评唱和应酬,但是电影导演和评论家之间不一定能够确立这样的关系。就像我这几年电影工业美学思考的那样,导演在电影中的地位降低了,电影不是导演个人的工作,电影是一种工业,电影有很长的时间链条,是一个“长尾”,需要很多工种来协同完成。评论家对于电影的评论,都是在电影上映之后,很难马上就吸收,无法修改。而且有些电影的修改权,几乎不在导演手上。

  但这样是不是就能说影评没有意义呢?非也。影评,包括专业影评、网络影评,各种点赞议论打分评选,对观众影响是很大的,对导演、编剧主创等,也有间接的影响。只要他还想继续做电影。而这种汇合而成的影片舆情、口碑评价,对观众的影响绝对是很大的。观众对观片的选择,对影片的进一步评价又进一步直接影响到票房,尤其是在一个“新口碑时代”。

  第二,“新口碑时代,专业影评其实功不可没”。

  今天做广义的影评的人,很多很多,有专业的,有非专业的,有群众性、粉丝、影迷的,也有普通网民的。我非常赞赏我在北京大学的老师谢冕先生,他说作为批评家,无论如何,要“发言”,要“发声”。

  这几年我在北大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发言、发声,只要发言就是在表明我们的立场,就是宣示我们的存在。这几年在我的北大电影课上,我要求同学们写微影评,120字的微影评,每人每个学期至少20篇,算平时成绩。这些同学听我的讲课,看我和我们的专业文章,但是这些专业素养却是转化为网络化的一二百字的短评。我还鼓励他们海量地发布到他们的朋友圈,发布到他们的微博上去,鼓励三百个学生互相转发。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就是6000多篇微影评。这不也是在做影评的工作吗?虽然不一定很专业,这更成为电影舆情口碑很重要的一环。

  当下的影评生态就是一种是众声喧哗。有专业的,有半专业的,有非专业的等等,这是一个非常“长尾“的知识生产的体系和机制。我们最后对一部影片的评价的形成,就是由大量的不同形态的影评一环一环互动最后形成的,这是一个类似于蝴蝶翅膀的振动效应,我们专业影评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环节,是一个缺之不可的环节。

  所以我们既没法自以为是,也不能妄自菲薄。

  我提出过“新口碑时代”的术语。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走过了口碑和票房严重不一致,甚至成反比的不正常的时代。那个时候,资本过剩,很多资本提前买票房,提前锁定场次,有些偶像的粉丝们都主动拿出钱,预定某部电影很多场次,有些电影还说自己是”负口碑“营销,不惜自我作贱而希望获得关注。

  但在”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内容为王,品质为王,费尽心机的”水军“的工作,充其量只是沧海一粟。资本、水军可能决定和影响前几天的“口碑”,前几天的票房排名和拍片,但决定不了永远。我们“这一届观众”逐渐成长起来,审美趣味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专业。这样的一个新口碑时代,最后形成的口碑,我们是可以相信的。

  互联网时代,网民,只有网民,才是真正的英雄。现在越来越进入了一个真正经过各种舆论传播和生产机制最后形成的口碑,它最终决定影响排片、票房。在这个舆情口碑形成的过程中,无论专业影评还是非专业影评,都是功不可没的。而专业影评对网民大众影评无疑具有某种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无法量化计算。

  也是出于对大众观众的尊重的考虑,我与范志忠教授每年编《中国电影蓝皮书》和《中国电视剧蓝皮书》,邀请专家每年评选十部影响力电影和十部电视剧时,从去年开始第一关就是网络海选,充分尊重影视剧的爱好者、网民观众的选择和投票。

  第三,“影评学会四十周年,我们如何总结“钟惦棐经验”?从钟惦棐“接着讲“?

  在钟老家乡江津的会上,我提出中国电影评论、中国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学派的“钟惦棐经验“的课题。最近就在考虑写这篇文章。我觉得钟老很多思想和成果,在今天互联网时代也非常有用,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虽说现在评论的形态多样化,传播方式也非常复杂多样了,但批评的精神是连贯的,不变的,批评的接受对象,那种最广泛的读者、观众也是不变的。当然,今天影评读者、电影观众的年龄、知识学养、思维和想象力方式等方面则是与时俱进,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

  如钟惦棐先生的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扎根大地、务实实际,敢说真话,尖锐深刻,他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包括中国传统的文论都转化为了自己的血肉,他的影评是真正“信、达、雅”的,真正重视电影观众也尊重影评读者的,他有时苦口婆心,常常直言不讳,一针见血,而且都不是长篇大论,没有套话,没有不接地气的抽象玄虚的理论,一句话,通俗浅近,语调活泼,有时有点幽默谐趣,有时暗含讥讽,几乎可以说是非常适合于今天的网络传播。这是值得我们今天专业影评工作者学习的。

  钟先生就跟美学界的宗白华先生一样值得总结,我写过《论中国艺术学研究的宗白华经验》,现在我们总结应该总结“钟惦棐经验”,把他们的本土化立场、中国化叙述,尊重“常人”、普通人观众的精神、经验运用到我们今天影评的专业性建设中。

  第四,“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与批评是什么关系?”

  一般认为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是一对“二元对立“,我认为理论与批评也形成为一种”二元对立“。理论和批评不一样,理论是一种建构,是一种体系的构建,是从本体出发通过各个维度展开的一种体系建构,是一种中西文化,中西思维、各个媒介、学科的跨越等等。但批评是一种实践,是理论的具体运用,而且我觉得现在我们不像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我们的前辈学人,包括今天依然活跃在第一线的很多评论界前辈,他们从西方理论借用了有效的武器,对当时很多新出现的中国电影现象,找到了阐释、解读的话语,别开生面,让我们有豁然开朗之感。

  但过了四十年之后,今天中西文化的关系,中西理论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包括中国电影产业自身发展的状况,都使得很少有理论能够像八十年代那样拿来就可以用的。那时候我们是长久封闭之后的突然放开,长期荒芜之后的突然繁盛,但现在我们已经循序渐进,已经交流、实践、本土化这么多年了。我们现在运用西方的理论,不应该是食洋不化、生吞活剥式的了,这个时候我们要特别强调“钟惦棐经验”,“宗白华经验”。

  评论一定要言之有物,一定要有明确的对象,不能悬空,对象要具体,评价要务实。我们现在理论和评论的关系应该是带着一些理论思考,这也就是专业性的要求,然后发现现实中的问题,用我们中和多家理论的,综合性的思考,形成了某些理论、原则,然后又回到现实当中去,通过运用再反过来修正和矫正理论建构。我们的评论者要有一种架构中国电影理论学派的主体性,是用自己的主体立场,主动去同化和顺应,既去同化又去顺应,而不是对西方的生吞活泼。

  也就是说,批评不应该是理论先行的,不能是带着理论框框去寻找例证,不是“骑驴找驴”。而应该是从现实中来,经过理论总结又到现实中去的。先要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然后是思考,并寻求理论的依托,要力求思想的深度和力度,然后回到现实中去进行批评实践和检验,再回过来继续进行理论思考和建构,甚至是理论的体系性建构。不能固守某些理论教条,理论是开放的,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

  刚才李建强老师谈到他对这几年电影理论的梳理。这几年我也与大家一起思考,电影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理论,共同体美学等,都是因为在现实当中发现了问题。工业美学是因为电影仅仅强调工业化远远不够,想象力消费是因为中国电影长期缺乏想象力,科幻电影不发达。有感于这些现实迫切的问题,然后形成了一些理论思考。更令人欣慰的是,用这种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的视域或理论框架,能够对某些具体作品和现象进行分析。而分析就是一种实践和检验,通过检验这种学术话语的有效性,留其有效,弃其无效,理论又能够有所调整有所提高。这是一个不断反转,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

  这是我认为理想的理论与批评的辩证的学理关系,既“二元对立”,又超越“二元对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